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敬阳觉得脑子不太够用,这清军究竟要干什么,一会儿劝降,一会儿又是礼送出境,还要求石营从遵化城城北撤退,聆敬阳想不出来,其他将领也想不出来,万里云,冷如铁两个智多星将领,也是看不出个所以然,倒是李如风建议他领兵去遵化城看一看,这个提议被聆敬阳否决,这个时候去遵化城并不是明智,或许清军早就在遵化城布下伏兵,等到石营先头部队去送死。
这也是李狍的高明之处,其实他的部将还在路上,根本没有赶到遵化城,却通过高屯的嘴巴,使得石营将领判断力出现偏差,不敢去遵化城,继续往西边沿着长城前进的信心也受到打击。
看着众将领被清军一个使者戏耍的有些低迷,聆敬阳长吸一口气,和诸位将领说道:“诸位,我军仍一往直前,遵化城有清军,就打垮清军,一路碾压过去。”
诸位将领手受到他的鼓舞,也纷纷点头,聆敬阳还给冷如铁部一个任务,全军从现在开始,要开始聚拢百姓,尤其是从遵化城往西,只要可以看得到的百姓,都要聚拢,就像是滚雪球一样,滚到山西,石营将会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
冷如铁站起来,和聆敬阳发表他的观点,他认为在没有稳定后勤,就开始聚拢百姓,会不会造成粮荒?
聆敬阳倒是不担心粮草,清军和大顺军即将进行第二轮会战,在清军大后方有着数不尽的粮草,到时候组建专门的骑兵部队,在清军和大顺军战斗缝隙中偷袭清军粮草,可以养活数万人,还能够给清军后勤造成压力。
万里云和冷如铁,聆敬阳想的不一样,大军过了遵化城往西,一路上应该也没有多少百姓,等到宣府镇,就是不知道宣府镇,此时还在不在大顺军驻守之下?
他和聆敬阳提起宣府镇,大军抵达宣府镇,就等于一只脚踏进山西,但宣府镇军队应该怎么处理,是吞并宣府镇军队,还是只是路过宣府镇,聆敬阳也不熟悉宣府镇,他问万里云,大顺军在宣府镇有多少驻军,万里云不过是一个都尉,也不了解宣府镇有多少驻军,要是这些驻军投降清军,石营还要再一次血战,突破宣府镇驻军防线,才能够抵达山西。
聆敬阳兵部怕和宣府镇兵马作战,这些军阵边兵打不过大顺军,也打不过清军,就是一群失去节操的军人,在当地混吃等死,和万里云说道:“我军尽快闯过遵化城,过遵化抵达密云,在密云休整,找机会打后面清军一个伏击,让清军不敢继续追击,然后全军赶往宣府镇。”
说到这里,聆敬阳停顿一下,看着众将领期盼的目光,继续说道:“方才万都尉说的宣府镇,我以为宣府镇这些军队,也就是墙头草,能投降大顺军,也能投降清军,但至少还是我们大顺军兵马,我们要抢在清军进攻宣府镇之前,将宣府镇兵马全部化为我石营将士,诸位可有信心?”
聆敬阳敢这么说,瞧不起宣府镇明军,是因为宣府镇总兵王承荫和姜瓖一样,在李自成东征后,跟着一起投降,这些明军没有吃没有穿,在没有获得充足补给,战斗力会持续低迷。
但是只要带着大量百姓和物资赶到宣府镇,这些缺衣少食的镇兵,会毫不犹豫跟着石营一起走。
众将领在聆敬阳的指引之下,也不再惧怕宣府镇守军,相反很多将领想早一点通过遵化城,抵达密云,给清军来上一个漂亮伏击战。
万里云问聆敬阳,清军那个使者应该怎么办?
聆敬阳笑呵呵和万里云表示,就让他和金大手一起带着,到了山西,看看这两人会不会投降,投降就免死,不投降就让万里云看着办。
随后聆敬阳又看了着遵化城到密云距离,将近两百公里,散会前他下令各部兵马做好强行军准备,争取在五天内抵达密云,五月十五日前抵达宣府镇。
散会后,冷如铁突然又回来,他成为大顺军之前,是蓟镇兵,蓟镇总兵唐通之前是密云镇总兵,后来密云镇和蓟镇并到一起,他不敢肯定此时的密云镇,还在不在大顺军手中。
聆敬阳倒是没有想到这些,他以为清军和大顺军争夺的方向在京城和北直隶南部,这些边角料的军镇,两军也没有精力和兵力来争夺。
这也是他们一路上可以从永平府到三屯营,快到遵化城,一路上清军兵马非常少,少到都没有成群清军敢在道路上阻击石营,只有后面那只清军偏师在后面追击。
他和冷如铁说道:“冷掌旗,你是操心密云还有我军大顺兵马,但会不会已投降清军?”
冷如铁回营聆敬阳,密云镇和蓟镇成为一个镇以后,唐总兵几乎带上所有兵力去山海关,在密云镇应该没有多少兵力,如果密云镇还有兵马,不是跟着唐总兵撤走,就是投降清军,因为留守密云镇的兵马实在是太少,根本挡不住清军的进攻,同样也挡不住石营的进攻。
“你的意思是,密云镇有可能已经落入清军之手?”
冷如铁点点头,他又回来和聆敬阳汇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石营军民速度太慢了,不仅仅要抢在宣府镇投降之前赶到,更应该迅速赶到密云镇,将密云镇兵马吞并到石营,为此他愿意领一只精锐骑兵赶去密云镇,说服当地守军跟着大顺军一起撤退。
聆敬阳麾下只有冷如铁一个蓟镇系将领,让他去密云镇,能够为大军打通通道,可冷如铁要是去密云镇,被当地守军杀了,对石营而言,会是一个很大损失,不仅仅是优秀军事将领损失,还会使得石营内部平衡被打破。
他和冷如铁说起遵化去密云太远,不放心冷如铁只率领少部分将士去开路,冷如铁见聆敬阳没有同意,有些心急的说到:“都尉,我们已经落后清军太多,我大顺军一路溃败,这一路上的城池几乎投降清军,再这样走走停停,我军几乎不能走出顺天府。”
冷如铁很少有不冷静的时候,可今晚他是在憋不住了,石营每一天前进路程不过三十公里,这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灵矩关南洋还让去巨龙百姓,这几乎就是在浪费时机。
“末将请求丢弃自重,轻装前进,日行百里,三天内抵达密云,抵达密云后继续前进,不要搭理后面那个尾巴,五月十日前抵达宣府镇,在宣府镇获得补给和兵马,如有必要,我军可在宣府镇驻守,利用宣府镇城池抵抗清军进攻。”
“那百姓呢?”
冷如铁一直想不通,聆敬阳为什么这么看中那些百姓,那些百姓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可惜,他说道:“可让一良将,领着百姓去山西。”
聆敬阳突然一甩头,冷冷看着冷如铁,责问他把百姓送给山西的墙头草,你良心呢?
被聆敬阳这个动作吓一跳,冷如铁很快镇定下来,在火把照射下,他脸色有些不好看,他觉得聆敬阳很不信任山西明军,这些明军投降大顺军,已更换旗帜,成为大顺军兵马,在山西还有张天琳等大顺军老营将士,山西的明军就算是想投降清军,张将军也不答应,在他看来,聆敬阳不仅不信任山西明军,做事情没有也前瞻性,跟着他东奔西走,很难成大事。
“都尉,我军孤军在外,没有能力扛旗,在清军后方大搞破坏,以达成战略目的,不能再继续拖着百姓一起走,就说这遵化城,想要突破防线,我石营就会损失部分兵马,也没有能力继续保护百姓,还请都尉轻装前进。”
他说来说去,就是要聆敬阳抛弃百姓和辎重,全军只带十天干粮,一举突破沿途清军封锁线,抵达宣府镇后,以武力逼迫宣府镇守军投降,为石营争取喘息机会。
聆敬阳不会轻易放弃百姓,这些百姓是石营壮大的基础,可似乎也没有更好办法说服冷如铁,不如就让冷如铁和部分骑兵营将去密云,或许在密云得到一只兵马,但在这之前,他要和冷如铁掏掏心窝子。让给这个冷静的可怕的部将,有一颗温暖的心。
“冷如铁,本都尉和你理念不同,但有一句话,不知你可曾听说?”
冷如铁竖起耳朵,静心听着聆敬阳和他说话:“末将洗耳恭听。”
“求同存异”
冷如铁不是粗人,能听得懂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聆敬阳告诉他,他,还有其他石营将领都是大顺军将士,在大顺军这个框架之中,大家都是同一口锅里吃饭,可以不认同上官观点,但一定要听从上官指挥,但这基础之上,还要和上官找到一个共同的切入点。
冷如铁第一次听到这么新颖的观点,他好奇地问聆敬阳,这个所谓的切入点是什么?
聆敬阳朗声说道:“那就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的理想?冷如铁登时有些空白,他好像没有理想,当兵吃饷,还是明军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和大顺军,清军作战,成为大顺军以后,又要和关宁军,清军作战,好像一直在随波逐流。
聆敬阳似笑非笑看着他,让他坐下来,他今晚要收服麾下这个智将,让他们看到希望,充满希望,而不是浑浑噩噩做一个兵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