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善听出他话里面的担心,很肯定的说:“我不会的,我要给儿子们当榜样,在这方面不能乱尝试。”
这一天,元达笙照旧去了官府,赵大牛去街上采购,他回来和戚善说:“主子,宫中传出消息,三王子薨了。”
戚善愣了愣,然后点头表示知道,对于只是听说过的人,她实在装不出悲伤的样子,当然她心里面还是有些感怀的。
赵大牛和戚善说过后,又赶紧去厨房里的王婶说了一声,王婶听后瞧着他,见到赵大牛点头后,她低头说:“主子们要吃几天素菜了。”
元达笙回来和戚善说:“我听同僚们说,家中素食三日。我们家由今天起,后日止。”
元家三日素食,三日过后,王婶煮了肉菜,喜儿和乐儿兄弟欢喜不已,一碗饭很快吃光。
过一些日子,元同泽和赵见总算归家了,他进了京城去镖局交接货物后,租了镖局的一辆马车,先到元达笙的家里面报平安,放下一个包袱准备走人。
戚善连忙留了人:“泽儿,你们这一次回来得有些晚,可是路上遇到好事了?”
元同泽见到戚善一直观察着他,赶紧把两个胳膊抬一抬,然后走几步路给戚善看,笑着说:“小婶,我和见哥都很好,只是今年走得远了一些,便晚一些回来。”
他走了后,戚善对王婶说:“他们这一趟走得远了一些,用了午餐,你回去瞧一瞧儿子。”
王婶笑着说:“主子,我们晚上回去一趟。他回来了,我们明晚便不回家了。”
戚善见到王婶坚持晚上再回去,她自然不会说旁的事情,她把元同泽放在屋檐下的包袱打开,瞧见里面的吃食,又瞧见了几块布料,笑着把布料收了起来。
晚上的时候,戚善和元达笙说了元同泽回来的消息,元达笙听后放心下来:“他们再晚回来,路上更加耽误时间。”
夫妻两人说了一会的话,又说了年礼的安排。元达笙和戚善说了要多准备两份年礼,戚善听后笑着应承了下来。
戚善要先往府城送一批年礼过去,她已经准备好布料,这个时候再添加一些京城的吃食,就可以托镖局送货了。
赵大牛忙碌好几天后,总算把这事办妥了,戚善把东西分开打包,由镖局交给戚维守统一安排下去,这样有些事情,他和方氏也可以帮着查看一番。
前一次,戚维守就专门写信和戚善说了元家年礼安排的不妥当,戚善特意写信说明原由后,方氏写了信表明,戚维守觉得他们夫妻既然已经这样安排了,日后就如此下去。
放假的日子,元同泽兄弟进城来,元达笙问过他们元仕进夫妻的情况,知道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元仕进的意思,今年他们会在京郊村子里过年。
元达笙考虑过后,爽快的应承下来,反而元同泽有些不好意思:“小叔,我认识一个车夫驾车平稳,我到时候请他来接你们。”
元达笙和元同泽说了,如果过年时,天气不好,他一人出城去。如果天气好,他带喜儿兄弟出城拜年,戚善要留在家中照顾悦儿。
元达笙特意和元同泽交待:“我听宫中太医说,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最好不要给冻病了。我们自家人,心意到了便行了。”
元同泽明白元达笙话里的意思,他们夫妻这样的天气,也不敢把女儿抱出门去。
元同真在书房里看书,元同泽悄悄问元达笙:“小叔,你觉得真儿的学问如何?”
“他的基础不太扎实,他要想往上考,要用心读两三年的书。现在把底子打好,将来就是当教导学生,也不会被有天分学生提出的问题,逼得要翻书寻找答案。”
元达笙话说完,瞧见元同泽眼里面的担心神情,转而笑着解释:“我当年也是这样的情况,到了府城官学后,听夫子的指点,把基础又打了一遍。
我们这样的人家,有书读,已经是一件幸事。我明白的道理,他也一样的明白。我进翰林院后,第一年也在用力追同僚们的进度。”
“小叔,真儿和我说,大户子弟在读书上面有底蕴,他们家收藏的书多。我们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小叔出头了,只怕都不知道书籍的珍贵。”
“泽儿,你老祖父幼年家境不错,只是老祖宗早逝,他不得不放下书本,为生计忙碌。你祖父这一辈的时候,家里面只有两本启蒙书。”
元同泽听元达笙的话,心里面很有些感怀,经事越多,他越能体念到自身的不足。
有一次,在荒郊野外的时候,他抬头望着星空,镖头有一次经过他身边的时候,说:“你也算我们这里的读书人,你现在感想一定多,你怎么想的?”
元同泽瞧着镖头,感叹道:“明天的天气不错,我们一路平顺。”
镖头觉得有趣了,在他身边坐下来,问:“你翰林院为官的小叔,你说他望着星空,会想什么?会不会兴致一起作诗?”
元同泽当时瞧着镖头好奇道:“镖头,我记得你和小叔是有交情的。我小叔不是喜作诗的人。”
镖头笑着点头说:“我和他是交情的,我相当敬重他的为人和品行。
他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先想法子去解决问题,瞧上去特别的轻松。读书读到他那种高水平,我们认为是难事的事,他只会觉得是小事情。”
镖头说了几桩小事情,从商家随口说起布料的出产地,元达笙和他的同窗们竟然能直接断定布料的真假,而且在这之前,他们也没有接触过这种布料。
镖头诚心诚意结交元达笙和他的同窗,他认为他们是有真材实料的读书人。
那一夜的星星很亮,元同泽心里面跟着亮起了一轮明月。从前他对好好读书最深刻的理解,是未来人生的高官厚禄,是仕途前方的一盏明灯。从来没有想过,读好书后,最能解决现实中的难题。
元达笙听元同泽说,他想看一些实用的书。元达笙问了他用途后,元同泽直言,他看书是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难题。
元达笙仔细的问了他后:“你想解决这么多的问题,那就要看许多的书。先看《论语》吧,把《论语》读透了,你自然会明白这里面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