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大魏能臣 > 第四十六章为子孙预谋未来!

第四十六章为子孙预谋未来!(1 / 1)

都城者,一国之根本也,当国家陷入内忧外患中时,迁都不失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过迁都是有风险的,迁好了巩固国本,迁不好祸国殃民啊!

比如商朝时期,黄河下游水患频繁,对社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以至商族人三百年间五迁都城,弄的是人心惶惶、政局动荡,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

幸好第二十代君主盘庚,是一个雄才大略的统治者,他果断的舍弃了祖宗兴起之地,并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带领臣民们渡过了黄河,把都城迁移到了远离水患的殷地,使得商王朝重新强盛起来,又延续了两百多年的国祚,这是迁都成功的例子。

失败的例子也有,比如周平王放弃镐京(长安前身),把都城东迁到了洛邑(洛阳前身),以至于王室直辖领土锐减,再也无力制约诸侯们,导致了春秋、战国五百年大混战!

又比如战国时期,楚国君臣为了躲避兵锋,放弃了祖先经营多年的郢都,向东迁移到了寿春,结果领土被秦国步步蚕食,最终走向了灭亡!

故而父亲说出迁都的办法,萧玄并不感到吃惊,问题是迁都去那里呢?

就以地利而论,关中冠绝天下,环视四面八方,很难找到一处比之更好,或可与之媲美的地方了。

洛阳居天下之中,周围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河道纵横、水运方便,倒是个不错的地方,如今的大魏帝国,正准备把都城迁移过去呢!

问题是,洛阳乃四战之地,周围缺乏可依托的天险,为了确保中央政权的稳固,就要大量的驻扎军队,很容易出现冗官、冗兵的情况,从而加重百姓们的负担,这对国家发展极为不利的!

邺城居河北之中,周围土地肥沃,也是有名的产粮区,可惜格局气魄不足,做个州治所、或者陪都还可以,震慑天下则远远不行!

寿春富庶有余,可惜有淮水之患,健康虎踞龙盘,奈何距离中原腹心太远了,襄阳、成都、许昌……没一个适合做大帝国都城的,到底迁都何处去呢?

“敢问父亲大人,若是关中支撑不住之时,萧氏子孙当迁往何处呢?”

“简单,迁到咱们老家去!”

“老家,幽州-渔阳郡--啊?”

有难题,问老爹,可老爹给出的答案,差点让萧玄载个大跟头,惊诧的小舌头都吐出来了,老家怎么能做都城呢?

幽州位于北疆,人口稀少,出产有限,又时常受到游牧民族骚扰,乃是有名的穷苦之地,在天下一十三州里面,一直是垫底的角色,也就比蛮荒烟瘴的交州略好而已!

渔阳更是一座边塞小城,居民不超两千户,连个州治所都不是,也没什么特殊之处,又如何做一个大帝国的都城呢?

当年项羽灭秦之后,为了在家乡人面前抖威风,放弃了关中而定都于彭城,结果被世人讥讽为:‘楚人沐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莫非父亲年老思乡,也要做同样的糊涂事,把都城往自己的老家迁移,这可不是天下共主的胸襟,共主者当以天下为家……

“啪,臭小子瞎想什么呢,老子思念家乡不假,却还没到老糊涂的地步,老子一顿还能吃五斤羊肉,喝两大坛子美酒,明年给你添几个弟弟妹妹都没问题……呸,说跑题了!

儿子你要记住了,天下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别看现在的渔阳城又小又破的,可是几百年以后,那里会崛起一座举世无双的巨城,比之长安、洛阳还要繁华富庶的多!

渔阳郡的位置-左环沧海,右拥太行,背靠燕山,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也,只要聚拢四方之财富,收纳天下之英才,必能建立万事不拔之基业!

告诉萧氏子孙们,一旦关中之力不支了,就把都城迁到渔阳去,重新闯出一番新天地来,不过这件事只能缓缓图之,千万不要心急了,迁都晚了固然麻烦,太早了也不是好事!”

萧逸前世就是渔阳人,对那里的历史再熟悉不过了,不但形势甲于天下,潜力更是无穷无尽!

渔阳处于华北、东北两大平原连接处,粮食、蔬菜、肉蛋、布匹供给绝无问题,未来那里居住着两千多万居民,比现在全天下的人口还多,也没出现饿肚子的问题!

向西连接着三晋大地,那里有丰富的煤炭、金属资源,可以用于国家大规模建设!

向东则是出海口,利用海船运输物资,可比陆地运输的消耗小多了,东南沿海的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北上!

更重要的是,千年以后是海洋时代,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拥有世界霸权,而一个临近海边的都城,可以让统治者们更容易了解海洋、进而征服海洋!

至于北边的游牧部落吗,萧逸在有生之年中,会把他们彻底解决干净的,并把国界向北推进,一直推到看见北极熊为止!

“父亲大人高瞻远瞩、烛照万里,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德配于孔孟,遍数古今风流人物,能与父亲比肩者寥寥无几,孩儿发自肺腑的崇拜……”

“哈哈,别的本领没啥长进,溜须拍马倒学的挺快,这件事记在心中就好了,作为我萧氏的祖训之一,以后除了你的继承者,不得与任何人谈起,就是枕边人也不行,明白吗?”

“孩儿谨记于心!”

…………

父子二人交谈了一下午,黄昏时分才回到城楼上,草草用过晚饭之后,正准备继续秉烛夜谈呢,没想到汉中郡送来一份急报,竟是诸葛亮的挑战书!

…………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致书于魏太师、无愁县侯萧逸之前:

昔日高祖置酒洛阳南宫,与文武群臣有言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太师乃萧丞相之苗裔,出身名门,文武双全,后值天下大乱之际,理应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曹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

今幸天意不绝炎汉,昭烈王继统巴蜀,本相今奉嗣君之旨,兴师讨贼,克复中原,还望太师大人幡然悔悟,弃暗投明,共辅汉室,待天下安定之日,亮愿以丞相之位相让,使君名垂青史之上,如此天下幸甚,苍生幸甚!

如若执迷不悟,亮已亲训将士四十万众,驻扎于米仓道中,望太师大人速速前来,沙场之上,一决雌雄,胜败由天,生死无悔!

大汉建兴元年,七月十日,诸葛孔明,谨书!’

书信萧逸反复看了几遍,而后递给了儿子,自己则闭目沉思,从中品味出几重意思来:

其一,诸葛亮的字迹很漂亮,苍劲有力,龙飞凤舞,不过落笔略显仓促,说明他的心中很焦急,焦急到无法控制的地步了。

其二,诸葛亮人在米仓道,这里也是蜀汉主攻方向,至于四十万大军之说,不过虚张声势罢了,撑死了也就十万人马,还是疲惫之师了。

其三,诸葛亮又在用反间计了,劝说自己弃暗投明、安汉兴刘,还要以汉丞相之位相让,估计过不了几天,书信内容就该传到许昌城去了,而一个计策接连使用两次,说明这条卧龙是黔驴技穷了。

而三重意思合在一起,只是证明了一件事情,诸葛亮焦心如焚,急于进行大决战!

荆州方面,最初的疯狂劲头过后,关羽军队的攻势锐减,而襄阳城守军在两路援军的配合下,频频的发起反攻,收复了很多城池!

如今关羽进攻无力,退不甘心,军中物资消耗殆尽,又没有什么外援可用,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中了,而江东人马调动频繁,似乎有出手的意思!

巴蜀方面,诸葛亮的三路进攻受挫,迟迟没能攻入汉中郡境内,反而折损了部分人马,消耗了大量的物资,加上之前的反间计,蜀汉集团内部人心惶惶,撤兵的呼声日益高涨!

到了这一步,诸葛亮的北伐基本失败了,不过要想反败为胜,还是有一个办法的:‘就是在战场上打败萧逸,最好是俘虏,或者杀掉萧逸!’

萧逸是曹魏第一重臣,更是百万曹军的灵魂,只要能够将之打败,不但可以重挫曹军士气,还能打破曹魏集团内部均衡,中原陷入混乱之中,蜀汉才能趁虚而入!

因此上,诸葛亮派人送来战书,并暴露出自己身在米仓道,为的就是把萧逸吸引过去,双方进行一场大决战,这样才有擒贼先擒王的机会!

按照以往的经验,萧逸每次率军出征,都是亲临战场,冲杀在最危险的地方,这次想来也不会例外吧?

“玄儿,这件事你怎么看?”

“回禀父亲:从战局发展来看,蜀汉人马锋芒受挫,后援不继,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而我军乃是生力军、粮草也很充足,父亲此时出兵汉中,一定可以大获全胜!”

“说的不错,蜀汉国力有限,根本打不起持久战,这次北伐只怕要虎头蛇尾了,我军趁势反攻,却可大获全胜,不过你说错了一点!”

“孩儿蠢笨,请父亲大人指教!”

“呵呵,为父身体不适,要到长安去修养一段时间,这次由你代父出征,去汉中与诸葛孔明决一死战吧!”

“啊?”

最新小说: 我点你的名了吗 完美女婿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 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盗墓笔记8上下 你是哪颗星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老子有双倍系统 道槃 王虎陈原河底竖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