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君倾萝的天真烂漫的样子,庄喜乐又喜欢上了,想着自己以后也要生一个美妞妞,给她穿最漂亮的衣裳,戴最好看的首饰,打扮的和仙子一般。
见庄喜乐老盯着阿萝丫头看,君老夫人笑的见眉不见眼,心道只要喜欢孩子就好,喜欢孩子,往后就能成为一个好母亲,端看这丫头样子,她的孩子必定要比元识小时候过的好,元识那孩子幼时确实过的太苦了。
君老夫人上了年岁,上午精精神神的说笑了一上去,到了暖房就有些撑不住,庄喜乐将她安置到了隔壁的小卧室歇息。
没了君老夫人在,一众女眷因畏惧庄喜乐的身份有些拘谨,君倾姿和君倾兰倒是和庄喜乐略微相熟,但都是未出嫁的姑娘,不叽叽喳喳的说笑。
本以为会冷场,结果她们发现庄喜乐特别能说,不论京都西南的趣事信手拈来,屋子里很快也就热络了起来,吴氏笑问:“算起来郡主还是新嫁娘,可有不习惯的?”
庄喜乐笑着说道:“我早前来过许多次侯府,对侯府很是熟悉,可以说相当适应。”
末了还补充了一句,“和在娘家那会儿没什么区别。”
目光落在君倾姿身上,问道:“我记得去年来京都的时候倾姿就在说亲了,可有说好人家?”
这话庄喜乐找就想问了,她现在也是内宅妇人了,有了可以对别人的亲事‘指手画脚’的权利,这感觉,新鲜的很。
本来还笑着谢氏幽幽的叹了口气,想着在座的都是一家子也就没避讳,“我和她爹想着,就这么一个闺女,还是招婿比较好,就是这招婿可比出嫁难上许多,一时间也没那么合适的人选。”
君倾姿亲事不顺,自从退婚后就一直找不好婆家,总能出点什么乱子,两口子着急,怕孩子嫁到别人家受苦,干脆就想着招婿的事来。
君倾姿见要说她的亲事了,咬着唇低下了头,不安的搅动着手里的帕子。
这事黄氏和吴氏都是知道的,心里也是唏嘘的很,二房没有男丁,招婿上门是最好的选择,只是这年头有几个好的男子愿意给人做上门女婿呢?
谢氏打量了几眼庄喜乐,眼露挣扎之色,不论是侯府还是郡王府包括庄府都人脉极广,手下又有诸多的将领,她想拜托庄喜乐帮忙留意,又不太好意思开口。
黄氏给了她眼神上的鼓励,谢氏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今日来除了想要见见郡主,也想拜请郡主帮着看看有没有合适人选可以帮着的挑一挑。”
庄喜乐眼睛一亮来了精神,这个活儿她还真的没有干过,在她这里,上门女婿那可是好找的很。
“我倒是知道军部里有很多没家的将士,对他们来说入不入赘都不是重要的,就是不晓得倾姿喜欢什么样子的?”
她这话一出,谢氏眼睛都亮了,想要招上门女婿可不能太挑,这年头就是寻常百姓家的若非实在过不下去都不会给招赘,再有就是那些贪图家财来的人,需得谨慎小心,能有军部里面的将士可就太好了。
君倾姿埋着头不敢说话,耳朵都羞的绯红,一旁坐着的君倾兰还打趣的伸出手指戳了戳她,催着她回话。
谢氏忙道:“主要是人品要好,家境我们都不看重,要踏实,勤快,没有那么弯弯绕绕的心思,对倾姿好,愿意做上门女婿就成。”
这个要求高也不高,庄喜乐的笑眯眯的点头,“我记下了,回头就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哎,那可就多谢郡主了。”
谢氏大喜,若是最终真的由庄喜乐保媒成功,那样她这闺女未来也就有了保障,就算那女婿有了什么念想,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庄喜乐的心里得意,没成想嫁了人还有这样的乐趣,给人保媒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得了庄喜乐的承诺,谢氏对庄喜乐亲近了不少,又想着侯府早前还是付氏把持着的时候默默了摇了头,日子果真是越过越好了呢。
没一会儿君元进兄弟两个风风火火的来了,一进了屋子端起桌上的茶杯就是一阵牛饮,而后很是兴奋的说道:“嫂嫂,我们看惊鸟了,惊鸟可威风了。”
“我们看的时候惊鸟刚吃了饭正在逛园子,那么大,那么高,我觉得它要给我一爪子,我肯定受不住。”
君元进一边比划一边说,那样看起来着实有些傻乎乎,看的庄喜乐又笑了起来。
黄氏嗔怪的瞪了他一眼,“大过年的能不能盼点自己好,还老虎给你一爪子,你爹给你一棍子你也受不住。”
哪里知道君元进来了兴致,很是夸张的说道:“我爹给我一棍子我肯定受得住,最后就是叫两声,惊鸟给我一爪子我就没啦~”
“臭小子,你还乱说。”
黄氏想要上前教训下这个嘴上没个把门儿的东西,又听庄喜乐都笑出了声,才讪讪的坐下,威胁了一句,“等回府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后院里热闹,荣和院里也是其乐融融,君老侯爷今日甚是觉得扬眉吐气,总是有意无意的炫耀着府中的现在多么平顺,多么的热闹,他现在多么的清闲。
“总算是开始享福了!”
君老爷子还是这么多年第一次看到这个兄弟这么高兴,也是附和着他,接收到自己大儿子递过来的眼神,状似无意的说道:“侄孙媳妇自然是不错的,那背膀子也厉害,就说郡王府,在京都就没几家能比得上的。”
“说起来,咱们君家是弱势了不少,锦小子可得争口气啊。”
老侯爷不喜欢听这个,他孙子现在是侯爵,正儿八经的,还争啥气,办好自己手上的差事就挺好。
“至各路大员,人人自危,好不容易平顺下来,求的就是个踏实。”
目光落到君于勤身上,说道:“你也别急,咱们这个皇上可是憋个一股劲儿想要做出一番功绩来,对下面的官员看的紧,可容不得谁出了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