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庆佳节
一觉醒来,长乐宫似披上一道彤红的霞光,到处都张灯结彩,挂满了红色的吉祥装饰,图案各异,灵动精致,无不彰显着皇室的光彩与奢华,不论是寻常百姓家的红灯笼还是皇室盛大的布置都是为了追求内心的祥和与顺意!
长乐宫的喜庆归根到底是神翊晗的功劳,她为了讨母妃喜欢,特意跟芸莞学了几种简易好看的吉祥结,编了一些挂到了永延殿作为装饰图个吉利。
宣贵妃竟喜欢的不得了,集合所有宫女连夜赶出了上万只吉祥结用于布置长乐宫,皇上见了也赞不绝口,还说头一年有了喜庆的气氛。
其实宫里每年的春节都用红绸与灯笼装饰,只不过一成不变让人甚觉乏味,有点新意才会让生活增添些生机与活力。
今日是守岁除夕,接着就是为期一个月的新春佳节,一年里就这段时日的长乐宫才有愉悦轻松的气氛。
平日到处是森严的等级规矩束缚着内心,每个人都得恪守自律,只有春节时奴才才能休闲一点,自在一点,可以参加除夕宴,可以与主子一同看戏赏舞听琴。
宴会之后还有好看的烟火表演,整个宫中都弥漫着浓浓地年味,热闹十足。
吉时已到,皇上率众人移驾通光台,金碧辉煌的殿堂内到处洋溢着喜庆,美味的佳肴陈列在桌上,各式的珍宝装点着宴会。
能参加除夕宴的都是王公贵族,就算能与皇室稍攀上一点亲缘的人都得靠着名望大臣地推荐才能入宫用宴,这表面上是皇上主导的家宴,实则却将亲戚与臣子一同做了区分对待。
“皇上,臣等祝您佳节愉快,万寿无疆。”
“皇上,佳节愉快,富贵未央。”
“皇上,新春佳节顺心意,长乐为君臣效力。”
“皇上……”
来参加宴会者除了能跟世人表明自己身份特殊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表达出自己对皇上的忠心,以便日后得到皇上重用。
谁不想待在皇上身边,围着天子享受权力至上的荣耀,世人皆因此想引得追求一生的富贵与福贵能纷至沓来,名利也自不必多说。
“众爱卿请入座,值此佳节,圣上与各位相聚于此,十分喜悦,特有喜事宣布,众人听旨。”
苏公公顿了顿,想让声音更洪亮,毕竟这是举国上下的一桩大喜事,理应更庄重更严肃,“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逢新春佳节,特此将皇太子婚期公诸于世,举国欢庆,为大周朝基业千年,择太子大婚吉日于景帝翔廿七年八月初八辰时,同时封卫国公之女——独孤晓梦为皇太子妃,赐予独孤氏黄金万两,珠宝首饰千件,绫罗绸缎百匹,古籍字画十幅,凤冠霞帔一套,钦此。”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同喜同乐,普天同庆。”
“喜上加喜,长乐未央。”
“……”
“臣替小女叩谢圣恩,愿皇上万寿无疆,富贵安康。”独孤儒渊在嘈杂的恭祝声中回过了神,若不是身旁的泽枫铎提醒,他还以为自己做着白日梦呢。
独孤儒渊赶忙上前跪下领旨谢恩,这份突如其来的荣华富贵竟冲昏了他的头脑,此刻的他呆若木鸡只顾得磕头感谢。
但周围的臣子有欣慰羡慕的,也有眼红嫉妒的,尤其是司空楗一副狠狠地目光正盯着独孤儒渊的后脑勺发愣,换做别家女子司空大人心里还能平衡些,就独孤氏嫡女的性格那可是出了名的嚣张跋扈,帝都城里谁人不知?
“卫国公,领旨平身。”神翊翔淡淡地说着,他不能表现出任何一丝特别的关照,毕竟只是姻亲关系,就算是卫国公之女嫁入了皇室,那他与独孤儒渊理应恪守君臣关系,不得有丝毫的特殊化。
“谢皇上,老臣……”独孤儒渊还想说点恭维的话,却被苏公公打断了。
“除夕宴正式开始,请奏乐。”苏公公看到皇上不太耐烦的眼神,便宣布了大家开始用宴观赏节目,最明白皇上内心的除了苏瑞再无旁人,不愧是近三十年的主仆关系,神翊翔的神情与说话语气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儿臣给父皇,母妃请安,值此佳节,祝愿各位,新春长乐,富贵未央。”神翊晗带着芸莞和宥宸来通光台凑凑热闹,一是因为夫君不在帝都,她回宫过年理由正当,二也是想带端木姐弟见见世面,小小的慕容府再热闹也不及长乐宫的喧嚣纷繁。
“晗儿,快入座,好久没陪朕参加除夕宴了吧。”神翊翔一边感叹嫁女哀愁,一边细数着匆匆时光,不经想到了他的玲儿,再看看晗儿身旁的芸莞,恍惚佳人在世,那低头娇羞的模样颇有几分相似。
“父皇,乐者弹奏的如此动听,曣儿想为父皇舞上一曲,可好?曣儿恭祝父皇喜事连连,大周国运昌盛。”神翊曣很是嫉妒,因为父皇太疼爱长公主了,好像只有她长姐才是父皇的掌上明珠。
论姿色论才气神翊曣样样不输神翊晗,就连她的母妃都比神翊晗的母妃得宠,可父皇却始终对她不冷不热。
别人私底议论的话,神翊曣也听过,有说她是过继给敬妃的公主,因不是敬妃的亲生骨肉所以不受皇上待见。
说来也怪,宠妃得圣心,圣上哪有理由不爱屋及乌疼宠妃的孩子,连敬妃自己都觉得奇怪,怎么皇上就是不待见神翊曣,害得敬妃偶尔生气便会训神翊曣没本事,得不到皇上的重视。
每每这时神翊曣都甚觉委屈,平日里明明是她陪父皇最多,也付出最多的心血去逗她父皇开心,却总不及长姐半分。
与神翊晗相比,她就像民间随便册封的公主,空留名号罢了。神翊曣有时觉得是母妃的光环太刺眼,以至于她被照耀地这般黯淡无光,她的内心过于敏感总因一句话、一个神情就似感到父皇或他人对她的疏离与质疑。
顺民意,顺天意,方能舟驶未遇险意,终得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