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八百九十章 帝国新的征程:吃饱饭!

第八百九十章 帝国新的征程:吃饱饭!(1 / 1)

作为一个后来者,罗志学其实很清楚自己搞出来的参务制度以及军务制度还有翰林院制度的优缺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皇权旁落的隐患。

毕竟他搞出来的参务制度,在官员任命上效仿的是清中后期的军机处,只不过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了参务大臣、协办大臣们的职权,明确了各个参务大臣的职权,而不是说什么都能管的状态。

这种制度有好有坏的,好处就是职权更加清晰,不会出现职权交叉,谁都能插一脚的状态。

但是也有坏处,那就是长期掌控一部分职权的参务大臣,在所属领域里权势极大。

在明王朝的内阁乃至清朝军机处,那些内阁大臣或军机大臣们,实际上是没有明确职权的,这意味着他们在很多事情上需要和其他同等地位的内阁、军机大臣们进行相互妥协,利益交换,同时得拉拢一大批利益相关的官员们,形成一个所谓的派系后才能够展现其权力,进而实现其政治抱负或者什么野心之类的,这也是明朝党争由来的重要原因,不拿上一堆人哪怕是阁臣啥也干不了。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则是跳过了这一步,直接以分管某事务的名义,明确了参务大臣的职权。

不用拉拢争夺,不用相互妥协,该参务大臣在其分管领域里,就拥有绝对的权威。

比如分管经济事务的参务大臣,其权势是非常大的,几乎所有和经济相关的事务都有职权,分管的工商部,财务部,农林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他的直接下属单位。

在重大经济事务上,完全有权力进行单独处理,不需要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进行妥协或利益交换。

他只需要对皇帝负责就行了。

而其他的参务大臣们也基本如此。

这些参务大臣们,都只需要直接向皇帝负责,并不需要对参务院这个机构本身负责。

这意味着,一旦皇帝的能力不足,那么在处理诸多政务的时候,就会极大的可能事事听从分管大臣的意见,久而久之形成惯例的话,那么皇帝也就失去了这部分权力……

如此一来,也就是皇权旁落了。

但是一旦没有上头的皇帝压着,进行多方的平衡,那么这些在权势上平等的参务大臣们,他们可能就会各干各的,不存在协调、统一步骤情况,最终导致帝国在整体战略上存在内部的剧烈分歧。

在这种制度上,分管事务的参务大臣权势被加强了,而作为他们唯一上司的皇帝,也需要足够的能力,要不然的话无法进行平衡,最终整个政治构架里的最顶层就会出现分裂的情况。

该如何解决这个办法?

罗志学其实很清楚的……纵观古今中外历史,解决方法就一个:通过某种方式设立一个首辅或首相、丞相之类的职务,让丞相代替皇帝成为决策者。

这意味着什么?

皇权旁落!

如果说丞相是皇帝能够随意任免的,那么皇帝勉强还可以保留一部分的皇权。

但是一旦继续发展,当皇帝失去了任免丞相的权限,或者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那么皇权就彻底完蛋了。

类似的情况有明王朝的内阁制度,他们的内阁成员可不是皇帝任免的,而是大臣们廷推出来的……让谁当内阁大臣,明王朝的皇帝们是没有权力决定的……有这个权力的只有大臣。

当然了,明王朝的皇帝可以罢免内阁大臣……算是保住了一小部分的皇权,明末时期的崇祯就是利用这个权力,罢免乃至杀了一大堆的内阁大臣……但即便如此,崇祯也无法决定让谁进入内阁。

如果这个制度再进一步演化,决定内阁大臣任免的权力直接交给更多人,比如更多的官僚或者贵族,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近代历史里的君主立宪,更进一步为资格选举制度。

如果民智更进一步,工商业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那么就会逐步演变为普选制度,由民众选举出来一个首相。

等到最终,皇帝只能成为一个吉祥物!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皇权逐步旁落的过程……后世的君主立宪国家,除了极少数外,大部分都走了这么一个大概的过程。

对此,罗志学心中其实很清楚的。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者说,这是生产力不断发展后的必然性……

只要他罗志学坚定不移的持续发展工商业,持续不断的进行普及教育,那么大楚帝国……不,准确的说是大楚帝国罗家皇室的未来就只能有两个未来:一个是皇权不断旁落,最终演变为现代化的君主立宪,罗志学的后代保住皇位,但是只能当一个吉祥物。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皇室不甘心失去权力,保持持续高压之类的政策,但是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等到一定极限后,他罗家皇室就会如同一朵在夜空里绽放的烟花……砰……没了!

中途可能会出现反复,也可能会有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动荡。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里,基本逃不了这两个结局。

当然,其实罗志学也可以选择走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坚决不开启民智,封锁资讯,把国民都当成牛羊一样放牧……

只要民智不启,再加上目前的生产力,再加上适当的政治构架,那么他罗家王朝的统治就能延续很久很久……当然,到最后肯定也是要完蛋的,只是能够让罗家王朝的统治延续更久一些而已。

但是罗志学却不愿意这么干啊。

他来到这个时代,建立起来了大楚帝国,而且还把大楚帝国打造成为世界霸主帝国……他也是有着自己的追求的。

以前只是想着造反当个皇帝,中间有一段时间则是追求权势的稳固,搞一大堆各种政治平衡,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防备臣子造反,稳固皇室权力上。

但是到了后期,罗志学的心态也有些变化了……这皇帝已经当上了,权势也非常的稳固,帝国整体也积极向上……这个时候他还能追求什么?

嗯,其实有一段时间里罗志学也不知道该追求什么了,因此有几年时间里罗志学都是很懒的,天天待在后宫里和一群嫔妃们吃喝玩乐,间隔几天才去外朝见一见那些参务大臣们……还别说,罗志学设计的这一套政治构架,在没有罗志学这个皇帝亲自掌控的情况下,只要没遇上什么大事,其实有罗志学或没有罗志学区别都不大。

尤其是处理一些日常事务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皇帝参与,下头的大臣们自己就能解决了。

所以大概承顺二十五年到承顺三十年这几年里,罗志学偷懒比较少处理政务,大楚帝国依旧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步骤……当然有得有失,这几年里因为罗志学偷懒,进而大幅度放权后,也就导致形成了一些对皇权而言不太好的所谓惯例……以往需要皇帝亲自决策的事务,现在参务大臣们自己开个小会,商讨一些就能投票做出决定了。

罗志学对此很清楚,只是不太在乎而已。

一直等到承顺三十年后,罗志学觉得天天这么吃喝玩乐也没啥意思……有种混吃等死的感觉。

再加上大楚帝国国力持续上涨,也是让罗志学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最后心中也生出了新的野望。

这辈子,活着的时候能拥有的东西他基本都有了……所以就开始变得追求所谓的身后名。

想要成为华夏数千年历史来最伟大的皇帝……而且这个最伟大,还不是自己吹嘘或者臣子们吹捧的,甚至都不是当代人的评价。

罗志学希望自己死了之后,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人们依旧认为他是华夏数千年来最伟大的皇帝。

人嘛,总得有点追求不是。

当罗志学有了心态的变化后,大楚帝国的高层战略也就随之出现了转变……也是这个时期开始,大楚帝国并没有和以往一样单纯的追求开疆扩土,片面的追求更大的国土,更多的工厂这些东西。

而是开始更加注重民生!

等到了这两年,帝国高层里在罗志学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扩张思潮,那就是与其把土著都灭掉,把土地都抢过来……不如让土著们继续活着种田挖矿,进而产生剩余价值,他们楚国人只需要生产些许的工业产品,用这些工业产品把土著的剩余价值拿过来就行了。

如此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平。

而帝国高层的这种转变,除了国内的一系列原因外,也和罗志学的心态发生了变化有关系。

因为罗志学想要当一个哪怕是数百年后,普通民众都交口称赞的好皇帝!

而对于绝大部分普通民众而言,什么样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带领国家走向强大,吊打各国,开疆扩土的皇帝,让帝国变成日不落帝国的皇帝?

那么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伦敦城里人均寿命只有三十几岁,平均寿命比清王朝的佃户还惨的工人们,肯定是要骂娘的……明治维新乃至到二战前日本那些眼睁睁看着青梅竹马出国下海为国家赚取外汇的日本人也是要骂娘的。

国家强大……并不意味着民众会认为你是个好的统治者。

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尤其是底层的民众而言,他们不管,也不懂这些国际争霸……他们只关心一日三餐!

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话来说就是: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皇帝,才是一个好皇帝!

如果能够让民众过上生活富裕,顺带在国际上也能吊打他国,让民众在聊天的时候也能自嗨一下,那么就是好上加好。

国强且民富……不,顺序得换一下,民富且国强,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开始让罗志学考虑更多的东西,比如帝国在海外的一系列扩张,一系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争夺领土?开拓生存空间?掠夺资源?

当然是……

但是问题来,为什么要这么做?

以前罗志学只是觉得海外有些地方很不错,必须拿下来,什么马六甲的,南非的金矿啊,北美洲啊……罗志学只是觉得这些地方好,然后就派兵去拿下来了!

但是出发点,并不是说为了改善国民的生活,更多的其实是一种类似玩战略游戏的心态,好地方总想着抢下来……

很多后世的一些战略游戏玩家,为了抢地盘占格子,为此不惜拉高税收,降低民众生活水平,引起国内暴乱也要强行提升军备吞并周边国家……就为了搞出来一个所谓的大国!

罗志学之前的行为,多少也和这些有些类似,尽管大楚帝国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里缓解了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为国内企业带来的了更多的资源以及市场。

但必须说的是,这些结果并不是罗志学一开始就追求的结果。

罗志学当年所追求的,还是为了建立一个横跨全球各大洲的日不落帝国。

两者看似结果也差不多,但那是建立在大楚帝国本身足够强悍的前提下,万一帝国实力稍微差一些,那么如此强势且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就会引起诸多内部问题,甚至叛乱……而按照当年罗志学的心态,那么是国内发生叛乱了,也会强压着继续扩张的!

建立一个强大的日不落帝国!

这是他早些年,尤其是在承顺三十年之前的一些目标,以及制定诸多战略政策的出发点。

但是承顺三十年后,罗志学的出发点就有些不一样了。

纵然帝国还是在海外进行扩张,国内也在持续进行各种改革,但是出发点不一样,因此具体的施行方法也不一样,追求的目的也不一样。

如今的罗志学,追求的并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所谓的强大帝国,而是为了民众生活的更好一些。

帝国最近几年费尽心思的对外扩张搞殖民,美洲农业开发以及在国内持续对农业进行扶持,开发东北乃至漠南的农业。

为的不是什么强大的帝国,仅仅是为了提升人均粮食。

罗志学想要把年人均粮食消耗量从三百八十公斤左右,提升到年人均粮食消耗量四百公斤!

仅此而已!

这些才是罗志学在进入承顺三十年后所追求的东西,建立一个民富国强的帝国。

他虽然持续让帝国的陆海军能横扫各国土著……但这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

他的目的是让帝国数亿民众能真正的吃饱饭,吃好饭、能穿得暖,穿得好、还要住上宽敞明亮的房屋、休息日的时候,能够一家老小带着笑容走亲访友或外出度假。

他希望自己治下的帝国民众,能够生活富足且幸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宏伟且艰难的目标,放眼华夏数千年历史来,从来没有一个皇帝能够做到过,甚至古今中外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统治者能够做到。

就连罗志学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充足……纵然他的帝国是如此的强大,但是距离他所设定的目标依旧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但是罗志学相信,只要自己坚定的朝着自己所设立的目标前进,总归是有机会的,就算最后做不到完美,但是能够达到一部分那么也不算完全落空。

人嘛,总得给自己一些目标,要不然就真的只能混吃等死了。

只是相对于普通人的人生目标而言,罗志学的新人生目标有些虚幻且不现实……

罗志学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者说野心太过梦幻了一些,所以他也是采取了分步走的策略。

幸福这个词太虚幻,一时半会的是顾不上了,生活富足也太难……四亿多人口呢,人均富裕那可太难了。

所以罗志学把目标放在了比较现实,近期内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让民众吃饱饭……真正意义上的吃饱饭,人均四百公斤粮食的那种!

纵然帝国人口很多,不算海外领地,光是本土都有四亿多,奔着五亿人口去了……

但是他还就不信了,全球那么多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还养不起四五亿人!

他更不信,大量经费和补贴砸下去,连个化肥量产以及杂交水稻都弄不出来……不可能的。

所以就当欧洲远征军们在欧洲奋战,试图撬开整个欧洲市场,把整个欧洲当成农产品以及工业原料供应地以及工业商品倾销地的时候。

罗志学也是在承顺三十七年十月份,正式在金陵城召开了扩大参务会议,重点讨论粮食生产以及供应问题。

“五年内,朕要五年内让人均粮食达到四百公斤!”

“开发更多的荒地,通过贸易进口更多的粮食,通过更多更完善的水利设施,种植技术提升粮食亩产水平……想方设法提升人均粮食水平!”

“让广大百姓吃饱饭,是朕的使命,也是你们的责任!”

“要进一步组织开发本土的荒地,东北还有漠南地区,乃至湖广云贵等地区的粮食开发都要更加的深入,同时要大力打击鱼米之乡,粮食重要产地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大规模侵占粮食耕地的行为。”

“城市发展很重要,但是粮食供应更加重要!”

“要进一步扩大粮食进口来源,北美的农业开发还是严重不足,北美的中西部地区才是粮食产量重地,还有印度以及非洲乃至后续的欧洲,这些地方的粮食供应水平必须进一步提升。”

“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应用,朕听说海军那边搞出来了冷冻船以保障舰队远洋航行时候的食物供应,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种冷冻船技术,大规模的在海外发展畜牧养殖技术,然后通过冷冻船把大量的肉食运输到本土来,增加本土的肉食供应?”

“化肥相关技术研发这么多年了,如今都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为什么会这样?是经费不够,还是技术人员不足?相关部门要及时的找出问题来,然后解决问题,加快化肥量产。”

“还有那杂交水稻,也搞了不少年了,现在也没个结果,问题出在哪里?朕听皇家科学院那边说是是杂交水稻的研究过程本身就非常耗时间,需要不断的进行各种尝试性的水稻培育,这个过程本身就比较耗费时间。”

“既然水稻培育耗费时间,那么是不是可以搞更多的杂交水稻培育基地,同时展开多项不同的研究?缩短整个尝试培育过程?”

“粮食问题有很多,但是不能当看不见,不关心!”

“朕希望通过齐心协力,在五年内把粮食供应问题解决掉,至少要解决一部分。”

说了一大通话后,罗志学环视一圈众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们,随后朗声道:“朕即将开始新的征程,而前进的路上,朕希望众位爱卿不要掉队!”

最新小说: 你奈我何 职业快穿:黑化boss狠会撩 不一样的恶魔人生 爱你触不可及 龙神霸业 被迫和校草A同步发情后 藏夏 捡爱 太子无耻(闻香听雨) 三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