秦致远往科西嘉移民是迫不得已,因为秦致远并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来支撑自己前进。
现在就好办了,因为兰芳大公国的成立,秦致远总算是有了一块名正言顺的属于自己的地盘,可以肆无忌惮的按照秦致远的意图来规划。
于是关于婆罗洲的发展规划马上就被提上日程。
发展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前瞻性、导向性的公共政策,具体到兰芳大公国来说,就是秦致远想把兰芳大公国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到底是农业国、工业国、还是以科技为主导的区域性大国乃至于全球强国。
如果按照秦致远的想法,他需要一个以科技为主导的全方位强国,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文化,在全世界……最起码在东南亚,兰芳大公国要处于领导地位。
既然以科技为主导,如果依靠兰芳大公国本身,必定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秦致远既然现在已经有了一部分资源,那么就肯定要借助外部力量。
想把一个地区由乱致治,一个关键点在于要让人们有事干,只要有事可做,就不会胡思乱想,就不会游手好闲,社会秩序就会很快恢复。
兰芳大公国目前就处于由乱致治的过程中。
好在如果在兰芳大公国想找点事做,还真是不难。
在兰芳大公国中,有面积庞大的种植园以及各种矿藏,这些地方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人手,同时并不需要专业技术,可以说就算是把目前所有的兰芳大公国人口都塞进去也不敷使用。
为了能迅速恢复社会秩序,兰芳大公国在进行了人口普查之后,马上开始从国内进行移民,充实兰芳大公国的种植园以及矿山。
为此,秦致远把手中的商船集中到兰芳大公国,全力从民国开始移民。
此时的民国,南北两派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并且在南北两派内部也是纷争不断,不时会爆发出局部战争,整个民国战火连天,生灵涂炭,百姓苦不堪言。
就在这时,有关兰芳大公国的消息终于传到民国,苦于战乱避无可避的华人终于有了可以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
于是“闯南洋”的大潮再次在民国兴起。
这一次的范围就不仅是东南省份,因为赴欧华人大多数来自北方,在这一次“闯南洋”的大潮中,北方各省占据了相当比例,几乎和南方各省的人数比例差不多。
甚至在战乱最为纷杂的内陆省份比如川湘,都有整村整镇的居民集体搬迁。
从二月份开始,移民兰芳大公国的华人以每月十万人左右的速度增加,并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兰芳大公国的居民快速增加,这又带来了一个让内阁即高兴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这些新移民的生活物资如何保证。
加入到移民行列中的华人,大多都是在大陆没有什么财产的佃农,想想就能够理解,如果他们家有浮财,想必也不舍得全部舍弃掉然后移民。
那么这些身无长物的新移民抵达兰芳大公国,如何生活就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住的地方好办,以前的本地原住民出逃,遗留下来很多房屋,这些房屋足够分配给这些新移民。
土地问题也好办,兰芳大公国虽然拥有占地广阔的种植园,但土地利用率并不高,大片的荒地尚处于无人开垦的状态,甚至于类似松巴岛这样的岛屿,虽然有近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整个岛上的居民居然只有几千人,这还是在原住民没有出逃之前,现在那上面几乎就是个荒岛。
衣服也好办,华人女性本身就几乎点满了纺纱织布的属性点,只要安定下来,服装不成问题,更何况兰芳大公国这里气候炎热,现在虽然还是冬天,但根本不需要穿棉衣,对于那些从寒冷的北方迁移过来的华人来说,哪怕是一身夏装也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问题是食物,民以食为天,只要能吃饱肚子,按照华人的习性,马上就会安定下来,除非是刀架到脖子上,否则就没有任何问题。
这个问题新生的兰芳大公国内阁无法解决,于是就提交给秦致远,让这位兰芳大公国的“国王”解决自己治下百姓的口粮问题。
而这个问题对于秦致远来说还真不难,已经被欧洲接受的秦致远具有黄博涵他们不具备的影响力,秦致远只需要调动自身的资源就能解决兰芳大公国的粮食问题。
法属印度支那的主体是安南,而安南本身有东南亚粮仓之称,因为地缘不同,此时的法国并不依靠来自安南的大米,而是选择了来自美国的小麦,那么安南的大米就出现了滞销,甚至是严重的滞销。
秦致远只是给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发了封电报,问题就得到圆满解决,兰芳大公国现在就可以从安南开始进口大米,而且价格维持在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水平。
这是个很大的人情了,要知道世界大战进行到现在,粮食价格已经普遍暴涨,在某些局部地区甚至已经涨到战前数倍的水平,法属印度支那总督的这个人情秦致远要领。
于是随着西贡至泗水之间的固定通航,粮食问题逐渐平息。
还是有点美中不足,因为来自北方的华人吃不惯大米,他们更习惯吃小麦磨成的面粉。不过这已经不是问题,从战乱中解脱出来的华人没有更多要求,只要他们有饭吃、有活干,他们就心满意足,不会给政府和社会找任何麻烦,他们更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
秦致远可是个完美主义者,既然这些华人选择相信秦致远,选择投靠兰芳大公国,秦致远就要为这些华人负责,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是秦致远应有的责任。
于是秦致远又派加斯帕德前往澳大利亚,确定一个可以稳定提供小麦的途径。
1918年时期的澳大利亚,全国总人口不到500万人,但向欧洲却派出了近30万军队,而且一直维持在这个水平,战损多少补充多少,这实属不易。
在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国内的经济水平不降反增,特别是小麦,增产幅度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1914年世界大战爆发时,澳大利亚的小麦年产仅有2500万蒲式耳,但仅仅是过了一年,到1915年产量竟然高达亿蒲式耳,一年之内增产7倍,并且这个产量还在逐年增加。
而同时,澳大利亚国内的小麦耗用量仅为4000万蒲式耳,这样一来,仅仅是在1915年,就有高达亿蒲式耳的小麦需要外销。
亿蒲式耳,大概折合35亿公斤,如果一个成年人每个月消耗15公斤粮食,就算是兰芳大公国370万人都吃小麦,也够吃近五年……
小麦出口,和羊毛出口并列,是此时澳大利亚的两大支柱产业,澳大利亚人为了销售小麦,在全国范围阻止了小麦管理局,同时在伦敦成立小麦出售委员会,用来向英国推销小麦。
在整个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向英国出口小麦达到亿蒲式耳。
加斯帕德的出现,真正解了澳大利亚人的燃眉之急。谁都不愿意远赴重洋低三下四的求人,更何况兰芳大公国承诺会自己运输,不需要澳大利亚人负责,这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更是贴心之举。
澳大利亚虽然以出口为导向,但国内没有运输船队,澳大利亚向英国运输物资,要全靠英国船运业协会协调,这是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哪有直接出售给兰芳大公国方便快捷?
于是兰芳大公国的小麦供应也是极为充足,再加上几乎是遍地的果树以及随处可见的渔船,新移民们的餐桌很快就丰盛起来,这让新移民几乎是刚刚踏上兰芳大公国的土地,瞬间就爱上了这里。
对于勤劳朴实的人来说,没有外来压迫的土地就是王道乐土。
有了充足的物资,也不能无条件的发放给新移民,那会导致新移民滋生惰性,养成伸手讨要的习惯,于是一批以工代赈项目马上上马。
这些项目涵盖了钢铁、石油、肥料、水泥、基础建设等等方方面面,只需要一个成年人出售力气,就能养活一家老小。
这又是一个令新移民感恩戴德的项目。
华人对于徭役从不陌生,几乎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会强迫百姓服这种没有任何报酬的徭役。
在兰芳大公国刚刚公布以工代赈项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新移民都认为这是兰芳大公国的徭役,虽然家小还没有安置下来,虽然刚刚脱离民国那个战乱纷飞的环境惊魂未定,但踏实勤恳的新移民还是放下行李,挥泪告别依依不舍的妻儿老小走出家门。
好了,没有那么煽情,根本不需要走太远,往往只是为自己居住的村子平整一条公路,整修一下村庄附近的河堤,维修一下防野兽的篱笆墙而已。
但当辛苦了一天之后,这些劳力每人都领到半袋粮食。
粮食?
白给?
所有领到粮食的人,以及他们的家小看着手中的口袋都感觉难以置信,这些淳朴的人从来没有自己的勤劳也是一种商品的意识。
哪怕是有这种认识,他们也从没想到随便干点什么,就会有这么多丰厚的报酬。
要知道不管是修路或者是修河堤,这归根到底还是方便了移民自己,在民国时,这些根本就不是徭役,而是举手之劳。
但没想到,在兰芳大公国,这样的工作就能被称为是“徭役”,而且还给粮食。
给粮食的“徭役”还是“徭役”吗?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