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琉璃厂,来历可就老长了,跟报国寺同样古老,远不是潘家园科比。
琉璃厂位于和平门外,乃是著名的文化街,西至南北柳巷,东至延寿街,全长约800米。
历史上远在辽代,这里并不属于城里,而是位于郊区,当时叫做海王村,后来到了元朝,这里开设了官窑,烧制琉璃瓦,自明代建设内城时,因为修建宫殿,于是扩大官窑规模,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因不宜于城里烧窑,于是将官窑迁走,不过琉璃厂的名号,却是保留了下来,流传至今。
清初顺治年间,京都实行“满汉分城居住”,琉璃厂恰在外城的西部,汉族官员多数住在附近,全国各地的会馆,也都建在临近街市,赴京的官员、赶考的举子,因此常聚集于此,名其名曰“逛书市”。
书市的形成,使明朝时红火的前门、灯市口,以及西城的城隍庙书市,全都转移到了这里,各地的书商,纷纷在这里设摊、建室、出售大量藏书,繁华的市井,便利的条件,形成了“京都雅游之所”。
琉璃厂逐渐发展,成为京都最大的书市、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与文化相关的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等,随之发展起来。
因此琉璃厂里,有许多著名老店,如槐荫山房、茹古斋等,其中最著名的老店,非得荣宝斋莫属,有人说:琉璃厂因荣宝斋等,著名文化老店而享有盛名。
这种说法,自有它的道理。
关于琉璃厂,林熙曾听舒老提及,他年轻时任职时,听过一个小故事。
传说,最早传说的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引来许多阴间神鬼,前脚从身边飘过买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当年慈禧太后手下,有个小太监爱逛鬼市,那时还没有潘家园,报国寺有佛门护佑,所以全京都的鬼市,都集中在琉璃厂里。
小太监在鬼市上,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准备出手的白狐狸,那狐狸是只狐仙,为了报恩,做了小太监的老婆,甚至还施展法术,让小太监做回了男人,等到慈禧太后驾崩,清朝国运终结,他带着那只狐仙,偷偷溜出了京都,活了一八零八岁。
后来潘家园兴起,这个典故才消失了。
因为这个典故,使得在那个年代,琉璃厂被人趋之若鹜,引来了许多老少玩家,大早上的守株待兔,就想在鬼市上面,能再捡到一只狐仙,好享受齐人之福。
直到后来,因为战乱,人们朝不保夕,才渐渐没落下去。
无论故事真假与否,有一条都可以确认,不管到了什么时候,琉璃厂都很热闹。
林熙找地方停好车,跟童颜带周哲进来,站在琉璃厂的借口,看眼眼前人头攒动,从街头到街尾,乌泱泱的全是人,心中难免有些震撼。
按理说,林熙去过不少地方,古玩城也进过不少,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满为患,甚至比每年春节,去寺庙烧头香的人,还要多出来不少。
这些人当中,夹杂着不少老外,操着撇脚的中文,到处流连忘返,街道两旁的商贩,吆喝着自家口号,给自己招徕生意,嘈杂的让人头晕。
“林熙,我早就给你说了,这里面乱的很,现在你信了吧······”
童颜站在林熙旁边,对眼前的纷乱环境,明显有些不太满意,虽说她性格活泼,也很喜欢热闹,但是因为家教原因,对于眼前的乱状,有着本能的排斥。
林熙似乎没有听见,只顾打量那些摊位,那些摊位上面,并非真那么老派,只摆字画古籍善本,反而是应有尽有,文房四宝、玉器、陶瓷器和木器,甚至还有不少青铜器,只是以字画古籍居多,更受人青睐罢了。
仅林熙站着这会功夫,左手边那个摊位上,就已经来了三拨人,拿起那本书皮泛黄的,不知道是真是假,或者什么年代的《红楼梦》,反复打量个不停。
说起这红楼梦,林熙记得是这么记载的:空空道人思忖半晌,将这《石头记》再检阅一遍,因见上面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绝无伤时诲淫之病,方从头至尾抄写回来,闻世传奇。从此空空道人,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又题曰《金陵十二钗》。
相信这段记载,所有人都不会陌生,其文学价值之大,乃曹雪芹毕生之作,可惜原著的后半部,早已经失传了。
为什么这样说?
《红楼梦》共有120回,后面的40回,是高鹗继写的,但是有人说,曹雪芹写完了后40回,只是没有刊印出来,流传到了民间,夹杂在如今的《红楼梦》中,不知道是真是假。
不管是真是假,就因为这条传说,使得《红楼梦》的古籍,日益的水涨船高,难掩其收藏价值,甚至还有人希望,能从海量的古籍中,找出曹雪芹写的后40回,其价值将无法估量。
传说毕竟是传说,真真假假谁知道呢?真要凭着一个传说,耗尽自己毕生心血,无疑是傻子行为。
想必刚才那三拨人,应该知道这个传说,所以才会格外留意,只是传说中的东西,那么轻易被他们遇到,恐怕也称不上传说了。
却在这时候,童颜皱着眉头,不满的抱怨道:“不就是些破书嘛,还说什么古籍善本,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难怪童颜如此不满,对于古籍善本的定义,其实很多人都觉得模糊,不知道为什么值钱,甚至是价值连城。
林熙听在耳中,知道她发了脾气,赶紧收回了目光,为她解释道:“关于古籍善本的解释,清代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曾经做过明确的分类······”
童颜往旁边靠了靠,免得跟别人撞上,并好奇的问林熙:“分类?怎么分类的······”
稍作沉吟片刻,林熙笑着解释:“第一类,称之为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第二类,称之为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第三类,称之为旧本,也就是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不过当代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解释······”
似乎是来了兴趣,童颜继续问道:“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解释?当代是什么解释的······”
也许是早有所料,林熙不紧不慢道:“年代不同了,解释当然也不同!根据现在的解释,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所谓善本,原本指的就是那些,最早的版本,或着最完善的版本······”
稍作停顿,林熙继续道:“其中原刻本,由于刻工精细,纸墨运用讲究,一直是资深藏家的首选,其次重刻本,存世古籍大多都属此类,一是原刻本已佚失不存,重刻本成了存世的孤品,二是由著名的刻书机构所翻刻,工艺精美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最后是影刻本······”
“所谓影刻本,是先影摹出自名手的原刻本,然后上版雕刻,这类刻本多把宋元版的原刻本,临摹得惟妙惟肖,加之此类刻本多出于名书法家之手,因此成为古籍收藏中,堪称难得的佳品······”
听完林熙的解释,童颜似有所悟,用着扶着下巴,似乎若有所思:“可是你们怎么知道,哪些书值得收藏,哪些不值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