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粮食到手
徐爱国一说完,不少青壮年都往前挤,对于这事,他们还是很热衷的,嗯,能露脸。
虽然表面上看着好像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可等以后真正需要往上走了,这提前混个脸熟,得个爱操劳的名声还是很有好处的。
要知道现在村里面徐爱国和王柏林的年纪可算不上是小了,最多不超过十年,这退休换干部什么的,是妥妥的,到时候,他们的机会可不就来了,这对于他们而言,不亚于是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
现在谁当村干部不是说继承什么的,而是得看这人在村子里的口碑,这换届什么的,是要村民投票选举的,只要表现的够出色,给人留的印象够好,机会不是没有。
到时候举全家之力运作运作,还是很有可能的,不过前提是,要自己够“积极”,还要有毅力。
“好,就强子和刚子吧!”徐爱国点了两个很是熟悉的年轻小伙,干活很是利索,给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之后的时间,就顺畅多了,主要是现在,所有人都想好好的把粮食拿回家去,谁也不想横生波折。
这个时候,在这胡搅蛮缠想要闹事的,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那被耽搁的人的怒火。
很快,就轮到了王建党。
“建党啊,你六十斤,你媳妇五十斤,再加上你闺女三十斤,一共一百四十斤,这没问题吧?”王柏林在本子上,第五行的位置写上了王建党的名字,一家三口,最后面位置,写了一个数字,一百四十斤。
书写这些字还是很快的,他都练出来了。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王建党点点头,应了。
“好,没问题,你就在你名字那里盖个手印,这就成了。”王柏林把身前的红色印泥往王建党那位置推了推。
这是留的证据,毕竟干事嘛,还是稳妥些好。
这要是有村民明明领了粮食,却又说没领,这不就是证据吗!
同理,要是谁家没领,被搞混了,这领没领的,翻一翻这本子就一清二楚了,盖了手印的,就是领了的,这算是一本为了防备争执不休而产生的本子。
“唉。”王建党伸手一按,再往本子上,自己的名字那里一盖,这就成了。
“老徐,建党,一共一百四十斤粮食,你等会儿秤一下。”王柏林收好本子后,就大声朝着后面的徐爱国说道,这家就算是成了,在他这里,手续是完了的。
徐爱国这个时候也没闲着,他忙的很,正带着两个人给前面的人装粮食。
这个还是有点复杂的,粗细粮的搭配如何啊,每家多少斤啊,这些都不同,得需要他们一点点的去弄,不过,也幸好,以前有经验,三个配合的倒还算是默契。
虽然他们装粮食是麻烦了一点,不过,也没有出现手忙脚乱,忙不过来的情况。
里面有那么多人就可以了,再多,你拿点这个,我拿点这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该乱了。
之前排最前面的都是村里人多的人家,这直接十个人往上起步的,装的粮食自然多了,所以,也就慢了些。
不过,王柏林那里已经刻意的放缓了节奏,所以,也没有出现说等的人很多,这个催那个请的情况,他在把握节奏。
要是等着的人家已经有两家了,那他接下来就会找人聊天啊,问一些情况啊什么的,总之,拖延时间。
五六分钟后,王建党肩膀上扛着一麻袋的粮食,笑容满面的往回走,苏红英也一样,不过,她那麻袋就没有满了,只能说是大半麻袋。
剩下的一些红薯,都放在了宝琳背着的背篓里,红薯不是很多,小半背篓,不过,也有二十八斤。
等一家三口全都回到了家,在堂屋,一家三口对着前面摆放的粮食,笑的很是开心,这是他们的粮食。
不过,现在还不到愣着开心的时候,还得把袋子里的粮食拿出来分类,该装的装好,该收的收好。
这次分的最多的是稻谷,这是因为夏收最重要的就是水稻,上河村是在南方,一年能种两茬稻谷,往年,夏收能收四五万斤稻谷的,不过,今年不行了,也就是往年的两层左右,七千多斤,可以说,损失不是一般的大。
花生豆子这些,村里面种的比较少,他们一家三口加起来,也不过是五斤花生三斤豆子。
红薯产量虽然多,村里种的也多,可架不住大多数地里面的红薯,还没长成或者是红薯只手指头大小就被虫子啃了啊!
现在分下来的二十多斤红薯,还是最先开始的时候,用红薯苗种的,等长到两米左右,用来分藤的那些,算是很早就种了的。
就算是这样,现在背篓里装的那些红薯的个头也没有很大,大多都只有她拳头那么大,要知道,往年的时候,那红薯大多都能长到她爸拳头那么大的,产量很高。
除了红薯花生和黄豆,剩下的粮食就都是稻谷了,虽然空壳看着有些多,可那也是正儿八经的稻谷,这心突然感觉有点美啊!
“妈,我屋子下面的那个大缸,装个百来斤的稻谷应该不是问题,要不,这些花生黄豆和稻谷都放那下面去,之前装里面的,倒是可以拿出来吃掉了。”宝琳提议道。
她是打算把这些粮食尽可能的多留的,要知道,今年就这些粮食了,得吃掉明年的夏收,怎么算都是不够的。
现在是夏天,物产还是很丰富的,蚂蚱野菜泥鳅青蛙这些,全都有,现在可以多吃些这种东西,那些粮食就留到今年的冬天或者是明年的春天再动。
“行,现在野外吃的东西很多,我们要少吃些粮食,多吃菜,这些粮食就尽可能的留着,等冬天再动也不迟。”苏红英点头,很是赞同的应了。
她觉得自个闺女真的是说到了她的心坎里,现在虽然家里有点粮食了,可总的来说,家里还是缺粮的,可不能因为一时的“宽敞”,而乱造啊!
这日子就得省着点过,这点,苏红英觉得自己得跟家里老太太学着点,这方面,老太太还是很有一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