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4年(弘治十七年)11月18日,鞑靼小王子率领鞑靼兵、蒙古兵十万余人破独石口,从沙河堡进入长安岭。
鞑靼军入寇,三边总督杨一清让西北、宣府各处加强戒备,严守城池。他令哨骑驻扎到附近屯堡墩台中,时刻监视附近的军事动向。他还派人到武威搜集消息,随时传递紧要消息到总督府。
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11月21日,杨一清急令咸宁侯仇鸾派李光洙守紫荆关、许进忠守倒马关、张元亨守龙泉关、崔良守固关,几天后又亲自巡视边关。
12月20日,保国公朱晖受诏率领三千营急援宣府,入宣府西北的聊城驻防。
此后十日,宣府方面战事平淡,没有坏消息传来。
但到了12月30日,一个惊人坏消息从前线传来:鞑靼小王子率领五万东路鞑靼军攻入平凉、庆阳,宣府地区大震。两镇将领均不敢战,朱晖亦畏怯不急赴。呼应小王子的西路军阿泰勒的兵马,兵锋直指宣府各地。
1505年(弘治十八年)1月10日,一个更惊人的消息传来:1月5日,鞑靼兵自天寿山后突然出现倒马关城下,攻陷倒马关。降人内应,鞑靼兵攻入,明守备总兵许进忠降敌,太监王希忠、主事王一桂、赵悦,州事通判王禹佐,判官胡惟忠、吏目郭永、学正解怀亮、训导常时光、守备咸贞吉不降,死。
这是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大兵云集严防死守,被誉为“密尔王室,股胧重地”的倒马关州居然被攻陷,一众高级官员或战死或被杀死,鞑靼军自此可以风卷残云般袭扰宣府各地。
更令人惊讶的是,倒马关总兵官许进忠居然投降于鞑靼军。
大明与鞑靼交战几十年,虽然败多胜少丢城弃土,但明人始终视鞑靼为不通礼教的奴虏,降鞑靼的几乎没有总兵(军级)一级高官。许进忠降鞑靼,对于宣府的官场来说不啻于一场巨震。降奴不但是令人羞耻的行径,而且会招来朝廷的严厉报复,可能许进忠的家人都要被关入大牢,甚至处斩。就是三边总督杨一清、宣大总督咸宁侯仇鸾,也有御下失措的罪过。
果然,弘治十七年(1505年)一月二十日,再坐不住的三边总督杨一清召集宣府附近的各路将领,要众将一月三十日到陕西总督衙门(杨一清兼陕西巡抚)议事。
朱厚燳也到了三边总督衙门,看到门口已经牵了几十匹高头大马,显然是各路将领的坐骑。他走进总督衙门大堂,看到宣府附近的文武官员们已经齐聚一堂,左文右武地站在杨一清麾下。
武官紫荆关守备总兵李光沫、龙泉关参将张元亨、固关参将崔良等等都已经到齐,咸宁侯仇鸾、保国公朱晖等也已经到场,众人正在那里议论许进忠的事情,一个个义愤填膺。
“总兵降鞑靼,我宣府的脸面被丢尽了!”
“总督大人,不如立即抄没许进忠家人财产,以证我等清白!”
“诚当缚许进忠家人,交于京师。”
杨一清听到一众将领的各种议论,抚须不语。直到他看到朱厚燳走入大堂,这迎了上去说道:“太子殿下到!”
听到总督的话,众人这才转头过来,齐齐看向步入大堂的15岁的朱厚燳。
这就是太子殿下,怎么这么年轻。
众人走上前跪下行礼说道:“拜见太子殿下!”
朱厚燳说道:“免礼!如今前线情况如何?”
杨一清爬起来说道:“臣已令严防各路,没有问题!”
朱厚燳点了点头,不再说话。朱厚燳左右看了看,直接走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杨一清见众人还在议论许进忠的事情,清了清嗓子说道:“许进忠家属如何处置,驱逐鞑靼之后朝廷自有定论。然而此番鞑靼东翼军已破倒马关,直逼我宣府腹地。现今防卫要紧,众位有何高见?”
听到杨一清的话,文官武将们神情一滞,没有人说话了。
鞑靼的战力实在太强,许进忠以总兵身份率领三千精兵防守倒马关,居然也被鞑靼轻易吃掉了。剩下的一众副将、参将哪里有那么强悍的战斗力?都不敢直面鞑靼的兵锋。想来想去,无非是死守城池一策。
武官如今以紫荆关守备总兵李光沫为首,见众人沉默,李光沫站出来说道:“总督大人!如今鞑靼兵锋正劲,我等不可硬抗,诚当死守门户,等待九边各镇援军到达。”
龙泉关守备参将张元亨拱手说道:“李总兵所言是老成谋国之语,下官附议!”
其他武将纷纷说道:“李总兵所言极是,如今只有据城力守一策,我等附议!”
杨一清见众人意见一致,抚须说道:“如今之际,也只有如此了。等各路兵马齐聚,想必鞑靼也只能退出宣府。”顿了顿,杨一清又说道:“不过,如今鞑靼东翼兵马直逼我宣府各地,此战如何防守,众将当议一议!”
杨一清说完这话,众将又沉默了。怎么守?各自守各自的城池吗?还能怎么办?看谁命好守得住?这杨一清文官出生,以前一直没有带兵打仗过,打起仗来什么都不懂!
众将也没什么方略,一时没人说话。
等了半响,咸宁侯仇鸾大声说道:“总督大人!此战鞑靼东翼有五万兵马,极为强盛。鞑靼每攻一地,往往集聚万人齐攻,不克不休!宣府附近大小屯堡年久失修,早已衰败不堪,恐怕是防不住!不如弃了诸堡,让防守屯堡的操守、防守和管队把兵马全部集中到附近各州县城池中,集兵力守大城!”
听到这句话,下面的操守官们顿时活过来了,一个个大声说道:“此计甚妙!将人口猪羊财帛转入大城,可保平安!”
“集兵防守大城,可保大城不失!”
就连防守州县的守备们也觉得这样一来集兵一处,自己驻守的城池会更加安全,一个个点头称善。
听到这些操守、守备的话,杨一清抚须想了想,没有说话。
弃了屯堡入大城防守,固然可以更加安全。但如今天倒马关总兵许进忠降奴,他这个陕西巡抚三边总督已经在风口浪尖。倘若弃了屯堡,朝廷战后再追究他抛城弃土的罪责,他便是吃不了兜着走。
但鞑靼确实势大,那些屯堡好像是守不住。死守屯堡丢了人口物资,罪责更大。
想来想去,杨一清拿不定主意,朝太子朱厚燳问道:“太子殿下,你如何看?”
听到总督询问太子殿下,一众将官都知道太子的话会影响这次会议的决策。如何防守可是关系他们身家性命的大事,他们一个个伸着脖子紧张地看向了朱厚燳。
朱厚燳看了看下面的将官,站出来说道:“诸将所言乃坚壁清野之计,正是如今算是良策!”
杨一清闻言点了点头。
守备们听了这话十分欣喜,暗道自己的城池又多了些兵将来防守,算是安全几分了。一众操守们更是觉得这下可以躲进州县大城里了,也舒了一口气,都觉得这次小命怕是能保住,看向太子殿下的目光都多了几分好感。
不过朱厚燳又说道:“不过武威城是宣府西面锁钥,不能放弃!”
副将、参将、游击、守备、操守,众将听到这话,都是满脸惊讶地转身看着朱厚燳。
西面锁钥?武威不就是一个比屯堡大一点么?算什么锁钥?躲进州县大城保命都不容易,还要独自留到城里死抗鞑靼?众将看武威守备副将张羽的眼神满是怜悯和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