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前去!背叛!
另一间房里,徐天捉来的李道宗女儿被骊山师姐看住,望着房中的情形,这位王爷家的郡主却是眼里充满好奇之色,对骊山两位侠女轻声问道。
“两位姐姐可否告诉婉儿这是那里,为何将婉儿捉来此处?”
“小妹妹模样儿长得不错,胆识倒是不小,还知道问这是那里,要不了多久自然会知道因何将你捉来此处,这都是你那该死的爹造的孽哟!”
这十几岁的姑娘听到此处大致明白自己因何被捉,安静地坐在房中想着什么,镇定的神态比起那些纨绔子弟强了不知多少。
此乃李道宗长女李小婉,自幼聪颖过人,琴棋书画皆通,对朝廷之事多有不同的见解甚是得父王和当今皇上喜爱,此女常谕自己不为男儿身不得入朝为官而抱憾,性格却是与诸多公主中长乐有大多相似之处,两人算得是无话不说的闺蜜。
李小婉却不知自己正是被闺蜜的夫君捉来此处,而她的闺蜜此时也在此林间的军营中,当然她肯定不知这里是秦家在长安城外某处秘密的军营,以为不过是贼人的山寨而已。
秦文远可没有心情此时去关心这些事,将人掳来此处不过是想看看朝廷将作何打算,如是达不到他认为公正的目的,将这些捉来之人杀了便是,以此警告那些想要和自己作对的皇权和当朝权贵。
这厮此时正在师父房中聆听教诲,却原来是智仁大师欲使他正式接掌道门“天玄教”教主之职,娄颜师兄将面壁思过自省修心修道的真谛。
将军寨里诸事安排妥当,秦文远留下周仓于此保护秦家诸多人员和看管人质,率数十亲卫等随师父和师叔等便往骊山而去。
而此时的皇宫里李世民得秦琼、程咬金奏报并无在“秦村”发现秦文远踪迹,长安城中徐家产业悉数归于骊山圣女门下,得此消息李世民已然知道秦文远恐怕再无回转长安城的打算,被捉拿的大臣和数家公子,如是不平息这小子心中的气愤,依那小子的脾性怕是凶多吉少。
从侦骑司和往辽西、齐州方向数州府回报并无发现徐天踪迹的消息得出结论,这小子定然隐藏于长安城内或长安城外周边的秘密所在。
李世民相通此节,再是下旨侦骑司诸多高手往“秦村”周边山野打探秦文远踪影,这皇帝老儿顾忌皇家面子,想当然认为秦文远不该忤逆他的旨意。
他却不想想那些惹恼秦文远,而使事态发展不可收拾的世家大族做下的恶行,终是抱着秦文远为些许小事不该大动干戈,既为大唐臣子便得顾及朝廷大局的想法,说白了,李世民内心深处仍是为秦家占据齐州听调不听宣的政权态势而不爽,打压秦文远不过是帝王平衡大唐朝廷之下各世家,各权贵之间维持相对制约关系的权术罢了。
周绍范率侦骑司众多高手伪装成樵夫及山野村民潜入“徐村”周边的山野林间,这厮行事端是低调,竟然于常年在山中采药的郎中处打听得秦军的蛛丝马迹。
也是秦家亲卫不将朝廷军队放在眼里,放松警惕的缘故所致。
所谓:“大意失荆州!”便是如此。
山野间负责观察的哨兵虽是发现有山林里突然多了进山砍柴的樵夫,采药的山民却并没引起多大注意,以为不过是因天寒地冻上山砍柴的人多了起来,使其并无将这等情况禀报周仓得知。
……
便在秦文远率数十亲卫随师父往骊山接任“天玄教”教主时,离开军营的第二天,襄城公主终是知道自己闺蜜及长安城数家公子和韦挺被捉拿此处的消息。
襄城公主心系李小婉安危,央求骊山两位师姐将李小婉接到自己房中,两位师姐知襄城与秦文远的关系不好驳其情面,想着军营之中也无大碍便答应襄城要求。
李小婉见着襄城公主,惊愕大唐的公主怎地会在此地的惶恐里终是从闺蜜的口中知道自己被捉乃秦文远所为,襄城准备与其私奔的消息,李小婉佩服襄城的勇气间陡生起逃离此地的小心思,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竟说动襄城公主有了将秦文远捉拿之人释放的想法。
秦文远怎知李小婉心计,这不晓世事的深宫女子满心俨然是为秦文远着想,以为释放那些被捉拿的人定会使父皇及朝廷大臣不会追究爱郎所犯罪行,甚至于恢复秦文远的官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毕竟有自己从中起调和的作用,想必父皇看在自己面子也不会使徐天太过难堪。
她那里晓得人世间的险恶,为了权利、利益便是亲人也不会放过,慢说她一介被皇族为了利益便可被随意主宰婚姻的女子,便是皇子皇孙又能如何。
李小婉端是心计深沉,想着朝廷定是会派出大量的探子打探徐天踪迹,这妮子为了有意暴露行藏,遂借故呼吸清新空气,鼓动襄城带自己往山野间走走,襄城如何知道闺蜜心里的真实想法,想着自己终日呆在房中确是有些烦闷,求得门外保护她的亲卫同意,带着身边侍女和李小婉出屋并屏退随侍的护卫往林间小道漫步。
三位女子皆是身着耀目色彩的衣饰,出屋不久便被隐于山间观察此处兵营的侦骑司诸多高手发现,周绍范细细端量三位女子,其中一位不是公主还是那个,这厮心中大喜,速使人快马回宫禀报皇上。
李世民得报,速下旨使秦琼、陈咬金、李靖各率三千兵马将此处层层包围,自己却率宫中禁军和诸多大内高手前往“秦村”欲使秦文远伏法。
周仓发现军营被层层包围的消息,匆忙间将诸多徐府家眷保护起来,着人送至相对安全的山窝处隐蔽,同时吩咐亲卫等全部进入早已建好的掩体备战,而充当狙击手的亲卫不用吩咐已然各自选择狙击点隐藏起来。
面对十数倍敌人能做到迅速而不慌乱的徐家亲卫,其军事素质当称得真正的军中精锐。
李世民率禁军到来此处,汇同秦琼、李靖、程咬金三位将军于山脚商议如何解救人质和镇压徐府亲卫之事。
李靖说道。
“皇上!据微臣所知,秦家亲卫皆是使用瞬时可致人命,威力似雷击的强大火器,往此山中只有一条山道,如有人守卫当万夫莫开,切不可使兵士强行攻击,否则伤亡必定巨大,且公主等性命皆掌控秦文远手中,微臣以为当晓以情理及怀柔的手段使其放下抵抗才是,望皇上三思而定。”
李靖所说,秦琼、程咬金深以为然,同是劝告皇上非到不可不得用武力解决的地步还是先使人上山与徐天和谈。
程咬金自告奋勇言道。
“皇上!微臣不才愿往山中见那混小子。”
李世民当然知道秦文远亲卫手中的武器杀伤力巨大,局限的认知使他并不认为这等武器能够与大唐诸多的精锐部队所抗衡,且、这等武器的杀伤力他也是只听奏报而没亲眼所见,同意程咬金上山宣秦文远滚下山来见自己的建议时,脸上多是对秦家区区数百亲卫不屑的神态。
程咬金得旨意允许,一人一马独自往山道缓慢前行,待到半山间这老匹夫便大赤赤高声喝道。
“小混蛋!给老子滚出来。”
周仓现身大怒而道。
“老匹夫休得无礼,我家少帅如今不在营中,有什么事尽可与某家言说。”
听到秦文远不在山上,程咬金愣神稍许旋即“哈哈”笑道。
“那小子如今在哪里,此间可是你这小辈说了算,老夫上山乃是劝你等看清形势将公主及一干人等放还,如今圣上便在山脚,难不成你敢抗旨吗?”
这老匹夫边说、边行已是进入秦家亲卫阵地,见得各种千奇百怪的武器和兵士等毫不惧怕的兴奋神态,心中不禁沉重万分,他是听到儿子程处默描述过这等武器的可怕,想如今不将眼前统率秦家亲卫的将领说动,怕是一场大战不能避免,那时徐家将背上反叛大唐的罪名,天下战火再起,大唐好不容易得来休养生息的时机将因此失去。
果不其然,只听得周仓不屑说道。
“没有我家少帅军令,便是抗旨又如何,我等生为秦家人,死为秦家鬼,便是皇帝又算得什么,放人却是休想。”
“你这莽汉忠义可许却不知此事深浅,不怕为你家少帅惹来反叛大唐的恶名使各路大军共讨之吗?速速使老夫见得公主商议双方皆能下得台阶的方法,你家少帅哪里,此事过后自有老夫一力担承。”
程咬金此话终是让周仓有所顾忌,他可不想因自己的莽撞而给少帅惹得如此大的危机,一番内心挣扎之后,同意程咬金进山面见公主。
见到公主,程咬金叹息着将其中的厉害关系一一道明,奉襄城公主万不可因自己的幸福而使此间引起大战不可收拾,那时徐家背负反叛之名终将至大唐战火再起,生灵涂炭。
李小婉一旁帮着程咬金将事件走向分析得更是透彻,直使襄城公主想着便是吓得周身大汗淋漓,眼中含泪毅然说道。
“程将军!秦文远如今随他师父往骊山未归,山中诸多随从乃秦府家人,将军须保证朝廷大军不得对秦家人展开杀戮,否则襄城便是死在此处也不下山。”
“老臣保证秦家人不受攻击,公主这便随老臣下山,迟则恐怕生变呀!”
得程咬金保证,襄城公主使人拿来纸笔,快速写下书信交与周仓。
“周将军请将书信交与你家少帅,就言本公主有负秦家,有缘再见,你等当护着秦文远速速离开长安城。”
“公主之话小人记下,如是公主改变主意,某等尽可护着公主杀出此地,任是有千军万马又奈得我何。”
“本公主心意已决,不必多说!”
话毕,襄城公主与春香等人告别,还未实施心里释放捉拿之人的想法,带着李小婉及随身侍女与程咬金黯然离开军营下山……
山脚下唐军中军帐里,襄城公主跪地任皇上责骂,却任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哀求父皇放过徐家诸人,气得李世民暴跳如雷。
襄城将皇家的亲情想得太过完美,哀伤之际,却不料李小婉一旁再是挑起事端。
“皇上!小婉以为秦文远妄顾王法,如是将徐家人轻言放之恐大失皇家体面啊!”
望着这平日温顺的闺蜜,襄城公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耳,这便是那昔日与自己无话不说且心地善良的女子吗?其心计之深当使人重新认识。
李世民雷霆震怒稍息,面色阴沉吩咐禁军将襄城押回皇宫交由皇后处罚。
襄城被禁军押走,仍是一路恳请父皇的声音消失后,李世民宣秦琼、李靖、程咬金等进帐议事,这皇帝老儿听进李小婉之话,恨极秦家亲卫也敢抗旨不放其余被捉之人,吩咐大军强行攻山灭杀逆贼。
程咬金伏地高声说道。
“皇上不可啊!微臣可是答应公主保证徐家诸人安危,方使得秦家亲卫同意公主下山,如今大军如是发起攻击,岂不是让微臣言而无信。”
“程将军可不能因小义而忘了大节,想徐家已是犯下反叛之罪,岂能轻易了之。”
留在此处的李小婉再是扇风点火般言道。
“程咬金!亏你做官日久见识却不如女子知道轻重,当真让朕失望。”
李世民望着跪伏地上的程咬金说着,满脸是不耐的表情。
李靖暗道这女子好狠的心,比起她父亲李道宗的狠毒当真有过之而无不及,见皇上似乎心意已决,心中暗叹皇家毫无情义之余,无比灰心接着皇上的话而道。
“皇上!微臣观此山地形,进山山道狭窄,不宜使大军快速推进,如是下令大军不惜代价强行攻之,而徐军据险要以其强大的火器殊死抵抗,其伤亡之大微臣不敢想象,不如我等围住此山,待秦文远回来晓之以理使其放弃抵抗,还望皇上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