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逍遥大亨 > 第七五六章 明代的皇帝们

第七五六章 明代的皇帝们(1 / 1)

朱瞻基的文成武功也算是极为出色的了,他不仅在治理国家以及军事方面有着杰出的才能,在文艺方面也是相当的不错。

朱瞻基雅尚翰墨。尤工于画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等。他的书画作品经常当作图书赠重臣,上书年月及受赐者姓名,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也就是说,朱瞻基除了是一名皇帝之外,其实也是一名才高八斗的才子,他的诗词字画也是相当有名的。当然,最有名的要数朱瞻基喜欢玩蛐蛐这件事。

朱瞻基当皇帝的时候,在民间有“太平天子,促织皇帝”之名。促织者,蟋蟀也,民间叫蛐蛐。

朱瞻基喜欢玩蛐蛐,这可是天下闻名的事情,不过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皇帝再是皇帝,他首先也是一个人,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的会有这样的那样的爱好。

朱瞻基身为天子,喜欢玩蛐蛐,这虽然有些不务正业之嫌,但谁又能说什么呢?好歹人家在玩蛐蛐之余,还能把一个偌大的国家治理好,这就已经足够了。总比他那些不孝的子孙强吧?

其实例数明朝的这些皇帝,貌似就没有一个正常的,怪不得后人都说明朝的皇帝都很奇葩。

先说朱瞻基的曾祖父朱元璋,在元朝,汉人起名字是十分随意的,基本上都是按数字排列,所以朱元璋他爹就给他起了重八这个名字。这就好比咱们开国初年很多以动物命名的道理是一样的,比如:二狗子,又或者狗蛋等等。不过朱元璋的这个名字可意义非凡,重八就是十六,而明朝总共就出了十六个皇帝,朱元璋他爹一介农民能起这么有深意的名字,也真的是不容易。

还有朱瞻基他爹朱高炽,也就是明朝第四任ceo大人。这个皇帝是明朝最胖的一位皇帝,也是最能吃的一位皇帝。

朱高炽多么胖呢?这伙计胖到需要两个內侍搀扶才能走动,而他这么胖就是吃出来的。他也从没上过前线,那为什么能当皇帝呢?命好!他的弟弟朱高熙英勇善战,有他爸爸成祖朱棣的气概,他爹朱棣原本也有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想法,无奈他不是长子啊,年纪大了的朱棣架不住言官的炮轰,不知怎地就立这个胖子当皇帝。不过朱高炽当了十个月皇帝就下台了,因为是病死了——纯粹吃出来的病!

朱瞻基就不用说了,蛐蛐皇帝嘛!

而朱瞻基的后辈子孙就更不堪了。他的灰孙子辈中有一个叫做朱厚熜的,也就是嘉靖帝,他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士皇帝,但在位时间却非常长,四十五年。

嘉靖帝刚上位那会儿还是非常励精图治的。因他自己是外藩即位,所以想给自己的老爸老妈搞个好名头,可是大臣们不同意,因为这事儿,刺激到他了,后来和大臣们就不怎么来往了。国家大事不管了,也不上朝,一头钻进了道士行业。嘉靖帝在荆楚大地长大,正是道家的发源地,所以嘉靖后期,基本也就没管过国家大事,日日苦练仙丹,以求长生不老之术,人称“道士皇帝”。

朱瞻基的灰孙子这种还有一个叫朱翊钧的,也就是万历皇帝。万历皇帝十岁就当了皇帝,不过头上一直有一块大石,朝政完全被张居正托管,他自己就是一个空架子。哪怕可怜的万历皇帝实在压抑的受不了找个宫女临幸临幸,也都能被张居正上升到亡国的高度。

好不容易张居正死了,天天又听那些言官啰里吧嗦,最后直接撂挑子不干了,硬生生的竟然三十年不出宫门、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至于上朝,那就更不可能了,也是任性到了极致!最关键的是就这样,明朝还没有灭亡......

至于朱瞻基的另一个灰孙子朱由校,也就是明熹宗天启帝,那更是个奇葩,人称“明朝鲁班”。

要说这个皇帝更奇葩,因为人家的专业技术是木匠,华夏历史史上唯一的一位木匠皇帝,皇帝只不过是兼职,可能兼职也不能算的上。

天启皇帝他爹从小不受待见,所以他也跟着遭殃,从小就木讷,也不读书,大字不识几个。不过人家命好,经过“移宫案”后被拥立为皇帝。

在他当皇帝的时候,魏忠贤本是街头的一个小混混,因善钻营,进宫当太监;而容氏是皇帝的乳母,自然感情深厚,这时候宦官魏忠贤和祸害容氏蛇鼠一窝,经常联合一起迫害东林党。木匠皇帝也不上朝,魏忠贤也专挑皇帝做木工的时候去汇报情况,皇帝就一句话:你看着办吧。木匠皇帝就这么慢慢地把大明朝往死路上送。

反正从朱元璋开始一直到崇祯帝,明朝的皇帝几乎就没有一个正常的。

朱瞻基只不过是喜欢玩蛐蛐,还算是不错的呢。

当然,朱瞻基不光是喜欢玩蛐蛐,他还有一个极大的爱好,那就是喜欢赏玩香炉,毕竟在他骨子里也是一个文人,文人嘛,要是没有点风雅的爱好,那还能叫文人吗?

朱瞻基当皇太孙的时候,他爷爷对他很严格,所以他即便是很喜欢赏玩香炉,也不敢大肆去做,因为他很清楚,一旦这事儿要是被他皇爷爷朱棣知道了,肯定会给他定一个玩物丧志的罪名。

朱棣过世之后,朱瞻基他爹也仅仅当了十个月的皇帝,然后等他登基之后,这天下可就没有人再能管着他的人了。所以,朱瞻基刚上台没多久,被压抑了许久的冲动终于彻底爆发了。

朱瞻基一上台,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特下令从暹逻国也就是现在的泰国进口了三万九千斤风磨铜,责成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皇府内藏的柴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名瓷器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和监制香炉。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

可宣德皇帝是什么人啊,人家是天子,不仅财大气粗,而且精品意识超强。于是宣德皇帝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也就是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

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这批风磨铜共铸造出三千余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

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以及前来朝贡的属国使节。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已经几乎看不到了。

这第一批铸造出来的宣德炉是如此的精美,所以引发了很多人的觊觎。哪怕宣德三年宫廷封炉不铸之后,依然有人想要继续仿造宣德炉。

这其中,当时负责监造第一批宣德炉的监造者将原来的工匠再集中起来,另行铸造宣德炉。不过由于原料不足,风磨铜已经用完而不复出,铸工只能以黄杂铜代之,虽做工与以前一般极尽精致。形态更为多变,但铜质终于不及。同时底款有了变化。字数增多,为“大明宣德五年监工部官吴邦佐造”和“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等,楷款、篆款均有。

除了宣德朝当代的仿造之外,在明中期正德年间也有仿造,明末清初以及清朝还有清末民初,也均有大量的仿造品出现。

所以,到了现代,市面上不乏有明朝仿造的宣德炉,也有很多清朝甚至是民国时期的仿造品,但真正的宣德三年出品的宣德炉却是一件难寻。

目前在市面上,根本就见不到真正的宣德三年出品的宣德炉,很多人甚至都说,真正的宣德三年的宣德炉已经没有了!

原本杨靖也是这么认为的,真正的宣德炉早就已经没有了,现在市面上以及博物馆的藏品全都是仿制品。可偏偏,眼前出现了这两个古朴大气的宣德炉,这是怎么回事?

宣德三年的宣德炉没有标准器型,眼前这两个宣德炉同样样式不一样。

其中一个铜炉为圆形、敞口,有底座,两侧有两个素龙耳,样式很是清奇。不过杨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这个铜香炉的样式,这正是宣德炉中世存数量最少的蚰龙耳火炉。

这种蚰龙耳火炉通常都是专门为皇帝书房之用,可以单独放在一个香几上,也可以放在文案正西五尺处,或是条案上、亮柜上,六寸以上的大器则可以放在厅、室、殿等处。

像这个蚰龙耳火炉,直径超过了二十厘米,也就是六寸以上,显然是可以放在书房之外的香炉。

至于另外一个铜香炉的器型则非常的朴素,三腿、扁圆肚,虽然看起来器型很朴素,但其线条却是极为优雅。

杨靖也认出了这件铜香炉的样式,正是存世量仅次于蚰龙耳火炉的鬲炉。

这两件铜香炉虽然样式都极为罕见,但风磨铜的颜色极正,而且包浆很圆润,底部也有“大明宣德年制”的六字楷书款,一看就不像是后世仿的。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杨靖还是用圣戒鉴定了一下,结果果然不出意外,这两个铜香炉正是公元1428年,也就是宣德三年铸造的宣德炉!

www.。m.

最新小说: 万人迷炮灰只想考第一 变身大龄宅女的日常 心动味甜吻 致命诱惑:黎警官的女王妻 豪门娇妻:总裁好霸道 你们打个游戏怎么就交到男朋友了 人间罪恶 狂野美色 逆天抽奖在漫威 快穿之肉糜糜烂(31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