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是五好太子 > 一百二十一 金玉良言

一百二十一 金玉良言(1 / 1)

“无事,无事,母后还好,”张皇后看朱厚照一脸担忧,温和笑着,轻声安慰道,“这都是老毛病了,有些年了,太医院也开了药,你父皇每日都帮我上药,这些日子好了不少,也能吃下些东西了。”

“那就好,那就好。”

得闲的功夫,朱秀荣偷偷拉过朱厚照,担心说到:“皇兄,母后这些天吃的东西可是极少了,药也用,可是就是不怎么见效。”

还没等朱秀荣说完,张皇后打断了朱秀荣,故意装作一副生气的样子:“秀荣,你又给你皇兄多嘴了,你皇兄每天都已经够忙了,到了坤宁宫,让你皇兄歇歇不行?”

张皇后哪里知道,朱厚照每日都是日上三竿而起,尤其是镇国府初设,更是绝妙的理由逃了东宫的课学,气的杨廷和吹胡子瞪眼。

在张皇后眼里,太子才这么大的年纪就已经参与国事,定是和陛下一般,每日都是辛苦不已。

当娘的哪里管什么朝政,只知道自家儿子看起来都消瘦了不少,只是心疼。

张皇后一番话,朱秀荣吐了吐舌头,不再多说了。

张皇后转过脸就乐呵呵的吩咐下去,让尚膳监做了不少朱厚照喜欢的菜。

朱厚照一阵温暖,打定主意做些什么。

没过多久,弘治皇帝也来了,私下里也告诉朱厚照今日户部发生的事。

朱厚照也是一阵感叹,倒是一点都不担心马文升的身体,只是觉得这位老大人还真是聪明,演技炸裂啊。

要知道,这马文升可是足足活了九十啊,怎么可能现在就没了。

朱厚照也是纳了闷,为啥自己这四代人,从英宗开始,就没一个活过五十的,最长的就是自己的爷爷。

可一轮到臣子,奇了个怪,一个比一个长寿,动不动就是四朝,五朝元老,不少人都送走了自己,活到了嘉靖年间。

不过朝官爆出的巨大热情和购买力还是很让弘治皇帝和朱厚照感叹起来,尤其是朱厚照,平时不显山露水,都是上好的韭菜啊。

文官尚且如此,勋贵那,怕是只高不低啊。

不过这些也不是非要现在考虑不成,在坤宁宫呆了大半天,等要走时,朱厚照也是说自己嘴里生了个不大的口疮,想要些母后用的药。

张皇后也没有多想,爽快的给了朱厚照一瓶。

回到东宫,朱厚照看着药瓶发呆。

妹子说要不见效,莫不过因为用的太多,过于频繁,有了抗药性,那也说不准的。

朱厚照脑子灵光一现,对了,自己这么就没想到做出一款药呢。

西瓜霜三个字出现在朱厚照脑海里就挥之不去了。

再说了,西瓜霜本来就制作简单,没什么难度。

朱厚照兴高采烈,连忙喊来刘瑾,“刘瑾,刘瑾……”

刘瑾进来以后,朱厚照说到:“刘瑾,明日去给本宫买些西瓜来,本宫有急用。”

“啥,”刘瑾有些吃惊,接着苦着脸,摇摇头,“殿下,奴婢是真的没办法啊,这个时节,江南江北的瓜早就过去了啊,就是有钱也没出啊。”

朱厚照这才想起,如今已是都快十月份了,天气早就凉了起来,哪里还有瓜卖。

好不容易相出办法的朱厚照有些抑郁了,想着要不然等明年?

刘瑾见朱厚照这个样子,暗自不妙,深怕太子执着于找瓜,那个时候自己可不就惨了。

太子是要星星要月亮,自己那也得有本事给摘下来啊。

不行,得把这件事给岔开,等过些日子,殿下忘了就好。

“殿下,这个西山的灾民已经把殿下想要修的已经修出个大概,不知道接下来殿下准备做些什么,奴婢好下去安排。”

话里的意思,就是该开始挖煤了。

要知道z,镇国府现在就是只出不进啊。

刘瑾虽是东宫的管事太监,可几乎所有人都是默认了镇国府的管事太监也是刘瑾,西山的一般具体事物都是刘瑾再抓。

刘瑾不仅暗自得意,自己还是很会说话的,挑了个重中之重。

而现在,西山恰恰也是殿下最重视的地方。

这下之前,倒是点醒了朱厚照。

对啊,自己有煤啊。

不就是天冷,还就不信自己弄不出来了。

朱厚照大手一挥:“本宫要种西瓜,现在,立刻,马上。”

刘瑾一个趔趄,差点没有立稳,太子真的想出一出是一出啊,现在到好,要种西瓜。

自古以来,有人能在冬天里种出西瓜来?

刘瑾尽量不想去触怒正在兴头上的朱厚照,一字一句斟酌半天,小心翼翼开口提醒到:“殿下的志向还真是远大,让奴婢佩服,只是殿下千金之躯,没曾亲眼见过农事,这西瓜都是夏季的东西,这个时节还真是没人种出来过。”

朱厚照自是听得出刘瑾的意思,“没人种出来过不代表本宫种不出来,这煤之前有人可曾让它能用,现在不照样是价值连城。”

刘瑾一时间语塞了,殿下说的也对,若不是殿下,谁能会想到煤能如此大用啊。

只不过刘瑾还是觉得,殿下此举有违时令,有些逆天而行的味道了。

“你担心的本宫清楚,种出来之前,没人知道会是本宫种的。”

朱厚照很清楚,就连刘瑾都觉得是天方夜谭,要是换作了其他人,更是觉得自己脑子是不是有问题,是个傻子。

太子冬天种瓜,要是传出去定是让人讥笑,说不定自己父皇都要揍死自己。

所以保命这点,朱厚照还是很清楚的。

“这两天挖煤的就可以差不多开始了,本宫这两天会出个章程,一切必须要按照这个来,再拿这个做范本让山西那边的煤矿也准备开始了”,朱厚照转移话题到,“至于开采,就让宋金宝负责,买卖就让谢步东来做,其中的人手,我会让司礼监,东宫,还有英国公他们都派出些人手的。”

权力制衡监督,哪怕只是在小小的西山,也是存在的。

两日还不到,周经和张懋红光满面,都带了银票,三百万两,一分不少。

百官勋贵拿出了银子,那宫里自然也是要拿出六百万银子。

这件事弘治皇帝也和朱厚照谈过,內帑虽说有钱,可也不过五百万两,就算和户部一样,拿今年一百万两的金花银入进去,可弘治皇帝还是还是有些不放心。

弘治皇帝一贯是把鸡蛋放进好几个笼子里,一把梭哈,不是他的风范。

面对弘治皇帝的担忧,朱厚照当时拍着胸脯说绝对有钱。

如今,朱厚照也顺水推舟,就在这天,正式成立了大明皇家投资商行。

成立后的第一笔买卖,就亮瞎了众人的眼睛。

朝廷上上下下都在盯着镇国府的下一步举动,紧接着,镇国府传来消息,大明皇家投资商行的第一笔买卖就是从内廷和三位国公手里收购煤田。

所有人都傻了眼,谁都没想到太子爷会来这么一出。

从皇帝手里买地,出了太子,还真的没人敢做。

其中的意思再也明显不过了,就是傻子都看的出来。

可问题就是,镇国府的行为是无可指摘的。

地是在皇帝和张懋几人手里,这个什么大明皇家投资银行也是陛下占了大头,可要是追究起来,是镇国府去买人家的地,合情合理啊。

但实际上就是左手交到右手啊,开价的是宫里,买的也是宫里,唯一的问题是,买的钱里可是有自己的钱啊。

弘治皇帝看到时也是一时懵了,还能这样做。

自己卖给自己?

不过转过这个弯以后,弘治皇帝也是乐了。

“萧敬,你说说,这些地要多少银子,”弘治皇帝眼里发光,哪里还有天子威严的气度。

这事怎么可能不高兴,买地,自己可没有花钱啊,卖地,自己是要拿八成的大头啊。

这平白无故,又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萧敬心里只想用太子的口头禅卧槽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太子多亏是太子啊,换作无论是官员还是宦官,估摸着就没人玩的过啊。

这法子也亏的太子爷想啊,那百官勋贵的钱买自己的地,怎么看怎么都是把百官当做冤大头,挣了百官一笔啊。

萧敬哪里见过陛下这样,现在可算明白了,陛下当年总是对有些官员弄些稀奇东西进贡內廷严加斥责,现在看来,陛下是嫌少啊。

你要是有本事像太子一样,动不动就是百万两打底的,你看陛下收不收。

不过想归想,萧敬还是一脸笑着,“依奴婢看啊,这事还得殿下和陛下商量着来,奴婢不懂这些,实在是不敢随便出口。”

弘治皇帝点点头,赞许的看了眼萧敬,他就是喜欢有自知之明的人。

“你说得对,传太子入宫来”。

很快,朱厚照入了宫,不到半个时辰就心满意足的离开。

弘治皇帝专门交代了朱厚照,说是冬天马上就到了,这蜂窝煤万万不可耽误了,即便是少挣一些也要让百姓用上,熬过这个冬天。

紧接着,镇国府传来消息,大明皇家投资商行将以五百万两白银的价格买下煤田,将会最快投入生产。

五百万两,分给內帑足足四百万两,张懋等人没人也拿了三十余万两。

这样一来,相当于宫里这需要出两百万两就足矣了。

只不过钱这东西,尤其是几百万两的买卖,弘治皇帝哪里放心全权让自己儿子来办。

他能挣钱这不假,可问题是,他花起钱来也是眼睛都不眨一下,阔绰到他这个老子都头皮发麻了。

所以啊,理所应当,所有的资产自然就有弘治皇帝这个大股东负责,并且规定了万两以下太子可以自己支配调用,可要是万两以上,必须让弘治皇帝做主。

这一点上上下下一致拥护,毕竟,钱在陛下那总归是在太子那靠谱一些的。

弘治皇帝在暖阁噼里啪啦打了一夜算盘,看着账面上的数字,心花怒放,一点疲惫都没有。

多年来一直为钱银担忧弘治皇帝可算是翻身做了主啊,这才多久,不到一年,內帑里的白银,比自己登基到现在攒的银子多了五六倍都不止啊,按这个发展下去,看起来要给自己先定上个小目标,挣它一千万。

弘治皇帝自己碎碎念叨:“太子说的对啊,这会攒不如会挣啊,金玉良言,金玉良言啊。”

朱厚照几日的功夫,还真的整出来个什么章程。

送去给弘治皇帝过目以后,很快就在西山挂起了告示,广而告之。

谢步东也来禀告,说是交代采买的镐头,各类物资什么的都已经采买的差不多了。

现在,万事俱备,就剩开工了。

告示下刘瑾专门安排了识字的小宦官在一边加以讲解。

“身强力壮,年纪在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每人每天上工五个时辰,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三个时辰,中午管饭。

每人每天定量,每多采一千斤会有补助,每月一两银子。

年龄四十岁以上的,负责做蜂窝煤,每人每天五个时辰,一个一千个以上,每多做十个,一文大钱,一个月五钱银子。

若是年纪不足十六,或是体弱者,孤苦无丁者优先可以去帮着做做饭,看看工,包吃包住,每月三钱银子。

镇国府将不在提供饭食,以上镇国府所需的人,一经录用,先发一月工钱,以供生活。”

告示下面的人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不时地发出惊呼,盘算着家里几个壮劳力,挖煤能有多少,做煤球能有多少,实在再不济,做做饭又能拿多少。

要知道,他们多少人一年到头在地里忙活一年,腰都抬不起来,从地里刨出的哪有银子,最多也不过是些铜钱罢了。

至于说是不再白吃白喝,任何个要脸的也都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全靠太子爷养着这几万人,他们养活家里几口人尚且都困难无比,更别说这么多人的吃吃喝喝了。

再说了,人家太子爷也算是仁至义尽,还先发一个月的工钱,这世上哪里去找这么好的东家啊,太子真不愧是太子啊。

一时间,家家户户的堂屋里中间摆着的不是灶王爷,而是专门请了识字的人写的排位,一个是陛下,一个是太子。

有些稍微富裕些的,还招人做了两人像,不过家家户户,每日早上起来,有些上香,若是真的贫困无比的,也是一家老小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响头,希望皇帝爷爷能活上百年千年。

最新小说: 大唐:开局李世民流落荒岛 兵者 大宋之无敌亲王 梦幻重生 史上第一废太子周恒 暴力小萌妃:皇叔宠上天! 我!成才,草原5班签到365天,团灭老a 旅明 明末汉之魂 史上最懒小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