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统治下的西北、华北地区持续多年的战乱和自然灾害,期间造成了大量民众流离失所。许多地方十室九空,饿殍遍地,普通民众连维持生存都很困难,文教活动自然也难以开展。
而未被这些天灾人祸直接波及的江南地区,情况就要比北方好太多了。在此期间江南地区还接收了大量南下逃难的士子文人,文教产业反倒是因此愈发兴盛。从去年海汉在两地举办科举的报名参考人数,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南北方在文教领域的差距之大了。
白乐童很乐观地认为,既然北方大区可以通过官方经营矿业获得丰厚的财政收入,那么如果能在文教产业方面多投入一些资金,北方大区在这个领域的落后现状就能很快得到改善。
但白克思的话如同在他头上泼了一盆冷水,他才意识到想要改变现状,可能并不是自己先前所认为的那么简单。
白克思继续说道:“对北方大区来说,文教只是诸多有待发展的产业之一,但优先度并不会排在靠前的位置。毕竟在这个领域投入资源,不会像开矿、扩军那样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
“假设按照你的规划,由官方出钱出人,一口气再在这边多开办若干所小学、中学,但就算一切顺利,可能也要在三五年,七八年,甚至十多年之后才能见到真正的效果。北方大区的财政状况是比前些年有所起色,但需要用钱的地方着实太多,我认为陈一鑫采纳你建议的可能性不大。”
认清现实之后,白乐童倒是很快摆脱了沮丧的情绪,转而问起白克思今天的视察情况和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白克思道:“从今天去福山铜矿看到的情况来说,陈一鑫的确对采矿和下游相关产业都非常上心。他可不甘心让北方大区只作为矿产资源地存在,而是希望把下游的冶炼、加工、制造业这一整条的产业链都整合起来,从而推动实现北方大区的工业化。”
白乐童会意道:“所以他必须要争取你的支持?”
白克思并不避讳地点点头道:“工业部有他所需要的技术和设备,如果有我支持,的确可以加快这个过程的实施。但我是有点担心,他的计划未必能得到执委会的一致认可。”
白乐童问道:“大力发展工业化,这不是正应和了国家的长期发展纲要吗?而且北方大区据说什么矿藏都有,就资源而论,条件可能比海南岛还要好,执委会为什么不支持?”
白克思道:“就是因为基础条件太好,资源太丰富,所以反倒会让人忌惮。”
白乐童恍然道:“执委会是担心北方大区发展起工业之后,会逐渐变得不受控制?”
白克思微微点头道:“来北方的路上,我也给你说过,陈一鑫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但这边从上到下都是他带出来的人马,今后权力交接,世代更替,北方大区翅膀硬了之后还能不能继续听从执委会的调遣,可没人敢打这个包票。”
白乐童道:“但既然技术是掌握在执委会和工业部手里,想必对北方大区形成钳制应该也不难吧?”
白克思道:“理论上是这样没错,但你要知道,执委会能卡住北方大区的地方,也只有技术领域了。”
白乐童一时无语,他对于治国理政的权谋之争并无兴趣,也很难理解老一辈人对于国家分裂近乎恐惧的忌惮。在白乐童看来,只要国家足够强大,自然是万众归心,就算有人想要分疆裂土自立门户,也不可能得到多少支持。
反过来说,如果国运衰败,那就算想再多的办法巩固统治,也还是会难以挽回,史上已经有了太多的失败范例,几乎历朝历代到了王朝末期,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知子莫若父,白克思看他表情,便已经猜到了他的大致想法,笑着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国家避免这种风险?”
白乐童道:“孩儿才疏学浅,不敢乱讲。”
白克思道:“那就是有想法咯?你且说来听听。”
白乐童道:“如今我国国运正隆,接下来便要接替大明的统治,北方大区发展前景也是一片大好。此时若是限制北方大区的发展,岂不是就是自己卡自己脖子?依我之见,非但不应加以限制,反而应该大力支持北方大区发展工业。若是这边也能发展出一处类似田独或昌化的工业区,今后做到南北平衡发展,对国家必然是利大于弊。”
白克思微笑道:“你说的都对,但还是没说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白乐童道:“孩儿以为要解决父亲所说的问题,只能从官吏制度下手,要么设法更换北方大区的主管官员,要么就索性再给陈伯父的地位拔高一层,让他像石伯父那样,成为执委会的一员。”
白克思点点头道:“用大权换小权是吧?也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
白乐童道:“他进了执委会参与掌管天下,那么执委会当然也能直接参与北方大区的事务了,对双方来说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交换条件。既然在东海大区可行,那我想在这里也应该能行得通。当然我说的这个办法,执委会应该早就想到了,只是可能碍于某些原因,一直没有实施。”
白克思道:“在我看来,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就是双方交流太少,缺乏足够的互信。以陈一鑫今时今日的成就,早应该作为少壮派官员的代表进入执委会了。但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他这些年很少能有时间回南方述职,跟执委会的关系只通过公文来往维系,你说这样能得到执委会的信任吗?”
“就这么简单?”白乐童听了之后简直有些不敢置信。
“就是这么简单。”白克思再次给予了肯定的答复:“但这个结必定要想办法解开,所以我就来北方了。考察一下这边的发展状况,顺便也看看陈一鑫是不是还跟以前一样可靠。”
白乐童道:“陈伯父十多年未回三亚,您上次来这边还是二十年前,你们倒也是旗鼓相当,半斤八两。”
《1627崛起南海》
喜欢1627崛起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