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 > 祭天登基、执政主线

祭天登基、执政主线(1 / 1)

第十四章

祭天登基、执政主线

“华夏之君,自三皇五帝以降,传至今日已三千余载,虽朝代更迭,各方登场,然我华夏传承,文明世世不断,国祚代代未绝,直至李氏大顺王朝,得传五代帝王。”

当前进行的,自然就是卫旭的登基大典,此时整个天坛周边,官员、军队以及过来观礼的百姓,总人数早过了十万,宏大的场面基本上只会出现在这种特殊场合。

哪怕是卫旭反感跪拜,此刻整个大典上除了他以及少部分“专职”人员,比如负责当众宣读登基诏书的林如海、和他并肩受礼的秦可卿之外,绝大多数都在下面跪着。

这一段内容也让所有人都理解,意思是回顾一下前面的朝代,算是说明了自己正式得位,而且合情、合理、合法,所以才能在这里公示天下。

“顺太祖李自成,起大事于微末,抗暴明而为百姓,虽有失德过错,然功绩不容抹杀,正式奠定大顺根基,然终未能致天下一统,以致北地陷于腥膻,凡四十余载,生灵涂炭。”

在诏书公示前肯定是要先一步传看,防止出现什么硬伤丢人,对于这一段内容,武官方面无所谓,文官那边其实并不认同,哪怕是他们当了大顺朝的官,其实对李自成的定位依然不高。

但卫旭作为现代人,对于农民起义肯定是不会抹杀的,哪怕是所谓的“闯军”各种辣鸡,但当时的大明朝“官军”更要不如,大家谁也别说谁,讨论问题不能脱离时代。

“太宗继承大统,定根基于江南,平乱世而兴汉统,御建奴于江北,护佑亿万生灵,功莫大焉,惜天不假年,未能遂青云之志,使建奴国祚延续,北地汉民受难。

高宗奋三世之余烈,兴天兵而伐叛逆,斩杀建奴数十万,最终还都京城,使我汉统得以延续,百姓得以安生,重定华夏一统,重立华夏文明,百世而传名。”

对这两段,底下残存不多的大头巾们其实意见更大,因为这俩皇帝都是纯粹意义上的“武帝”,完全拿文官当工具人,用的时候给点儿骨头,不用就敢直接清理,两任皇帝超过半个世纪,文官那叫一个难受。

但这份材料虽然动笔的不是卫旭,中心思想却是完全以他的意思为准,这群欺软怕硬的玩意儿就是意见再大也不敢多说,要不然江南的那些“前辈”就是前车之鉴——到了这时候,所谓“白莲圣军”早已不是秘密。

“及至泰和、永正两朝,即无能承先帝之业,亦无胆奉先帝之志,蝇营狗苟,畏葸不前,堂堂大顺天朝,竟至于为四夷小丑所困,雄雄百万之军,竟至于不足半数。

外不能抵御外辱,鞑子、建奴、茜香三贼屡屡犯境,致百姓涂炭;内不能安定天下,致土豪劣绅鱼肉乡里,人民痛苦;只顾保住自身帝位,放任赃官横行。”

这话让武将方面兴奋不已,但文官方面已经眼角抽搐,表情扭曲,却又没胆量当场搞事情,只能把脑袋深深埋下去,因为害怕自己的脸色被别人看见。

“朕本世代传承之军人,立志以先辈为楷模,投身军旅兴复家世,然逢昏君无道,竟至于残杀臣子,正所谓‘当仁不让’,朕既承天景命,荷上天眷顾,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

凡江南、湖广、闽浙、云贵之地,及致各处盗匪、诸地不臣,屡命大军扫荡,予以诛灭,至于今日,四方勘定,百姓安生,生活富足,衣食饱暖。”

这次文官方面还好说,武将那边不论是残余的武勋,还是卫旭一手培养提拔的弟子、学生,全都表情扭曲,眼角抽搐,别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清楚的确认,天坛上站着的某人从一开始就不老实。

也许他刚开始培养人手的时候,确实是为了自保,但这种所谓的“自保”,没几年就变了味儿,特别是他到金陵任了军职之后,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造反去的——当然,这话心里知道就行,绝对无人敢说。

“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以安天下,以定大统,朕勉循众请,于今日正月初一告祭天地,即皇帝位于天坛。

定天下号曰大夏,建元年号为兴武,恭诣太庙,追封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大社大稷于京师,是为天子七庙,以备后世传承。”

这一点原本没问题,但卫旭在建立国号的时候,否决了一帮大头巾给出的所有建议,比如以起家的金陵为基础,国号“宁”,又或者是以中南为基业,国号“楚”等等,执意用了“夏”名号,明确表示要“复兴华夏文明”。

怎么复兴?别忘了周边可全是异族,只要谈“复兴”,那肯定就得扫平他们,或者说要打仗,武将自然是兴奋不已,文官方面那真是字面意思的“如丧考妣”。

还有追封先人,原本这也没什么,但卫旭在追封父母时,父亲好说,母亲却用的是生母、也就是最后一任忠勇伯那位小妾,连卫若兰都象征性的给了安排,偏偏名义上的嫡母卫夫人提都没提。

这让一帮整天喊着“正统”的大头巾残余们直接炸了,各种弹劾奏折差点把卫旭埋了,但效果完全没有,跳的最凶的几个都被打板子赶出朝堂了——他和卫夫人的关系又不是秘密,这群傻叉明显是另有所图。

再加上定的年号是“兴武”,没什么意外的话,这个年号会一直用到卫旭退位,这更是摆明了要扶持武将,或者叫打压大头巾们,这次连林如海都忍不住进言反对。

无所谓,卫旭的立国根基又不是他们,现在还留着,仅仅是因为新的行政体系还没能完全建立,等到他的理念彻底贯彻后,这群大头巾地位的根基“科举”,他可真心没准备留着!

谷/span“册封秦氏为皇后,世子轩为太子,另有心爱之人十四,各封妃位,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不论心里怎么想,这时候能做的就是跟着一起喊,现场十余万人齐声呼号,那真的是天地震撼,也让卫旭第一次觉得,其实当上皇帝也不错。

当晚,凤藻宫,其他人各自休息,一起过来的主要是几个“地位最高的”,也就是秦可卿、宝珠再加上林黛玉和史湘云,以及原本的“主人”徐清言、知秋。

“另有心爱之人十四,看来少的那两个,就是贱妾主仆了吧?”徐清言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坐在中间主位上,原本应该坐在这里的秦可卿啥都不说,只是站在一边捂着嘴偷笑。

“可儿?”卫旭没好气的瞪她一眼,“我记得当初写的时候,应该是‘十六人’吧,林大人自然不会更改数据,你这里肯定有解释对吧?”

“旭哥哥,是玉儿让父亲改的。”林黛玉轻轻起身一礼,表情严肃的说道,“收房前朝妃嫔公主,一直都是天家大忌,远的有唐太宗之于萧后、杨妃,近的也别忘了清言姐姐,她可是出身前明中山王一脉。”

“是啊,我这个两朝妖后,既然都用完了,是不是该直接处理掉了。”徐清言凉凉的说道,表情那叫一个凄苦,“毕竟红颜祸水,怎可危及社稷。”

“我的皇后娘娘,先叫一声姐姐来听?”史湘云挤到徐清言椅子上,脑袋枕着软软的山峰笑道,“要不是看在这没出世的小公主面子上,你早就‘自尽殉情’了。”

她这话也不完全是开玩笑,因为在封号上,她和林黛玉都是“皇贵妃”,其他人要么是贵妃,要么就如宝珠、英莲和胡媚娘,连“贵”字都省掉了,知秋干脆就落了个‘芳嫔’。

按照封建规矩,大家族后院的“姐妹”区分,是按照地位而不是年龄安排的,正妻不论年龄,其他妾室见了全都要称呼“姐姐”,徐清言这位“文贵妃”,见了“良皇贵妃”史湘云,还真得称呼“姐姐”。

“死丫头,真后悔当初没把你打几顿板子,也省得今日受气。”徐清言没好气的把她推走,这才起身扶着秦可卿到主位坐好,自己转身跪下,“见过皇后娘娘。”

“好了,这位爷有多荒唐,你还不知道?”秦可卿微笑着受礼之后,才示意身边的宝珠将徐清言扶起,“以后也不用再搬出去,反正过些日子,我们一家就搬去香山行宫,这里以后就是朝廷各部驻地。

你也不用担心受什么委屈,甚至连姐妹之称,也是按照年龄各叫各的,以家里目前的情况来说,大概没有几个人能越过你去,尽管放宽心就是。”

“是啊,臣妾都已经三十五了。”因为一开始就知道结果,有肚子里的宝贝,徐清言也不担心被清算,因此一直都很轻松,反倒是谈起年龄的时候,她却一下子紧张起来。

“好姐姐,你有什么好担心的,家里还有一个比你更大的,只是因为城外行宫实验室的布置,这才没有过来。”史湘云笑着安慰她,“再说我们也不会送你去佛堂祈福。”

“好了,别捣乱了。”卫旭笑着说道,“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以后朝廷诸事,你还是要担起来,算是我的副手,反正你也熟悉,我就不再改了。

接下来的安排,天下之事主要有三件,一个是改善交通,一个是经济建设,最后是天下安定。最后一个自然是我来负责,前两个就要靠你了。”

“陛下放心!”徐清言明显松了口气,“江南水泥大道的名声,妾身早有耳闻,江南商贸之兴盛、百姓之富庶,更是早已名传天下,也让无数人羡慕。

按照陛下的意思,以后这方面的事情,妾身只是掌总,林大人在江南任职多年,想来经验更加丰富,这交通、商贸之事,自然要以他为主。

只是,这皇宫交给朝廷各部作为衙门的事情,是不是再考虑一下?天家虽然初立,可这宫廷之事早有定数,一旦交出去,再收回来就难了。

自祖龙(秦始皇)以降,这天家皇权与朝廷相权之间,从来就不安生,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以至于洪武皇帝直接废除了相位,却也没能解决问题。”

“姐姐放心。”史湘云傲然一笑,“别说是区区一座皇宫,就是这京城都交出去,也无人能够动得了旭哥哥的位置,再说我们下一步的大事,本就不在朝廷之中。”

“敢问娘娘说的是哪里?”知秋好奇的问道。

“太虚幻境。”这次是卫旭接过了话头,“让那个婆娘们儿多活了这么久,如今既然腾出了时间,自然该送她上路了。”

“陛下,臣妾斗胆......”徐清言表情一动。

“放心,这次自然会带着你。”卫旭淡淡一笑,“毕竟,那可是你的‘主魂’啊!”

最新小说: 盗墓笔记8上下 完美女婿 老子有双倍系统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我点你的名了吗 你是哪颗星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 道槃 王虎陈原河底竖棺 锦衣卫小饭堂(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