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伯兄乃当世豪杰,形事何以如此畏首畏尾哉。”方光琛不以为然道:“满清建虏撮尔小国罢了,人口不过数十万何足道哉,又何来尾大不掉之说,借外兵平内寇不过权宜之计,一旦驱逐顺贼服我京师,就算他建虏想要赖着不走,凭他区区数万人马又如何与整个天下相抗,自取灭亡尔,届时虏贼饱掠一番,依在下看,就算吴兄你想留他,他们也未必肯留在四战之地,面对天下熊熊兵马吧。”
见吴三桂还是一副犹豫不决的样子,方光琛顿足道:“长伯兄只要能驱逐顺贼,便是成就盖世功业,史家之言也定是褒过于贬,想当初李世民即位之初,面对突厥之颉利可汗尚能委曲求全,以金银财帛良家女子安其心,后世史书谁又不说唐太宗雄才大略,所以说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灭了顺贼安定天下!”
吴三桂脸上阴晴不定,借虏平寇事关重大,这决心又岂是那么容易下的。
四月初九,多尔衮亲率豫亲王多铎、武英郡王阿济格等重要将领,统满洲、蒙古八旗超过四分之三军力以及以三顺王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为首的全部汉军旗,共计十四万大军大举伐明!
此次满清伐明,多尔衮采用洪承畴的建议准备由蓟州、密云破边墙而入,另外派遣重臣巩阿岱前往山海关游说吴三桂。
永镇山海关,封平西王,世袭罔替!
令兵勇将巩阿岱好生送出关外后,吴三桂冷笑道:“满清好大的手笔,世袭罔替、裂土分茅,多尔衮其志不小啊。”
“人心不足蛇吞象。”方光琛嗤笑道:“区区弹丸之地妄图吞并中原,他也不怕胃口太大把自个给撑死。”
“延献兄现在还想让吴某借虏平寇否?”
“借!当然要借!”方光琛道:“李自成、多尔衮皆虎狼之辈,这巩阿岱不是说要以为大明君父复仇之名进兵关内吗?长伯正可顺水推舟,建虏乃是异族,有蒙元先例,如何会得天下人心,李自成追赃助饷亦失人心,这两个不得人心之辈战在一起,必是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届时长伯岂不是正可坐收渔利?”
“这……”吴三桂有些意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可恨那李贼不识大体,若有多尔衮一半见识……唉,不说也罢。”
紫禁城内李自成手中拿着一封奏章,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昨天也就是四月初十,他得到唐通的加急奏报,得知吴三桂因为老父被逼饷之事降而复叛,很是责骂了刘宗敏一番,当即便派人去山海关安抚吴三桂,现在还不知道人到没到,却率先截获吴三桂发往南京的奏章。
奏章中对他李自成极尽辱骂之辞不说,更是表露出一副对明廷誓死效忠的耿耿忠心,直言与大顺绝不共存,只要南京方面一声令下,他吴三桂就放弃宁锦防线,率领数万关宁铁骑入关驱逐大顺,恢复神京,甚至要将他李自成擒获之后,凌迟处死以复君父之仇……简直孰可忍孰也不能忍啊。
一封不过数百字的奏章,李自成前前后后读了不下十遍,当真是越读越是气愤,数万关宁铁骑,这吴三桂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山海关加上守卒辅兵在内不过区区三四万兵马,吴三桂真要有数万铁骑,他李自成又岂会轻易杀到北京城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如此狂妄之辈,若是不给他点教训,岂不是让以为大顺无人!
这一刻李自成终于下定决心进军山海关讨伐吴三桂之不臣!
四月十三日晨,李自成、刘宗敏率领大顺军十余万号称二十万进兵山海关。
山海关北枕叠嶂,南襟大海,乃是东北进入华北的陆路咽喉,关墙之险绝对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以黄台吉的雄才大略,都只能望关心叹,最终抱憾而终。
李自成并不关心关外满清兵雄势壮,他关心的是吴三桂占据此等险关,却不肯臣服于他,就好像一根鱼刺卡在喉管里面,让他难受不说,还要时时担心北京安危,不将之拔除就随时都有戳破喉咙的危险。
李自成抵关当日,令人向吴三桂劝降遭到拒绝,旋即令唐通、白广恩部近两万人从一片石出边立营,断吴三桂退路,另一面以主力六万分别对西罗、北翼和东罗城猛攻。
吴三桂以主力列阵于西罗城石河以西一线,阻止大顺军攻关,双方激战于西罗城附近,吴三桂为摆脱困守之境,诈降诱大顺军数千人抵近城垣,在城上突发火炮,大顺军死伤甚众被迫后撤。
在北翼城,大顺军利用居高临下地形,猛攻城垣,激战至翌日黎明,迫守军一部投降,但因其他各城未下,大顺军未能进据罗城。
为了防止大顺军占领山海关,下令清军日夜兼程前进,当清军到达距关城十里的地方时,吴三桂已与农民军处于激烈交战中。
山海关大战持续数日后,山海关北翼的吴军向顺军投降,吴三桂大军已呈崩溃之势,而此时清军却一直止步不前,吴三桂多次派人向多尔衮‘借兵,但多尔衮就是按兵不动,逼迫吴三桂将‘借兵助剿’改为降清……
二十二日晨,吴三桂见情势危急,带随从冲出重围,至关城东二里的威远堡向多尔衮剃发称臣,归降清军,并请其入关进击大顺军。
多尔衮亲率大军八万分别从南水门、北水门、关中门进入关内,吴军与大顺军血战至中午,双方均已疲惫至极,多尔衮见状,毫不犹豫急令清军掩杀,大顺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此战一直战至午后,李自成见无法挽回颓势,急令余部且战且向永平方向撤退。
清军衔尾追杀顺军残部,一直追到范家店,李自成斩杀吴襄以泄忿,率余部于二十六日退回北京。
此战李自成损失大顺军近六万,再也无力防御京畿之地,只能做好撤离北京回转西京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