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诱局
按大周礼制,嫔妃省亲回宫,头一件大事,便是向太后行礼问安。
秦婈身着桃色曳地长裙,头戴镶宝石云纹头鎏金银掩鬓,施施然走进慈宁宫,福礼,毕恭毕敬道“臣妾见过太后。”
太后微微笑道“快起来坐下吧。”
“谢太后。”秦婈起身道。
楚太后道“秦昭仪今日回府省亲,家中亲眷可都还好”
秦婈道“臣妾家中一切都好,多谢太后娘娘惦念。”
楚太后上下打量了一番秦婈的穿着和妆容,若有所思道“昭仪年华正好,的确适合这新鲜的颜色,难怪陛下喜欢你,就是哀家,也愿意多瞧几眼。”
如今萧聿大半月都要歇在景仁宫,“宠妃”二字已经篆刻在秦婈额上,态度恭顺、衣着得体显然不能粉饰这宫中太平。
她越是隐忍,越是风淡云轻,楚太后越是看不惯她,越是会堤防着她。
事事处之泰然,那是上位者该有的姿态,楚太后想看的,是人按耐不住心思,得意忘形的样子。
秦婈道“能得太后和陛下喜欢,是臣妾的福分。”
楚太后又道“前些日子秦昭仪身子总是不适,可找宁院正仔细瞧过”
秦婈点头道“宁院正说,臣妾气血有些虚,不过也无大碍。”
“那就尽快调理好身子。”楚太后直直地看着她的肚子,道“哀家知道陛下疼爱你,这算一算,一个月里,陛下过半的时间都歇在景仁宫,开枝散叶乃是国之大事,秦昭仪可得记在心上。”
这话表面听是在说国本,实则是在敲打秦婈,不该独享帝王宠爱。
秦婈全当听不懂,顺着楚太后的目光,低头看了眼自己的肚子,面颊含羞道“臣妾谨记。”
又不冷不热地说了会儿话,楚太后打了个呵欠,摆摆手道了一声乏,秦婈福礼退下。
章公公眯眼去瞧门口的倩影,掐着嗓子道“奴才怎么觉得,这昭仪娘娘的性子变了些呢”
“宫里的人心哪有一成不变的,深宫独宠,难免有几分傲气,若是半点都不变,那哀家倒要另眼相看了。”楚太后轻笑一声道“就是不知一旦变了,皇帝还肯不肯待她如初。”
这朱墙内,不止楚太后,其实谁心里都清楚,皇帝宠爱秦昭仪,不过是因为他忘不了自己的发妻。
章公公一笑,道“奴才在宫里这些年,就知道一个理。”
楚太后斜眼看他,“什么理。”
章公公道“凡是登高跌重的,大多都拎不清自个儿的身份。”
楚太后若有所思地提了下嘴角。
章公公抖了抖袖子,笑道“要依奴才这拙眼瞧啊,秦家的底蕴离百年世家还差得远,气度上就差了一截,终究不是那块料。”那块料,指的便是后宫正位。
楚太后笑了笑道“行了,不说这个了,你先与哀家说说,驸马那事进行的如何了”
按大周选驸马的章程,都是先由太后、皇帝及礼部尚书选人,再由公主挑选,不论公主是否愿意,也只能在礼部最后列的名单里挑选。
太后道“礼部推举了谁家”
章公公道“今年的金科状元,现翰林院编修怀荆。”
“那个寒门状元郎”太后蹙眉道“哀家点的那三人呢”
长宁公主选驸马,太后这边一共点了三个人。
其一,是英国公府的四郎罗永斌,英国公夫人嫡出,人生的阳刚周正,眼下任正六品都指挥史断事司,先帝还曾夸奖他骑射功夫好。
其二,是成阳伯府的祝九郎,成阳伯夫人嫡出,才貌双全,要说有个缺陷,便是身量有些低矮,不过品德却是极好,性子也和善。
其三,是孙太妃的外甥,出身虽低,但因着长宁公主受宠,先帝把油水最多的都转运盐使司的官职给了这位孙家二郎。
太后虽说意逼婚,但这三位郎君,便是皇帝瞧了也说不出一个不字来。
太后绕了绕手中的佛珠道“皇帝那儿呢”
章公公道“陛下点了两位,一位是淳南侯的表兄张雷生,一位是文渊阁大学士赵渊之子,赵子羡。”
这两位,也都是上上的人选。
太后端起杯盏,抿了一口,不动声色道“长宁如何说”
章公公尴尬一笑“公主那边”
“哀家替她选的那三个,她都没选”楚太后看着章公公的眼神,蹙眉道“哀家知道她是什么性子,打的什么主意,你直接说,不要含糊。”
“是。”章公公道“长宁长公主说,英国公府的罗四郎在秦楼里有个相好,这品性配不上她,还说祝九郎相貌平平,身量太低,日后有了孩子,也容易随了他,容易坏了皇家血脉。”
楚太后一掌拍在眼前的案几上,道“她真这么说”
章公公颔首道“一字不差。”
楚太后道“以前只是骄纵任性,近来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了,就算是有意为之,也太过了些孙二郎呢,那是她娘的亲外甥,她如何说”
章公公道“公主说,她与孙二郎之间是兄妹之情,只怕是没法在一个屋檐下过日子。”
“哀家瞧她就是放不下那苏氏余孽只可惜她有情,那苏淮安却绝情的很,都选驸马了也不见个人影。”楚太后喘了口气,道“她是选了皇帝点的”
“这倒也没有。”章公公小声道“她说淳南侯的表兄年纪太大,像是长辈,眼下只剩礼部推举的那位状元郎,和文渊阁大学士之子赵子羡。”
“依奴才看,长公主多半会选那位状元郎。”
楚太后冷哼道“就因为怀家那个出身一般,有无父无母好摆弄是吧。”
章公公道“太后英明。”
“闹吧,让她闹,闹的越大动静越好。”楚太后道“哀家看在她娘的面子上,有心让她过安生日子,若是自寻死路,哀家也是没办法。”
须臾,楚太后道“那事如何了”
章公公道“据外面传回来的消息,还是不见那苏氏余孽的踪影。”
楚太后道“一片痴心错付,长宁倒也可怜。”
从慈宁宫离开,秦婈换了內侍的衣裳,穿过随墙门,颔首朝养心殿的方向走去。
行至门口,她正回首张望盛公公,肩膀就被重重拍了一下,身着青绿色的宦官道“有没有规矩,在这张望什么呢,赶紧走。”
秦婈清了清嗓子道“盛公公呢”
“你找公公有何事”小太监板着一张脸,见她身上的衣服比他低了一级,便道“抬起头来,你怎么如此面生,是在哪做事的”
话音刚落,小太监便捂着头“嘶”了一声,回头道“公公打奴才做甚”
盛公公心道你真是不要命了,还敢让娘娘抬头给你看,他挥了挥手道“这两日你去东边上值,不必过来了。”
“公公奴才”
盛公公摆手道“走走走。”
青衣小太监离开后,盛公公回头一笑,压低了嗓子道“阁老在里头与皇上议事呢。”
秦婈蹙眉道“阁老在里面可我这也是急事”
盛公公又道“娘娘且等等吧。”
这一等,便是一个时辰。
圆月悬空,阁老大发议论的声响迟迟不停,一会儿米价上涨,一会儿是驿站出了问题,秦婈在心里斟酌一番,只觉这些事都没有她的急,便同盛公公道“我还是送茶水进去吧。”
秦昭仪发了话,盛公公自然不敢回绝,等了须臾,便端了茶水过来。
秦婈推门入殿,柳文士唾沫横飞,“永昌年间各驿站还能分上五马三驴,但这些年过去了,驴马也都到了寿命,很多驿站只剩下一匹老马,效率大不如前,臣以为,陛下应给各驿站加马匹才是,还有”
秦婈行至萧聿身边,给他倒了杯茶水,萧聿目不转睛地盯着柳大学士,伸手接过,道“阁老坐下来先喝杯茶吧。”
坐到内阁首辅这个位置,眼色自然是没得说,他心知今日说的有些久了,便躬身道“多谢陛下,但这茶臣就不喝了,陛下早些休息吧。”
萧聿道“修葺城墙之事明日再议,至于驿站的马匹,都按阁老说的做罢。”
柳文士躬身道“陛下英明。”
柳文士走后,萧聿回头看她,轻声道“刚从太后那儿回来”
“臣妾已是回来一个多时辰了,太后如今同臣妾没那么多话好说。”秦婈神情严肃道“秦府的事,侯爷同陛下说了吗”
萧聿点头,“我都知道了。”
秦婈道“臣妾今日试探他的时候,也不知是不是想的太多,总感觉的他也在试探臣妾,臣妾怕他反应过来,人就丢了,陛下准备何时抓人”
“在那之前,能否让淳南侯把臣妾兄长引走”
此时养心殿内就他们二人,萧聿熟络地把手放在她的腰上,拍了拍,“别急,你能认出他,已是立了一大功,且等等。”
片刻之后,养心殿门口传来声响,陆则、苏淮安、庄生竟是同时到的。
陆则看见秦婈,心就忍不住颤栗。
其实他已猜出个大概,可他不敢想,也不敢认。
他很想多看秦婈两眼,但又知不合规矩。
想到这,陆则忽然想起庄生。
陆则抬眸,光明正大看着秦婈,介绍道“启禀娘娘,这位就是京城有名的”
陆则还没说完,秦婈同庄生四目相视。
因着那些前世旧梦,萧聿定然早知道他们见过了,秦婈也没藏着掖着,直接道“庄先生怎会来此”
庄生也有几分尴尬,毕竟两人还一同“骗”过皇帝,“在下是奉皇命而来。”
秦婈点了点头。
陆则眉宇微蹙。
什么情况,这秦昭仪怎么还认识庄生
秦婈心里惦记四月,四月的名字在舌尖绕了一圈,还是问出了口,“四姑娘近来还好吗”
庄生一怔,点头,“劳烦娘娘惦记,她很好。”
除了不跟他一处,她还真是哪里都好,就连刑部尚书有事没事都要去她铺子前晃一晃。
陆则恍然大悟般地点了点头,笑道“四姑娘,可是庄四姑娘”
庄生道“非也,侯爷不认识。”
陆则一滞,仰头看了看房梁,晃了晃手上的绣春刀,长吁了口气。
他堂堂锦衣卫指挥使,大周的消息库
时间紧急,庄生从身后拿出一卷半丈有余的画卷,展开的一霎那,秦婈方知何为隔墙有耳。
画卷中并不是画,而是秦望近来的行踪。
庄生能有那样灵通的消息,靠得自然不是庆丰楼那些鼓弄玄虚的鸽子。
菜场的大神、街边的乞丐、刑部的小差役、花楼里的姑娘,都可能是庆丰楼隔墙的耳朵。
庄生道“秦望的进京之后结交的人数不多,但近来仍见面的,只有两位。一位是太常寺卿左正宇、一位是光禄寺少卿曾鹤宁,他们谈话的内容比较小心,很少谈及朝事。”
澹台易不会见没用的人。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饮。
这两个官职品级虽说不低,但在朝堂上却无甚实权。
陆则道“这是做甚祭祀,下月五月五有一场祭祀,难道澹台易要刺杀圣驾不成”
庄生道“刺杀天子祭祀,声势浩大,且不说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都要出兵,整个午门和通往北城太平门的街道全部封锁,就光是那引仪仗的一百多人,也都是会功夫的,他澹台易在京城就算有帮手,能有多少人”
“他便是有上百人,也不可能成功。”
光禄寺负责宫中采买,秦婈比较熟悉,她轻声道“那光禄寺的人呢整个光禄寺算下来,可是有三千六百人。”
陆则摇头道“不会的,不会有那么多人的。”
默了片刻,萧聿用指尖点了点案几,看着苏淮安道“迁安那边来消息了吗”
苏淮安垂眸盯着光禄寺三个字,深吸一口气道“陛下,秦家最近接了个生意,是烟花,从南往北运。”
烟花。
烟花指的是火种。
萧聿神色一变,道“他这是,要焚城啊。”
陆则之前有句话没说错,人没有几个十五年,这一回的澹台易,等不起了。
秦婈蹙眉道“这是何意”
萧聿点了点光禄寺三个字,道“阿菱,光禄寺什么最多”
秦婈想了好半晌,忽然道“酒。”
玉泉酒。
光禄寺有酿酝署。
那儿有上万坛的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