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这几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基本被剥夺殆尽,所以可增加的工业实力至少增加了一半以上,尤其是捷克(波西米亚)的军工业,可以说在欧洲都是十分强大的,这次被德意志人全部吃进,实在是令人担心。”内政部长夏言有点忧心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与会的众人也纷纷点头。
朱厚炜微微一笑,说道: “大家不要担心,西班牙人的做法实际上很愚蠢,在新世纪最重要的东西是人才,而不是那些钢铁机械。我想这些国家的人才肯定是失业了不少,夏部长到时候你要多做点宣传,把这些人招揽过来,你说是不是?”
夏言大喜,笑道:“陛下说的是,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点呢,我们接着说!”
神圣罗马帝国在西境正式吞并的主要领土为卢森堡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卢森堡是1543年6月底被并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自此以后,这个大公国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已经归入德意志工业结构之内。卢森堡钢铁工业的中央组织被定名为卢森堡铁业总会,若非先得到神圣罗马帝国工商自治团之钢铁组的允许,不得承接任何工作。
这只是哈布斯堡家族使卢森堡“日耳曼化”的经济方面。“日耳曼化”的总方案包括许多其他办法,例如改变其人民的名字、强迫使用德语、强征卢森堡青年服德意志兵役等。德意志对阿尔萨斯-洛林所施行的方案也属同一性质。神圣罗马帝国经济部秘书长兰得弗里博士(landfrield)说:“我们现在能够而且必以全力。设法使法国阿尔萨斯-洛林的恢复为帝国自然地经济腹地,使它并入哈布斯堡家族的伟大经济机构内而受其利。”
神圣罗马帝国官方代言人不耐烦的指出,法国过去设法将德意志的阿尔萨斯-洛林归入法国经济之企图从未成功。德意志一位经济学者于1520年10月曾写道:“法国使洛林与德意志分离的政策,造成洛林之农业衰落。如今德意志将不仅发展两省的农业,并且将发展其工业。两省的人民必须德意志化。”
这些地方的经济没有做太大的调整,所以还是蓝色,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居民的生活水准还是下降了三成多。所以很多居民都开始准备移民。他们的第一目标是米国。第二目标是英国,由于地域和宣传不到位,我们排在英国之后,是第三大移民国家,而且移民地素质偏低,基本上都是到闻香州和巴蜀州地区远远不及米国的移民素质,不过哈布斯堡家族似乎想扶植米国于英国、荷兰对抗。所以并不限制欧洲移民米国。
至于东南欧,哈布斯堡家族向来认为东南欧是它的“生存空间”,决心“使西欧列强绝对不会在那里再有势力”。建立“中欧帝国”的计划,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一世建立一个“多瑙河农业和原料行省”的野心开始在东南欧逐步实现。若干年来,莱比锡的中欧研究所一直在从事研究“协调”巴尔干农业经济与德意志工业的方法。
举例说,德意志需要南斯拉夫的铁砂与氢氧化铝,匈牙利、乌克兰的粮食,罗马尼亚的石油与木料。因此德意志很早便已开始改变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因为在大德意志经济空间的观点下,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已经“相当古老了”。哈布斯堡家族专家制定了一些长期的生产方案,他们认为这方案足以消除东南欧与德意志之间的经济脱节。而开创哈布斯堡家族所追求地“全欧经济体系”。
在罗马尼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诸国,调整生产以适应德意志需要地工作已有颇大的进展。这些国家向来是德意志所需的主要农业品和矿产原料之重要出产者,自意大利战争爆发以后更日益变成德意志的一个粮食来源,所以德意志设法使他们的农业与德意志需要配合。哈布斯堡家族与罗马尼亚订立的各种协定可以作为哈布斯堡家族改组多瑙河和巴尔干各国经济结构之目的和方法的一个例证。
罗马尼亚出产大宗谷类,罗马尼亚全部可耕土地中有84%种植谷类,以玉米为重要产品,其次为小麦、大麦和燕麦。罗马尼亚又是一个重要的牲畜出产国。及其他因素减低了罗马尼亚各类产品的收获,并造成其剩余产品出口额的萎缩。
14~18世纪期间罗马尼亚的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公国演变成为东正教及其文化世界的一部分。他们向君士坦丁堡主教效忠。他们的大公竭力仿效拜占庭的皇帝,并根据拜占庭的法典写出他们自己的法律。他们的经济是农业的,社会是乡村化的,他们的艺术和文学是东正教说教式的。但是,罗马尼亚人也具有将自己与周围国家区别开来并向西方靠拢的特质。他们的语言源於拉丁语,他们承认罗马人为自己的祖先。
15~19世纪约4个世纪中奥斯曼土耳其的统治加深了罗马尼亚对东方的依附。经由承认苏丹的宗主权并每年向他纳贡,罗马尼亚避免直接并入奥斯曼帝国,罗马尼亚因此得以保留自己的政治机构、法律和社会结构,避免奥斯曼人在这块土地上大规模定居。
18世纪奥斯曼的统治在一般称为法纳尔(Phanariot)政权的时期达到顶峰。由于俄罗斯和哈布斯堡君主国不断威胁边境,奥斯曼的官员决定将本地的大公换成来自君士坦丁堡法纳尔地区的希腊家族或希腊化家族的成员,他们曾他们曾充分表明自己忠于苏丹。其结果是公国的自治权被彻底削弱,贡品和军需品的缴纳急剧增加。但是许多法纳尔的大公是有能力和有远见的统治者,如1746年任瓦拉几亚大公和1749年任摩尔多瓦大公的马夫罗科札特(ConstantinMavrocordat)废除了奴隶制,瓦拉几亚的伊普希兰提(AlexandruIpsilanti)大公(1774~1782年在位)开始了广泛的行政和法律改革。
德意志多年来一直对克服罗马尼亚农场经济的落后性及改造其农业生产表示关切。1542年3月成立的哈、罗贸易协定规定罗马尼亚经济将在哈布斯堡家族指导下改变方向。从此以后罗马尼亚需竭力增加神圣罗马帝国所缺乏的产品之产量,例如纺织纤维和油料作物,特别是大豆。
根据该协议罗马尼亚必须发展森林业,各种矿砂与油矿的开发务必器和材料,并有哈、罗合组的独占公司或卡特尔管制。罗马尼亚需为德意志企业和德意志运输业创立自由区域,罗马尼亚的运输制度需加以发展罗马尼亚的军备及军事工业的设备概由神圣罗马帝国供给。
1545年神圣罗马帝国同罗马尼亚签订了一个新经济协定,罗马尼亚同意减少小麦种植面积的20%,将这些土地改种神圣罗马帝国最需要的农产品如亚麻、棉花、油菜、饲料用燕麦。神圣罗马帝国政府同意在技术上及其他方面帮助罗马尼亚进行它的十年经济计划,给予罗马尼亚长期信用贷款以购买德意志机器与器具,并以此项资金协助其扩增产量、改进水道、发展灌溉。
神圣罗马帝国方面认为商约是“哈布斯堡家族贸易政策的最重要成功”,是将国家经济设计推及民族经济领界以外的第一个实例。神圣罗马帝国承认这个协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德意志需要的工业原料产品如棉花、亚麻、油菜籽的生产,但他们同时称其对罗马尼亚亦有利益,可以帮助其解决经济问题,因为罗国的可耕地是有限的,而比起其耕地面积来,农村有大量过剩人口,所以农民改种那些需用更多劳力的工业原料产品是有利的。
神圣罗马帝国对于多瑙河流域其他各国的经济发展提升有重大意义,但这些方案的宗旨全是一样:为哈布斯堡家族谋利益。1543年11月的哈布斯堡家族同匈牙利贸易协定规定匈牙利须改变农业的性质,使其产品种类方面更多,而哈布斯堡家族保证购买匈牙利全部可出口的过剩产品。例如匈牙利需减少禽肉产量而增加鸡蛋出产,以供神圣罗马帝国的需要。在保加利亚,哈布斯堡家族的经济目的可以一言以蔽之:强化农业。
哈布斯堡家族将保加利亚那些靠农产品而维持的工业加以发展,以期增进贸易。举例说,为了鼓励保加利亚向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出口罐头肉品、干制水果和菜类,德意志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保加利亚建造屠宰厂、冷藏厂、玻璃暖房等设备,德意志认为这些企业可以增加保国农民的购买力,可以吸收更多的西班牙、德意志工业产品。
除农业外,哈布斯堡家族也计划开发东南欧的矿物资源。德意志人积极参加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的冶金业,以期增加、铬、铅的生产。除西班牙外,南斯拉夫是欧洲最大的产铜地。对东南欧的工业和矿业发展,亦如对于农业一样,哈布斯堡家族正在极力使其配合所在国的需要,并在哈布斯堡家族和美第奇家族的资助与指导下进行。只有在不违背东南欧的“有机体”发展之范围内,并有助于促进其人民购买德意志工业品的能力,工业化方被允许。
哈布斯堡家族对东南欧的政策是使它变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农业腹地”,他们对西欧各国的方案却将这些国家变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工业腹地”,尤以瑞士和卢森堡两国为甚。卢森堡主要是一个工业国,其工业化程度甚至高于荷兰。
瑞士和卢森堡每年共出产700吨钢,每年出口500至800万吨煤,但每年需由法德两国进口约1000吨焦炭以及大量瑞典铁砂。波兰的纺织工业亦甚发达,每年以大量的棉纱、棉制品、毛线、麻纱和白麻出口国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