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的历史聊天群 > 第217章:封赏令

第217章:封赏令(1 / 1)

华夏帝国的京城,也就是大明时的京城,从内到外分为紫禁城(故宫),皇城,内城,外城四部分。

紫禁城(故宫)也就是皇宫,皇帝一家子住的地方,位置上处于京城最中央的中轴线上。

而在紫禁城的外面一圈是皇城,其正门是承天门,也就是后世的天安门。在紫禁城与皇城之间的地方,除了八局中的浣衣局,二十四衙门中的二十三个衙门的内廷服务机构外,居住着大多数的太监和宫女。

华夏帝国的宫女和太监大部分已经遣散,在之前的大明,太监和宫女人数上万,其中只有少部分在皇宫中值班,其余都居住在皇城中,在这其中的大部分住在万岁山以北的区域。

皇城围着紫禁城,像个“回”字,而内城又围着皇城,也是个“回”字形状。

内城,也就是京城的市中心,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面积有五万多亩。这里居住着皇亲国戚和朝中大员,还有着各种商业作坊。内城和皇城是“回”字型,内城在外,皇城在内。

在大明嘉靖皇帝之前,京城只有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后来嘉靖皇帝为了安置更多的京城人口,开始修建外城。

也就是现在华夏帝国的在城。

只不过当时由于资金不足,只建造了南边的一部分,面积有三万六千多亩。外城在内城下方,比内城大许多,两者是“吕”字形状,上面是内城,下面是外城。

京城外城的街道格局和后世差不多,基本都是以水平竖直为主,全城主干道是通往各个城门的街道,街巷密集,显得方方正正的。

外城的主街道极为宽阔,可并排可行五六辆马车。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商铺,酒楼(青楼也不少),叫卖的声、丝竹管乐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大明,京城的治安主要是由五城兵马司和巡城御史负责,有时锦衣卫也会管一管。

华夏帝国的京城,大部分沿用大明的那一套,只不过现在五城兵马司和巡城御史还在,锦衣卫却没了。

五城兵马司,即中、东、西、南、北五城兵马指挥司,为负责京师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门。

……

前大明经过清兵南下掠夺,后来又有李自成破城,原本一百多万人口的繁华都城,在两年前就萧条了一半。

好在大明王王宇出现,打败李自成,建立华夏帝国。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京城人口得到恢复,繁华更胜以往。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李自成破城,利用酷刑从京城的富商和贪官们身上得到了七千万两银子,加上其他地方掠夺的银子,近一亿两。

这些银子,大部分都被大明王王宇截胡了。

只不过,华夏帝国初建,千疮百孔,还要打仗,还要应对严峻的小冰河时期灾害,这些银子早就花完了。

……

今日,华夏帝国的京城,迎来了建国以来最热闹的一天。

因为,这一天是华夏帝国第一次大阅兵的特殊日子。

京城,皇城正门,即承乾门。

今日,承乾门前方,人山人海。承乾门的楼门以及两旁还有正下方,都是人。

唯有,那宽敞的承天门广场,空空荡荡,没有一人。因为,承天门广场将是军队的舞台,他们会在这里展现华夏帝国的军人风姿,接受大明王王宇的检阅。

在这里,有大量禁卫军守卫,无人敢来此生事。

……

在承天门前方,广场外的人山人海中,周显与他的七个舍友们都在。

今日礼部教育司下了文书,顺天书院放假一天。

“尼玛,大明王这是要效仿未来国家的阅兵模式啊!”

站在人群中,同样作为穿越者的周显心里吐槽:“就算这是华夏帝国,那也是古代,与明末差不多。就那些动不动就炸膛的枪炮不知道有什么好看的。老子就不信,他大明王还能把现代世界的飞机大炮搬来!”

在两天前,周显去工部招募临时工的地方报名,当了一天的临时工。

工部的人带着周显等人去修路,华夏帝国准备从京城修一条水泥大道通往应天府的南京!

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时间。

更重要的是,华夏帝国的水泥制作刚刚起步,产量有限,需要的地方更多,不可能全部用来修路。

所以正式的水泥路修成需要时间,而第一阶段需要平整拓宽道路,修沿路的水渠等等,也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且都是不要什么手艺和技术含量的劳动力。

此浩大的工程还是大明王提出来的,在之前的华夏报有大量报道。路是有必要修的,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以工代赈”的效果。

想想看,未来的基础建设解决了多少的就业问题!

王宇就是照葫画瓢而已。

扯远了,回报大阅兵战场。

“大明王就是非同凡响,竟然召集文武百官与百姓一同检阅兵马,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杨成明对大明王很是崇拜。

周显苦笑,道:“成明,有大明王在,未来在华夏帝国经商大有可为啊,商人的地位会得到提升。要不,以后我们合伙做生意?我的好点子可不少,将来富甲一方指日可待啊!”

同样是穿越者,周显敢肯定大明王会重视商人。大明王是华夏帝国之主,周显觉得自己已经无法与之比较,但凭借未来的见识,想要在这个世界活得滋润,他认为不难。

杨成明是“富二代”,周显想着可以拉拢对方。

“周显,你如此肯定。自古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想要改变,恐万难。”

潘柽章官宦之家,虽然不是瞧不起商人,而是见周显想从商,就劝说几句:“周显,还有杨成明,你们都是读书人,好不容易进了顺天书院,未来官途可期,放弃大好前程而去从商,是为不智。”

说着,转头盯着杨成明,劝道:“你家里让你读书,送你到顺天书院,恐怕不是让你以后回去接手家业,而是想你科举,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吧?”

“是啊,要是将来想从商,何必来顺天书院!”

王锡阐赞同潘柽章所说。

周显不认同,辩解道:“做生意,也需要学识,谁规定读书就不能从商?你们都是故步自封,等着瞧吧,在华夏帝国,只要有大明王在,未来的商人会让许多人羡慕!”

解释多了别人现在也不能接受,周显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你既然坚持,我无话可说,只希望将来别后悔才是。”

潘柽章不准备在劝说,免得争执不断,伤了和气。

陆陇其倒是赞同周显的一些说法,道:“周兄是否从商,那是他的选择。不过,周兄所说未来华夏帝国的商人地位会因为大明王而得到提升,我觉得很有可能!”

语气笃定,让其他舍友好奇。

陆陇其继续说道:“大明王王宇能与明末群雄逐鹿中崛起,让吴三桂,王永吉等人誓死追随,最终建立华夏帝国本来就是传奇。

见过大明王的都知道,他是一头短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能剪去?为此,大明王遭受了许多人的责骂。

然而,大明王不以为意,继续特立独行。接着破天荒,前所未有的允许女子参加科考,并让五个女子中举,其中更是有一位是探花。

此举颠覆传统,无视祖宗法度,当时可谓是石破天惊,被天下人痛骂,更有不少文人扬言“耻与为伍”,不愿意为大明王,为华夏帝国效力……

可结果呢?

大明王依旧不理睬,按部就班的做事,华夏帝国依旧稳定!

为何?

因为大明王所做之事让天下百姓获得好处,得民心。因为华夏帝国那些将领,将士们依然忠于大明王,忠于华夏帝国!

更因为华夏帝国人太多了,总有认可或者选择妥协之人愿意跟随大明王,这些志同道合之人凝聚在一起,反而让大明王的统治更加强大!

之后,大明王还有许多惊人之举。比如:前所未见的汽车,篮球,足球,顺天书院图书馆的世界地图和地球仪,顺天书院招收的数十女学员……

诸如此类,大明王一直在打破传统,没人能阻止。渐渐的,人们麻木了,选择了接受,选择了妥协!”

陆陇其的一番话,让众人恍然。

周显拍了拍陆陇其的肩膀,赞叹道:“陇其,你年方十六,竟然看得如此透彻,天资聪颖,我不能及也!”

“陇其本来就天资过人!”

朱彝尊也称赞。

在舍友们的一番称赞下,陆陇其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没什么的,只是没事的时候瞎琢磨而已,还需要多想诸位学习才是。”

就在这时。

承天门的城楼上,传来一阵刺耳的声音。

“靠!”

周显心里大骂:“大明王你能不能别老是开挂,这是把电和播音器也搬来了?……你老人家,给我留些活路吧!”

……

“这是什么声音?”

人群中,宋钰瑛,冯萱萱,唐柔柔,谭敏,徐文秀五人也在。

她们所在的翰林院也放假一天,所以前来看看。

……

“咳咳……”

承乾门城楼上的正中央站着的是华夏帝国的大明王王宇。

大明王王宇身边是张良,诸葛亮,陈确,吴三桂,王永吉,郑芝龙,孙尚香等文武大臣。

还有许多贵宾,知名人士,以及一些神秘人物,也就是来自历史聊天群的群成员们:秦始皇嬴政,老子,商纣王……

当然还有些群成员带来的家属:独孤伽罗,上官婉儿,妲己,郑旦,汉武帝刘彻……

大明王王宇的父母,义妹王蓝,义弟王虎也来了。

意外的是,这次王宇把詹雅茹为带来了……不知其有何用意。

詹雅茹昨天来的,至今依然震惊莫名,兴奋不已,一直不停的缠着西施,孙尚香她们问东问西,好奇心爆棚!

……

“华夏帝国的臣民们,本王乃是华夏帝国的大明王……”

大明王王宇对着话筒说道。

为了这次大阅兵,特意准备发电机,扩音器等设备,好让四方的人都能听到声音。

王宇的声音响起,立即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今日是华夏帝国历,元年,十一月一日……”

大明王王宇继续讲话道:

“今日是个特殊的大好日子,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隆重而难忘的一笔!

无他,因为今日是华夏帝国第一次大阅兵,是被定位华夏帝国国庆的日子,已经写入华夏帝国律法……

从今往后,每年的十一月一日就是华夏帝国的国庆日。是国庆假日,全国将放假七天!”

好吗,反正古代没国庆日这概念,随便王宇折腾。

说起来,十一月一日虽然不是华夏帝国成立的日子,但那是当初王宇与吴三桂一起起义的日子,意义非凡,定为国庆日也可以。

“今日将举行大阅兵,彰显我华夏帝国的威严!”

大明王王宇顿了顿,又道:

“不过,在大阅兵之前,本王将对为华夏帝国做出贡献的有功者进行封赏……”

说完后,王宇示意身旁的太监吕安。

吕安面前也有一个话筒,他将话筒打开,然后拿出一道“诏书”,打开念道:

“大明王封赏令:

敕封镇东大将军吴三桂为华夏帝国之护国公,并华夏帝国之元帅!

敕封镇北大将军王永吉为华夏帝国之镇国公,并华夏帝国之元帅!

敕封镇西大将军孙尚香为华夏帝国之安国公,并华夏帝国之元帅!

敕封镇南大将军郑芝龙为华夏帝国之定国公,并华夏帝国之元帅!

敕封内阁首辅张良为华夏帝国之成国公!

敕封内阁次辅诸葛亮为华夏帝国之文国公!

……

敕封……”

……

孙尚香,张良,诸葛亮?

这是怎回事?

听到三人的名字,尤其是张良,诸葛亮的名字时,周显在风中凌乱,心好累。

原本之前周显以为镇西大将军孙尚香只是巧合与三国的孙尚香同名同姓,或者是大明王的恶趣味使然。

然而,现在听到张良和诸葛亮的大名,而且两人还是内阁首辅和次辅,如今又得封公爵……想来不可能是什么同名同姓,也不是什么大明王恶兴趣使然那么简单。

到底是怎么回事,周显一时间猜不到。

……

封赏令宣读完成,大明王王宇亲自为吴三桂,王永吉,郑芝龙,孙尚香,张良,诸葛亮等开国功臣代表授予特殊勋章。

特殊勋章,自然是王宇的手笔。

完成后,大明王王宇又对着话筒喊道:“有请,为华夏帝国做出伟大贡献者!”

不一会儿,一个两百多人的队列进入广场。

没有训练正步,队形还算过得去。

这两百多,是受封文武的代表。实际受封者,远不止这些。

“你们是华夏帝国的开创者,是华夏帝国的骄傲……”

面对这些功臣,大明王王宇又免不了一阵慷慨激昂的话语。

…………

:。:

最新小说: 放逐的仙路 隋乱 双面人生王浩李洁 极品万岁爷 超级兵王郭璞 穿越大唐李简 三国军神 我是李世民的后台 征服天国 重生大明之携美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