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丁氏被拘在家里,哪里都没去。也不知是她皮糙肉厚,还是身体健壮,隔了几日又活蹦乱跳起来,见天的在家要吃的。
崔老太刚开始还忍着,后面便直接开骂,她才消停了。
农历腊月二十这日,也就是再过四天就要过年,四郎娶了镇上孙季良孙秀才的小女儿孙小珍。
村里人羡慕极了,只道四郎好福气,那有心人便也会说四郎肯定将来也是个秀才,不然人家秀才傻了下嫁女儿。一时之间,王家再村里风光不同。
乡下办事情的规矩就是一家有事,全村人出动,不是说你这一大家子人够了就行,得挨家挨户的通知,请人,人来的越多,证明你这人人缘好,有乡情。
阮湘前几日便在锅灶上忙活,她不耐烦去前院凑热闹,在后厨跟大伙唠唠嗑,开开心心的一天不好嘛?崔氏见到她后,语气也格外温和,似是一个温厚纯良的好婆婆。
今日不行,她作为主家是不能去后厨的,不然人家怕是要说闲话,说是监工什么的。
院里人来人往,笑声不断。
到了下午,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想起来,阮湘领着两个孩子躲在一旁,看着满地的碎纸屑,目睹着这跨越千年的婚礼。
礼毕,新娘被送入四郎的屋子里,阮湘没去凑热闹,欣欣然的和同村人坐在酒桌上。
小崔氏端着一碗热汤面进来,后面还跟着闻讯而来的丁氏,丁氏本来已经坐在席面上了,回头瞅着她大嫂偷偷摸摸的,便跟了上来。
可她料错了,是王四郎托付小崔氏给新妇送吃的,而不是她认为的占便宜来了。
新妇顶着盖头,丫鬟小萍忙上前来,接过盘子,小崔氏羡慕的看着这个妯娌,可她知道她们以后也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就算崔氏再怎么偏心四郎,这个家迟早也是她的。所以对新妇少了一些巴结之意。
丁氏不一样,在她的人生里,她还从没有直面接触过丫鬟一流,她缩手缩脚的站在一旁,结结巴巴的说道:“四弟妹可真享福,还有丫鬟伺候着。”她又细细的打量着新娘的装扮
“妈耶,四弟妹这簪子是真金呀,这大金手镯,可值不少钱,四弟妹家真剩钱。”
孙小珍来时已经打听过了,王家这三妯娌,老大听说是个和气人,果然没错,这进退有礼的,是个人物。
老二听说分出去了,是个能干的,也没见过。
这老三,一看就是个小家子气,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村妇,孙小珍撇了撇嘴,不语。
小崔氏见丁氏越说越离谱,便直接把她拉了出去。
丁氏不满,在门外叫嚷,咋的嫂子这是要独吞好处不成。
小崔氏被她的胡搅蛮缠一下子气走了。
丁氏得意洋洋,准备再进新房的时候,发现门从里面闩着,便要提脚踹门。
只是这时前院传来知客开席的声音,又放不下那些个饭菜,提着裙子便小跑起来。
小萍松了一口气,打开门,四周看见了看,这才进去给孙小珍报信。
“小姐,这家这个媳妇好生没脸!”小萍鄙视道。
“哼,理她做什么,咱们也就在这里住个两天,忍忍。去,给我把如意斋的糕点拿来,饿死我了。”
等孙小珍吃饱喝足,她看着桌子上油汪汪的汤面,一脸嫌弃,小萍,赏你了。
小萍一脸感激,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了,她早就饿坏了,只是不敢抱怨罢了。
等王四郎一身酒气的进来之后,孙小珍羞红着脸让她出去看着。
小萍现在房门外,一时不知道去哪?还是小崔氏请示了崔氏,这才把她安排到柴房里,气的小萍双眼通红。
按照崔氏的话,家里的屋子都是老爷太太的,她能有个柴房住就不错了,不想住,就去院子里站着,看着数九寒冬的,冻不死她,还是她老人家心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