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阻击在相州城之外的辽军,在永兴军,凉州军和延州军到达相州之后,很快败退回了辽国境内。
收到大军败退的消息之后,辽国的朝堂之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几次交锋都被大周击溃,让一向自认为强大的辽国官僚,如何接受的了这个事实,不过在收到西夏已经被大周灭掉的消息之后,朝堂之上的声音顿时小了不少。
“陛下,此时大周兵锋正盛,我们应当避其锋芒,养精蓄锐,以图将来……”
“大周已经灭掉了西夏,想来他们所图盛大,这个时候,更应该趁他们根基不稳之时,对他们猛烈攻击,如果一旦让他们稳住了西北,收复了西夏,对我们的威胁就更加的巨大,此时如果不战,将来又有何机会可言。”
“我大辽,二十万铁骑,奇袭大周边境,可以说用的尽是精锐之师,在大周主要军力还在抗击西夏的时候,我们都没能有所寸进,可见两军的兵力差距很大,如果继续下去,可能我们失去的会更多。”
“是啊,陛下,两国兵力差距悬殊,如今最好的方式,是趁着大周忙于收复西夏的时候,与大周罢兵言和,为我军争取足够的时间才是……”
在绝对的事实面前,辽国的贵族群体,还是有一些人开始清醒了起来,虽然主战主和的声音在朝堂争论不休,不过更多的人辽人,已经开始正视大周这一个强敌,之前的盲目自信,在几次战败之后,已经开始清醒。
“报,边关急报,大周三十万大军威逼为大同府和折津府,请求增援……”
就在众人讨论是该战还是该和的时候,前线告急的战报,已经来到了大辽的朝堂之上,听到这一消息,原本还吵闹的朝堂顿时安静了下来。
龙案之上的道宗耶律洪基,听到侍卫的急报,很是震惊的站了起来,让一旁的侍从拿过急报,急速打开扫过之后,确定侍卫所言句句属实,一时十分气愤的将手中的战报摔在了大殿之上。
“看来,如今不是我们愿不愿战,而是周军已经开始了反击,三十万大军,威逼我西京、南京两座重城,此战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诸位还是讨论一下接下来应该如何应战才是。”道宗看着朝堂之上的众臣大声说道。
“陛下,此战绝不能继续下去,还是罢兵言和的好,待我军兵锋足够强大,在与周军一较高下也不迟啊,陛下!”一位老臣看着愤怒之中的耶律洪基近乎哀求的诉说道。
“哼,你们文人终究还是少了一些血性,一遇威胁就想着乞降言和,这怕是你们文人的通病吧,如今周军都打到了国门口,怎么可能罢兵言和,陛下臣请战,愿率领麾下铁俘屠支援前军,还请陛下恩准。”
“陛下,老臣也愿出战,”
谷/span“陛下……”
……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请战之声,络绎不绝,看着朝中大多数将领都一副请战的模样,耶律洪基的心情似乎又好了很多,不过看着一旁的国舅萧塬,并无请战的举动,立即收住心神开口问道:“国舅可是对此战有什么意见吗。”
“陛下,老臣并无意见,”听到道宗的询问,萧塬立即躬身回道
“哦,那不知国舅可否领军前往,增援我大同府与折津府,想来有国舅出马,周军必定溃败而逃。”耶律洪基看着这位老将军很是兴奋的说道。
“陛下需要臣,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老臣觉得陛下可以采纳一下谢相他们的谏言,周军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此时开战,不一定是最好的时候,不过请陛下放心,老臣并不是畏战,只要有老臣在前方的一刻,定不让周军踏入我大辽国土一步。”
“老臣如今毕竟已经年迈,周军又士气正盛,如此下去极有可能两败俱伤,所以暂时的退让与言和,不过是为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毕竟想要收复一国之地,并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完成了,这期间我们还可以不断的为周朝制造麻烦,待我军兵锋足够强势之后,在徐徐图之也是不迟。”萧塬看着龙案之上的耶律洪基劝慰式的说道。
“陛下,老将军此言有理,只要将军将周军阻在大同府之外,老臣愿意前往大周求和,让两国恢复到之前的和平状态,这样对两国而言都是利大于弊,想来周帝也不会断然拒绝的。”
“而且,老臣听说,大周朝堂对于这西北的实际掌舵人凉州牧盛长林十分畏惧,就是当今的大周陛下,也是对其有所猜疑,如果我们能够借机再挑拨两者之间的关系,说不定后期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何必此时与他们一较高下呢。”左仆射谢敦简对着耶律洪基也是十分恭敬有加的劝慰道。
听了当朝国舅,兵马大元帅萧塬和当朝左仆射谢敦简的叙述,不仅仅是龙案之上的耶律洪基开始了沉思,就是一直叫嚷着战斗下去的朝堂军方,也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
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萧塬带着上京的十万禁卫军,还有两万铁浮屠,朝着辽国的西京与南京疾驰而去,随行的除了拿着刀枪的士卒之外,还有以谢敦简为首的一众大辽文臣,坐在马车之中,手中拿着的是有辽道宗亲笔御书的和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