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1)

苏家通过关系网很快查清楚了陆云岚的科场功力,王教谕的确是没推荐错人,此人的的确确是有真才实学的----这也是最合情理的结果,毕竟王教谕除了报恩感谢苏家了结因果外,未必不存在再结一份善缘的心思,因此断不可能在苏家最关心的问题上弄虚作假----于是事情就这么敲定下来,苏家给这位陆监生每月三两的束脩,外加逢年过节的孝敬,总的聘金与王教谕之前差不多,关键是不用给车马费和包一顿午餐,所以总体价格还便宜了,不过这份便宜并没有落到苏家头上,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先生住的远,苏宬上下课得坐骡车,车夫和车马不用花钱,但骡子每天的吃食总不能还指望嫡亲舅爷家吧,故而节省下来的那点钱都填进牲口的肚子里,结算下来还有些不够,需要另外支给开销。

此外由于陆监生身体不好,且不是教苏宬一个学生,所以苏子辰并不是每天都要去法源寺上课,而是每三天去一次,上课那天苏子辰得早上卯时三刻前就抵达陆监生住的禅房,到下午申时一刻才能结束一天的学业返家,中间还要在法源寺吃一顿午餐,完完全全是缺盐少油的素斋,因此也颇为的辛苦,至于不上课的两天,则需要苏子辰在家温习和自习,这又要考验苏子辰的自觉程度,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另一重的磨砺。

当然苏子辰并非真的如身体显示的年纪那般只有十岁,因此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道理的他完全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以至于在裕禄这样的戚里中早早就得了少年老成的美评,倒是瓜尔佳氏心疼孙子,时常嘱咐他不要久坐,时不时要到院子里活络一下身子,并关照苏子辰不要秉烛夜读,该睡的时候就得早睡。

正是因为有瓜尔佳氏这句话,苏子辰便给自己制定了动静结合的学习计划----不去法源寺上课的那两天,每天早上卯末(七点)起床,起床后花半个时辰先打一趟被喜塔腊氏称为王八拳的军体拳;接着洗漱后去拜谒瓜尔佳氏、喜塔腊氏;早省之后,一家人一起用早餐;早餐后回房自行读书到午间;午餐后,小睡半个时辰;起床后,再默写早上读过的经书并顺便练字一个时辰;随后在院子里绕圈一刻钟,再回书房读书到用晚餐的时候;晚餐后再去给瓜尔佳氏房里和喜塔腊氏房里再请一次安;昏定后,回房再读一个时辰的书,差不多戌半(晚八点)入睡,结束一天的活动。

而去法源寺上课那天,苏子辰就要早起半个时辰了,并且王八拳也不打了,直接洗漱后去瓜尔佳氏、喜塔腊氏那行早省礼,一家人随后提早吃了早饭,然后让苏子辰坐车出发。

之所以去的那么早,一方面,从苏子辰所住的崇文门里大街四条胡同到宣武门外轿子胡同的法源寺几乎是横穿了整个北京城,路相对是比较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四条胡同抵达轿子胡同需要绕一个大圈子--

--按图面上的道路来说,从四条胡同到轿子胡同最方便的办法是沿着崇文门里大街南下,出崇文门,然后到三里河街西转,一路沿三里河街、小市街西行,过菜市口,到轿子胡同南下即可,但问题是崇文门是税关,出城不要钱,进城时是要缴税的,而且货物进出都必须走这个门,所以整天里堵的不成样子,要是走这条路,完全是欲速不达;

当然也可以在抵达崇文门前就在东江米巷(东交民巷)就西转,然而这条路到了正阳门处就断了,正阳门是京师正门,城外固然是前门大街,最热闹的地方,但城里没两步就是大清门和一路连接到天安门的千步廊,根本就不让人通行的----尤其是户部街到台吉厂划给洋鬼子当使馆区后,东江米巷就成了普通中国人的禁区,谁都不想让金发碧眼的鬼子把魂给摄去了,所以那个地界根本没有人走,苏子辰本人倒是没什么担心的,但瓜尔佳氏、喜塔腊氏担心啊,而且车夫也不愿意,所以只能放弃这条相对较便捷的道路;

想要从长安街走吧,好嘛,同光年间可还没有什么长安街呢,要有,也只有所谓的天街,虽然天街几乎等于长安街,但问题是,天街的两头还有东三座门、天安左门(龙门)、天安右门(虎门)、西三座门等四座城门依次隔断,除了百官上朝,那是闲人莫入,所以想笔直的从崇文门内大街过到宣武门里大街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么有没有可能先往北走,经嘎嘎胡同转安定门里大街,然后再转宽街,然后沿着皇城根一路西行,等过了枪厂胡同,再沿皇城根南下,至阜成门内大街,接着再西行至宣武门里大街南下西城呢?行是行得通的,苏子辰上个学得先绕皇城半圈,之后才能顺顺当当的抵达目的地,可谓是折腾到了极点;

因此最终苏家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先出朝阳门,然后沿着护城河南下,从东便门再进入东城,然后沿着花儿市街转崇文门外大街,再南下蒜市口(宣统以后改称磁器口),再西转三里河街,最后沿着三里河街一路西进,到轿子胡同南下了。

这也亏得清政府允许在京的旗人在不经过本旗都统批准的情况下最多可以离开京城四十里地的规定,否则真要是按清代管理太监那样,轻易连北京城的城门都许出的话,只怕是苏子辰这个课也不用上了,好在现在折腾还是一样折腾,倒是用不着穿街走巷的绕迷魂阵了。

于是乎,苏子辰就这样开始了走读的生活,时间也这一天天的过去----裕禄的乌鸦嘴果然是灵验了,苏子辰十一岁那年,额定就学人数只有六十人的正白旗满洲八旗官学里没有出缺,苏子辰只能继续在陆监生门下求学;到了苏子辰十二岁那年,官学里依旧是没有学生得官、选监,结果苏子辰还是得再走读一年;同治八年,苏子辰十三岁,正白旗官学里倒有两个学生离开,一个考取了笔帖式,一个十年书读下来一事无成,被助教发回了本旗,然而当年的名额苏子辰还是没拿到,某位贝勒的外甥要走一个名额,剩下的那个给了某军机大臣的侄孙,苏家虽然门第尚可,比之上述两位也是无力争竞的,想来这个时候赵司业也好,还是其他的国子监司业也罢,收人审核时就不讲一定要聪明俊秀、小有基础了······

PS:点击以下链接可以查到文中所描述的清代北京城内道路、城门及其所属的城区

最新小说: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 我点你的名了吗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王虎陈原河底竖棺 盗墓笔记8上下 你是哪颗星 完美女婿 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道槃 老子有双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