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风起并州 > 第二十七章思立大学,竟闻司马德操

第二十七章思立大学,竟闻司马德操(1 / 1)

在境内设卡防止百姓逃离,是乱世每个诸侯都有的权力。

当然袁术设置关卡的权力,张瑞自然也有看不顺眼,将其捣毁的权利。

这乱世,终归到底还是凭实力决定处世之道。

张瑞听闻袁术敌意后,淡定的回道:“黄汉升乃是南阳人,调其入武关,扫清袁术所设鹿角、关卡。”

袁术既然敢封锁关中,自然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武关在手,张瑞可以从容进退,当然不怕挑起事端。最差结局也不过是双方继续大打出手,袁术接着封锁武关而已。

提及武关,张瑞想起当初曾令傅干为商县令,与阎柔、王忠在武关招徕关中流民与中原名士。

转而对杨修问道:“孤曾派人于武关招徕流民士人,可有成效?”

汉末中原大乱,尤其董卓长期凌虐豫州,颍川、汝南皆被乱兵屠为焦土。

来不及逃走的皆成为刀下亡魂,成功逃脱到冀州、荆州、扬州的则成为了青史留名的名士。

如今孙坚令董卓深为忌惮的赫赫声威还未形成,诸侯中仅有张瑞曾将董卓的颜面踩在脚下蹂躏。

是故关中与荆州、辽东并为如今士人百姓避难之地。

经过长期积累,应见几分成效。

杨修答道:“经武关而入长安之贤才士子不绝于路。自昭示科考分级应试之后,各郡县提学官为显教化之功,竞相争夺士子户籍,有学识者皆被登录在册。”

张瑞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今岁科考自己能见到许多青史留名的能臣了。随后问道:“其中可有若个德高望重、名扬四海者?”

杨修面露笑容,说道:“确有两位海内名士,其一与主公尚为近邻。”

“近邻?”难怪杨修面露笑意,张瑞亦不禁笑问道:“这庄园附近竟有此雅士?若有闲暇,孤却要拜访一番。是何人?”

“主公曾闻《五经章句》否?”

《四书章句集注》、《五经章句》,都是文史经典,张瑞虽没看过,但大名却有所耳闻。

杨修乃说道:“《五经章句》即名士宋忠,宋仲子所作,如今宋忠居于终南山下,以竹筑屋,开设学院,讲经释义,弟子多达百余人。”

宋忠这个名字可太是令人印象深刻了。通读《三国演义》大概没有哪个人名比这个更加晦气了。想让人不印象深刻都难。刘表死后,刘琮与大将蔡瑁等人遣宋忠向曹操上降表,在返回途中,路过新野,为关羽所获,刘备方得知刘琮已降曹操一事。刘备在斥责宋忠后,将其释放。

演义中一笔带过的角色,在真实历史上却是一位名扬天下的大儒。其弟子尹默、王肃、李撰、潘濬无不是三国时期显赫一时的高官名将。尤其潘濬更是东吴重臣,与丞相顾雍,大将军陆逊齐名并列。

这些名士能教书育人,便是对自己最大的帮助。

张瑞原地踱步许久,说道:“孤治下之名士亦颇具规模,孤欲设一学院,使彼辈专心教书育人,著书立传,尔以为如何?”

“制如太学?”

张瑞缓缓摇头,关于太学、国子监一类机构在历史上虽不乏其中有祖冲之这类名士,但大多数时间一直同死气沉沉、贪污腐败等恶劣形象相伴。

究其根本无非两点,其一生源质量差,各种官员后代可以荫功入学,富商可以通过纳银入读。其二学子结业可以直接出仕,却又不能出任高位,受科举出身的官员歧视。

张瑞不反对国家学府学员直接出仕,毕竟是汇聚了举国的精英才俊。但厌恶毫无缘由的就封官就任。

况且也不一定每个人都愿意出仕,适合出仕。

张瑞乃说道:“不同于太学,孤所立学院,其回归教育初心,只负责教书育人。学员需饱读诗书才可考入其中。精研四年,有所建树,方可结业,授予博士之位。若有意出仕者,可直接参与科考州试。能过科考则授予高位,若不能过,则彻查其师长,是否腐败。”

“且学院之中,不仅设五经博士,更设其他学派博士,兵家、法家、农家、墨家及孤最重视之数算,无一例外。学员需涉猎其中多数,精通数门。具体名数由祭酒、博士自行核算。”

这种形式其实已经比较像后世的国家顶级大学,张瑞对教育一向十分关注,便说道:“事关长安学院,孤将亲自选址建设学院,担任山长,设立典章。尔可替孤搜寻几位大儒,与孤齐办学院。”

杨修拱手应诺,说道:“主公所思博学多识之大儒,正是某欲谈及之人。乃是避难关中之名士其二,与宋忠并列。”

“哦?是何人?”

“乃颍川名士人,司马德操。”

“司马德操?”

谈及司马德操,即便恃才傲物的杨修亦面露尊崇之色,说道:“司马公名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其人德行清雅,学究天人,能知人论世,可鉴才引贤,得世人之敬重。其博学之广令人惊叹,非但通诸经史,又专精於左氏春秋,更兼知奇门、兵法。”

颍川阳翟人,出名的并非只有郭嘉。

这位司马徽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尤其以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庞统而广为人知。

整个颍川在董卓暴虐下化为一片焦土,司马徽避难于他州并不让人意外。

只是这位大儒竟然避难于自己治下,而未去荆州,着实令张瑞颇感惊讶。

立即关切的问道:“司马公如今在做何事?”

“司马公如今居于华阴县,太华山下,畜牧垦殖,种桑养蚕。”

“做何事?”张瑞惊讶的张大了嘴巴,问道:“畜牧垦殖,种桑养蚕?”

这位名士未免也太接地气了。作为一位享誉天下的大儒,你不去著书立传也就罢了,至少教书育人吧?怎么搞起农业生产这类事情了?

杨修郑重点头,说道:“的确如此,司马公之所以未去荆州,便是因为主公治下桑树成林,养桑便利。”

这……

张瑞分析过能吸引这位名士的原因,首先是己治下平宁,乃是避难桃园。其次是因为自己治下重视文教,广办学院,文风昌盛。

但怎么也没想到,最终压倒荆州,吸引到司马徽的竟然是文教之外的重视农桑。chaptererror;

最新小说: 极品万岁爷 隋乱 双面人生王浩李洁 重生大明之携美闯天下 穿越大唐李简 超级兵王郭璞 三国军神 放逐的仙路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征服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