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眉头一皱,着急道:
“母亲咳疾未愈,今日晨起不知为何,又伴有气促。自从地主倒台后,之前帮我母亲治病的神医,已经不知所踪。本官需早日将神医寻来,帮母亲治病。”
闻言,师爷点头道:“百善孝为先,县令大人既有要事,先行探望令堂自是应当,衙门的事情交给我等处理即可。
只是,那名神医既然不辞而别,茫茫人海怕是难以找寻啊。事不宜迟,县令大人不如去其他城市另请名医,也可节省一些时间。”
县令透着几分失落和无奈道:“若是当真找不到的话,那也只能另请名医了。”
秦风却突然打断两人,“不必如此着急,本官略通医术,兴许能医治好令堂。”
“你?”
县令、师爷、典吏三人同时惊呼而出。
要知道,县令当初遍访名医都不得而治,只有地主家的神医才能勉强缓解症状,秦风居然说他可以医治好县令的母亲。
秦风也不恼,扫视几人道:“怎么,你们都不相信?”
几人连连摇头,异口同声。
“不,我们相信。”
这句话若是从别人嘴里说出来,他们肯定认为是无稽之谈。
但是介于秦风之前,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他们的见识。
所以现在秦风说的话,在他们心里份量极重。
因为他们知道,秦风从来不说狂妄之语,要是现在不信,以后就会被打脸。
文武双全,玉树临风,超尘拔俗,淡泊名利……
如今又多了医术,当真是神通广大。
师爷笑道:“不是我们不信,我们只是难以想象世上竟有如此神通广大之人,
大人本就是奇才,现在又多了门绝技,真是冠绝古今。”
秦风了然,原来不是不信任自己,而是见识小。
他不再多言,转头对县令道:“我们这就前去,莫要耽搁了。”
“是了,好...”
县令求之不得,急忙前方领路。
县令的宅子本就离衙门不远,绕过一个巷子口就到了。
两人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凄厉的马蹄嘶鸣声,
秦风循声望去,只见一匹受了惊的黑马正在街道中央,它就像失了控一般,暴躁的将背上的男子掀翻在地。
黑马没有了掣肘,更加肆无忌惮的乱跑乱撞,行人惊呼尖叫,赶紧避让。
突然黑马向右疾驰,一个梳着垂髫孩童被吓得大哭,他跌坐在地上完全忘了逃跑。
黑马受惊,一声长鸣响彻整条大街,旋即人立而起,眼看孩童就要命丧于马蹄之下。
县令惊呼一声,已经向孩童奔去,秦风也已窜至半路。
千钧一刻,
一个身着布衣,身手矫健的男子犹如神兵天降一般,他飞身而起跨于马上。
猛地拽住疆绳,控制住了暴躁的黑马,
任凭黑马如何飞奔若狂,男子依旧紧扣疆绳,泰然自若。
不多时,黑马已经精疲力尽,便不再发狂,想是已经被驯服。
孩童的母亲已经反应过来,连忙冲过来抱走了大哭不止的孩童,低声安慰着。
母亲像是失而复得一般,紧紧的抱着孩子,她眼泪湿润,对男子不停揖礼道谢。
“多谢郎君,多谢郎君……”
“举手之劳而已,不必行如此大礼。”男子淡淡说完,将马绳拴在一棵粗壮的大树之上,便转身就走。
孩童的母亲叫住男子:“敢问恩人大名?”
“在下李孝逸。”男子淡漠道。
李孝逸?秦风觉得这个名字很耳熟,脑中飞速流转着,旋即恍然大悟,
李孝逸,这不是平定扬州叛乱的左骁卫大将军吗?
难怪会觉得这个名字如此熟悉,秦风终于回想起来了,
李孝逸出生于陇西成纪,自幼聪明好学,善作文章,文武双全,是不可多得的杰出将领。
此时看他一身粗布衣衫,还处在少年时期,
想是家境贫寒,年纪尚小,还未发迹。
没想到竟然能在此处碰上他,真是无巧不成书。
孩童的母亲道:“小郎君救了我儿的性命,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我们打算今日在酒楼摆一桌席面,答谢小郎君。”
李孝逸面上噙着几分焦急,好像并不愿意在此地逗留太久,
“答谢就不必了。不瞒夫人,母亲年初就抱病在身,至今未愈,在下要回去照顾母亲。”
“小郎君可有找到郎中医治?”
李孝逸脸上显露几分痛心与无奈道:“在下遍访名医,可他们却都束手无策,母亲卧病在床,饱受折磨,我不过是能多陪她一日是一日罢了。”
县令上前一步对李孝逸说道:“本官懂得你的孝心,更明白你的不易,不过,小郎君莫要泄气,
我身旁的这位典簿大人,精通医术,为人仗义,兴许他能帮上忙。”
接着,县令便征求秦风的意见:“典簿大人,能否先去这位小郎君家医治?”
秦风问道:“那令堂呢?大人也是一个大孝子,竟也舍得?”
县令道:“方才大人说为官者要淡泊名利,惠及百姓。本官深以为然,万事民为先,
再说这位小郎君的情况比本官更加紧急,还望大人能够答应。”
秦风点了点头,道:“不错,你做得很好,这才是我大唐的好官。”
虽说自己在此地多逗留了几日,但也做了不少事情,先是扫除了黑恶势力,
现在又成功感化了衙门的一众官员,这也让他欣慰了不少。
李孝逸虽然不认识秦风,但他看的出来,县令对秦风极为尊敬,想来是有些本领的。
便揖礼道:“多谢两位大人体恤草民。”
秦风不愿再耽误时辰,便说道:“走吧,我们这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