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穿越种田文那些年(快穿) > 第63章 全家当神棍的日子25

第63章 全家当神棍的日子25(1 / 1)

欢迎进入前情回顾环节,补订可以解锁新章节哦!

家里没钱了,村里人只知道她为了送丈夫去县里看病卖了家里仅剩的两亩地,却不知道她还把唐家老宅抵出去了。

唐娘子只知道她男人要是活着,她和元哥儿就有依靠,看病的钱也能慢慢挣回来,或许在某一刻,她也想过万一她男人救不回来,这些窟窿该怎么填补,可那样的想法转瞬即逝,终究还是救夫的急切心情占了上风。

可惜,老天爷终究没有眷顾她……

在乡下没有地可以向地多的人家租赁,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子却不行,更何况唐家现在不仅没有了房子和田地。

唐家世代单传,到了她这一代,丈夫没有兄弟,她也只生了一个儿子,现在丈夫去世,家里只剩下她和元哥儿两人。元哥儿倒是很健康,可他现在也只有八岁,根本担不起事,一些体力活他根本做不来,她就更不用说了,身子骨只比病怏怏的丈夫好一些,挑水、砍柴之类的活儿就能把她压垮。

至于她娘家就更不用说了,她爹死了,现在是她后娘当家,家里的兄弟和她不是同母所生,感情本就淡漠,怎么可能愿意养两个累赘。

而且唐娘子能感受到,这段时间的操劳和忧虑已经严重伤到了她的根本,恐怕日后也是药不离口的命了,这样的她,活下去也只是拖累。

除此之外,唐娘子心中还有一件忧虑的事,那就是初秋书塾念书的学生们交的那些束脩,丈夫没教几天课业就病倒了,按理这些束脩应该退还,可现在唐娘子哪还能掏出钱来呢。

她已经恍惚看到了未来,她的元哥儿瘦小的身躯,被这样的重担压垮,脸上再也没有恣意明媚的笑颜。

她怎么舍得让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经历这些呢。

旁人只当她太过伤感于丈夫的离世昏厥过去,其实在那一刻,唐娘子无比清醒,她已经开始在算计儿子的未来。

她想,她不能活着,只有她死了,儿子的未来才可能有另外一种结果。

三档口村村民生活宽裕,民风淳朴,绝大多数乡亲秉性善良厚道,而且她男人活着的时候教了不少学生,和这些人家多少有些情分,如果元哥儿成了孤儿,村里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村长应该会给元哥儿挑一户人家寄养。

可既然村民厚道,唐秀才生前和村里不少富裕人家有香火情,秀才娘子为什么还要一心赴死呢,除了她怕自己的身子骨差,将来变成第二个唐秀才需要无数药材填这个无底洞外,更重要的是她担心外面的流言将这点情面也给耗光了。

她还牢牢记得邻村徐寡妇的下场。

那位徐寡妇的娘家夫族同样人丁单薄,她男人是在全村男人冬季进山狩猎的时候被黑熊拍死的,因为这一点,其他活着回来的男人都对徐寡妇多有照拂。

一开始倒也没什么,村里身体强壮的男人轮流帮她家挑水、挑柴,农忙的时候也会去她家地里帮忙,可时间一长,有些女人就开始说起了徐寡妇的闲话。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徐寡妇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她们的妻子即便面上不说,心里也开始泛嘀咕。

渐渐的,谣言越来越多,也越传越歪,在有些人的嘴里,好像真的亲眼看见过徐寡妇与人偷/情,时间一长,村里的男人为了避嫌也不敢去徐寡妇那儿帮忙了。

最终徐寡妇丢下了一双儿女,跑回娘家再嫁,那两个孩子倒是被亲近些的亲戚收养了,可因为徐寡妇的坏名声,两个孩子一直被村里其他孩子排挤,日子过的并不算好。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唐娘子更加不敢赌了。

可她要是死了,村里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同为母亲的女人会怪她,唾弃她,觉得她不是个合格的娘,居然舍得抛下年幼的孩子殉情,她们有多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就会多么同情元哥儿。

男人们会钦佩她,因为这样为丈夫殉情赴死的女子在他们看来忠贞节烈,节妇留下来的孩子,他们自然也会更善待几分。

唐娘子也不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但她清楚,她死了绝对比她活着更好。

当白绫穿过房梁落下,她踩在圆凳上的时候,唐娘子想的最多的依旧是自己的儿子。

元哥儿会怨她吧,怨她就这样抛下他走了。

那就让他怨吧……

唐娘子闭上眼,蹬翻圆凳,就让她去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吧,只求元哥儿余生顺遂,再无烦忧。

“娘——你醒醒!你快醒过来啊!”

唐定元再聪明,也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面对着爹娘接连亡逝,他哭的声嘶力竭。

“叔叔婶婶,求你们给我娘请个大夫吧,我会还钱的。”

他跪下来给长辈们磕头,求他们给娘请个大夫,看着这一幕,在场所有人都觉得心酸。

秀才娘子怎么这么傻,丈夫没了,可她还有一个儿子啊,元哥儿还那么小,她怎么舍得抛下这个儿子呢,如唐娘子预测的那样,在场的女人对唐定元心疼又怜爱。

“元哥儿,别磕了,你娘已经死了,她的身体都已经僵了。”

卢苗氏过去拉唐定元起来,这孩子磕地那么用力,头都磕地青紫了,小心别把脑袋磕坏。

“你娘要是活着,肯定也不愿意见你这样。”

唐定元挣扎的厉害,卢苗氏只能加大禁锢的力道。

“可我娘死了,她不要元哥儿了。”

唐定元指着简单布置的灵堂上的两具尸体,“爹娘都丢下我走了,以后谁会心疼元哥儿累了、饿了、渴了、疼了呢?”

众人静默。

“元哥儿,叔伯婶娘们在这儿,以后多的是人疼你。”

村长开口了,唐秀才为人和善,以往村里人找他写信、写对联、给孩子取名他都是不收钱的,大家都受过唐秀才的恩惠,现在唐家就这么一个孩子,他们肯定不能坐视不管。

不过怎么管,交给谁家管,确实是个问题。

村长的话并没有安慰到唐定元,别人的照顾和爹娘的疼爱又怎会一样呢,他依旧歇斯底里的哭,直到背过气去。

“哭昏了。”

王大夫被请来,为唐定元诊脉,这位是真的哭昏过去了。

不过有秀才娘子的前车之鉴后大伙儿不敢大意了,将唐定元抱回屋后又找了两个妇人在一旁看着。

“现在应该怎么办?”

村里一位辈分很高的老人问道。

“且不说唐秀才往日为咱们三档口村做了多少贡献,添了多少光彩,就说现在他们夫妻亡逝,就留下唯一一个孩子吧,咱们村要是不把这件事安排好,恐怕别的村子都会看我们的笑话。”

老人说话的语速很慢,但字字掷地有声,边上的人听了也不停点头。

“唐家在咱们村是独支,没有宗亲,秀才娘子倒是有几个兄弟,可这些年也没见两边有过走动。”

村长环顾四周,“今个儿天一亮就让人去秀才娘子的娘家报个信,不管怎么说秀才娘子死了,娘家总得来个人奔丧,但是大家要做好准备,那边恐怕是不会愿意养这个孩子的,唐秀才只有这么一条根,我也不放心让他们养。”

“元哥儿是个好孩子,大家也是看着他长大的,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绝不是忘恩负义的白眼狼。”

人群里有人开口。

“是啊,元哥儿可听话了,他念书也好,和唐秀才一样聪明,当年唐秀才就是被一场意外耽搁了,不然现在保不准已经是举人老爷了。”

“哎,唐家时运不济啊。”

众人议论纷纷,可谁也没有主动提出要养。

没办法,家里多一张嘴并不是一件小事,尤其唐定元身份特殊,要是养的不好,恐怕还会遭受不少非议,大家再心疼他,也得好好想想。

“唐家世代都是和咱们村老姓联姻的,总能找出几个亲近些的人家吧。”

村长叹了口气,他也知道村里人的顾虑,其实他作为村长最应该主动站出来收养这个孩子,可惜他虽然是村长,家里负累却很多,日子在村里顶多算是中下游水准,唐定元被养在他家,未必是一件好事。

村长私心想让村里几家富户开口收养他,最好能让元哥儿继续念书,他将来要是真能考取功名,那三档口村也就有了靠山。

不过他也明白,这太强人所难了,培养一个读书人谈何容易,自家的孩子都不见得能人人念书,更何况是送与自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孩子去念书呢。

“我家不行,家里六个孩子呢,日子也不宽裕。”

有人摇了摇头,唐定元的祖母算辈分是他姑母,可他家孩子多,最大的两个儿子马上就要说亲了,家里还得借钱办婚事了,哪里还能再养一个孩子。

“不过谁家要是愿意养元哥儿,我家每年出二十斤苞米面,五十斤番薯。”

这显然不够养一个孩子,可也是他们从嘴缝里舍出来的极限了。

算着算着,唐家的族谱已经翻到了往上数第四代祖宗,那位老太太居然和卢家的某位祖宗是堂姐妹,当年还是一起嫁过来的,要不是在场某位老人提起,他幼年时参加过那场婚礼,卢老屠和卢苗氏都不知道卢家和唐家还有这样的姻亲关系。

说实话,这已经是远到不能远的关系了。

养还是不养?卢苗氏要做一个艰难的决定。

“大丫!”

江白娥吓得脸都白了,她没想过女儿生了一场大病后居然变得那么大胆,敢向老太太提出要求。

在卢家,卢苗氏就是除了卢老屠外最有话语权的人物,卢老屠是个标准的古代男人,坚持男主外女主内,对于内宅的女人来说,卢苗氏反而比卢老屠这个一家之主更有威慑力。

灶房向来都是卢苗氏的地盘,她负责定制一家人的菜单,吃什么,怎么分配吃食,那都是卢苗氏独有的权利,现在卢秀玉主动提出要去厨房帮忙,听上去就像是要分权似的。

有心人再仔细想想,或许还会觉得这是江白娥在背后撺掇的,不然为什么卢秀玉一个半大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一旁的刘兰花脸色都变了,她觉得大嫂果然是外表老实,内里藏奸的,只恨她闺女今年才五岁,她也说不出让闺女去厨房帮忙的话。

至于徐娇娘完全没有受影响,她反而还用看傻子的眼神瞅了眼大房的侄女,她实在是想不透,这世上还有主动揽活干的人,那多累啊,还好他们家乖宝聪明,从来都是躲着活走的。

想到和自己一样机灵漂亮的乖女儿,徐娇娘骄傲地挺了挺胸,感觉自己又能多吃碗饭了。

“你想掌勺?”

卢苗氏放下碗,眼睛直勾勾地瞅着那个将将大病痊愈的孙女,卢秀玉不闪不避,表情腼腆又坚定,这让卢苗氏不得不高看她一眼。

老太太知道自己长的凶,以往除了机灵的二孙女,家里其他孙辈都躲着她走,大孙女病了一场倒是长进了不少,总算有点大姐的样子了。

“现在我身后学着,到时候让你上手试试。”

卢苗氏轻飘飘地说道。

成了?这么简单就成了?

江白娥和刘兰花面面相觑,她们嫁到卢家都多少个年头了,厨房打扫、烧火的活儿倒是经常做,可掌勺的机会少有,除非老太太实在抽不出空来。

这两年老太太倒是把做早餐的活儿分出来给她们两妯娌了,但是厨房那个大柜子的锁依旧在老太太手里捏着,做饭用多少米,下多少油都是她一手掌控的。

“谢谢奶,我一定会好好学的。”

卢秀玉高兴地应到,其实在开口前,她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

婆媳是天敌,这在古代尤为明显,她娘和三婶虽然嫁到卢家多年,为卢家生儿育女,可对老太太来说,依旧是外人,同时还是一个可能与她争夺当家权的竞争对手,老太太怎么可能让她们触碰权利的中心。

她就不一样了,那是老太太的亲孙女,是卢家的孩子,其实不用她主动开口,再过一两年,老太太也该提出让她去厨房帮忙的要求了,因为这是出嫁女儿的必备技能,不管将来她婆家会不会让她去厨房干活,至少简单的烧饭做菜,她都得会,要不然,别人就该质疑卢家教孩子的本事了。

卢秀玉只是将学习的时间提前,老太太当然不会拒绝。

早餐就这样在一群人的心思各异中结束。

“你这是来帮忙的还是来当耗子的。”

吃完饭,家里的男人都去干活了,女人们在院子里洗碗洗衣服,卢苗氏将家里的活儿分配好,刚进厨房准备把今天早上刚从地里收回来的番薯拿去地窖,就看到原本应该在打扫厨房的二儿媳妇正捧着一个番薯啃的正欢。

老太太直接气笑了。

“媳妇,你太过分了!”

卢家富明明前脚刚跟着家里的男人下地,后脚又溜了回来,此刻正站在老太太身后,手指着偷吃的媳妇,义愤填膺。

看到儿子替自己批评媳妇,卢苗氏的心中不免有些欣慰,心里的火气也降了不少。

“你怎么可以自己一个人偷吃,也不给我分半个。”

后头的那句话直接让老太太的笑脸僵住,差点一个趔趄被门槛绊倒。

果然,她不应该对这个儿子抱有期待。

“娘,我真不是馋,一开始我真的在很认真的打扫灶头,可是我这眼睛看到那些番薯后肚子里的孩子就一直踢我,跟我说娘,我肚子里,快吃根番薯吧。”

徐娇娘咽下嘴巴里的番薯,讨好地冲着老太太笑了笑。

“你给老娘放屁,早上两大碗粥都喝进肚了,你当自己是饭桶啊,现在还喊饿。”

老太太信她才有鬼呢,她哪里是饿,分明就是馋。

“还有你,不是下地去了吗,怎么又跑回来了,今天你要是不老老实实下地干活,中午就别吃饭了,家里养不起一窝闲人。”

卢苗氏骂完儿媳妇,又对着宝贝儿子开火了。

江白娥和刘兰花在一旁偷笑,虽然她们心里也清楚,老太太对二房的批评是只见雷霆声不见雨滴下,别看她现在骂的起劲,最疼老二的依旧还是她。

“娘,我错了。”

徐娇娘觉得婆婆今天特别凶,不适合挑战婆婆的底线,只能委委屈屈地认错,然后眼巴巴地看着手里半个番薯,想着吃都吃了,婆婆应该会让她把这半个番薯吃完吧。

“给我。”

卢苗氏可不会纵着她,恶狠狠地从她手里抢走那半个番薯,然后指着灶头的一片狼藉,“赶紧把这里收拾好,别以为大着肚子就能吃白饭了。”

诚然老太太对二房有优待,但她也不会真的什么都不让他们干,如果老太太真的那么做,恐怕老大老三家再老实,也要闹事了。

“乖宝,这半个番薯你吃了吧。”

老太太又瞪了儿媳妇一眼,然后将半个番薯给了一旁眼巴巴看着自己骂她爹娘的二孙女。

她这么做也是有考量的,一来这番薯被二儿媳妇啃过,给谁都不合适,二来自己刚骂了老二夫妇,二孙女还那么小,恐怕心里头会难过,这半个番薯就当哄孩子吧。

江白娥和刘兰花不去细想老太太的用意,心里积了一肚子的酸水,果然,即便骂了老二夫妇,老太太还是偏心那一家子。

刚挖出的番薯大家都爱吃,脆生生甜津津的,可是老太太死抠死抠的,连个番薯都不让人多吃,顶多偶尔拿一个出来切了,让孩子们甜甜嘴。

现在老二媳妇已经啃了半个了,还把剩下的半个给老二家的孩子,这是一点都不把他们大房三房的娃放心里啊。

“谢谢奶。”

卢宝宝乐了,她没想过这好事还能落在自己身上。

“滚滚滚,给我滚地里去。”

一旁儿子还眼巴巴看着闺女手里那半个番薯,老太太看地眼疼,挥挥手赶人。

看着爹娘哀怨的眼神,卢宝宝忽然觉得嘴里的番薯更甜了,慢慢啃着番薯,眼睛弯成了两道小月牙。

卢秀玉围观了这一幕,眼神有些凝重。

江白娥注意到女儿情绪的变化,心中十分欣慰,看来女儿也知道她奶奶是多么偏心眼的一个人物了,以后她就要跟着老太太学做菜了,可要给他们大房争口气啊。

殊不知卢秀玉心里想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正所谓惯子如杀子,老太太教导儿子儿媳的时候尚且明白让他们知道不劳而获是错误,怎么到最后直接把番薯给了乖宝,却没有告诉她为什么最后把番薯给了她呢?

如果长久这么做,岂不是要把乖宝养成第二个二叔?

可见老太太不会教孩子,教导乖宝这件事,还是得她来。

“奶,以后我就要跟着你学做菜了,别的事恐怕得让二妹三妹学着上手,要不今天就让两个妹妹跟我一起去割猪草吧。”

卢秀玉背着竹篓,指着院子里的两个妹妹说道。

卢宝宝今年六岁了,在乡下也该学着帮大人做点事了,三姑娘卢秀心虽然年纪比二堂姐小了半岁,可个头却足足比卢宝宝高了半个头。

卢家的这些孩子除了卢宝宝全都继承了卢家的高个基因,看上去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结实,因此卢秀心虽然才五岁,也能帮家里干点活了。

对于大丫头的提议,江白娥在心里默默给闺女点了个赞,刘兰花虽然不太乐意闺女小小年纪就要帮家里干活,可一想到二房那个懒丫头也要一块干,心里就舒坦了许多。

“成,你是大姐,要照顾一下妹妹们。”

卢苗氏不做犹豫就答应下来。

卢宝宝刚啃完番薯,还没乐多久呢,就听到了这样一个噩耗。

割猪草?就是那个每天天不亮起床割一次,吃完早饭、晚饭各要割一次的猪草吗?

天呢,她不就是早上随便安慰了一下自己明天要早起吗,这不是她每天惯例安慰自己的说辞吗,怎么明天真的要早起了呢。

做人好难,做懒小孩更难。

家里没钱了,村里人只知道她为了送丈夫去县里看病卖了家里仅剩的两亩地,却不知道她还把唐家老宅抵出去了。

唐娘子只知道她男人要是活着,她和元哥儿就有依靠,看病的钱也能慢慢挣回来,或许在某一刻,她也想过万一她男人救不回来,这些窟窿该怎么填补,可那样的想法转瞬即逝,终究还是救夫的急切心情占了上风。

可惜,老天爷终究没有眷顾她……

在乡下没有地可以向地多的人家租赁,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房子却不行,更何况唐家现在不仅没有了房子和田地。

唐家世代单传,到了她这一代,丈夫没有兄弟,她也只生了一个儿子,现在丈夫去世,家里只剩下她和元哥儿两人。元哥儿倒是很健康,可他现在也只有八岁,根本担不起事,一些体力活他根本做不来,她就更不用说了,身子骨只比病怏怏的丈夫好一些,挑水、砍柴之类的活儿就能把她压垮。

至于她娘家就更不用说了,她爹死了,现在是她后娘当家,家里的兄弟和她不是同母所生,感情本就淡漠,怎么可能愿意养两个累赘。

而且唐娘子能感受到,这段时间的操劳和忧虑已经严重伤到了她的根本,恐怕日后也是药不离口的命了,这样的她,活下去也只是拖累。

除此之外,唐娘子心中还有一件忧虑的事,那就是初秋书塾念书的学生们交的那些束脩,丈夫没教几天课业就病倒了,按理这些束脩应该退还,可现在唐娘子哪还能掏出钱来呢。

她已经恍惚看到了未来,她的元哥儿瘦小的身躯,被这样的重担压垮,脸上再也没有恣意明媚的笑颜。

她怎么舍得让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经历这些呢。

旁人只当她太过伤感于丈夫的离世昏厥过去,其实在那一刻,唐娘子无比清醒,她已经开始在算计儿子的未来。

她想,她不能活着,只有她死了,儿子的未来才可能有另外一种结果。

三档口村村民生活宽裕,民风淳朴,绝大多数乡亲秉性善良厚道,而且她男人活着的时候教了不少学生,和这些人家多少有些情分,如果元哥儿成了孤儿,村里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如果她没有猜错的话,村长应该会给元哥儿挑一户人家寄养。

可既然村民厚道,唐秀才生前和村里不少富裕人家有香火情,秀才娘子为什么还要一心赴死呢,除了她怕自己的身子骨差,将来变成第二个唐秀才需要无数药材填这个无底洞外,更重要的是她担心外面的流言将这点情面也给耗光了。

她还牢牢记得邻村徐寡妇的下场。

那位徐寡妇的娘家夫族同样人丁单薄,她男人是在全村男人冬季进山狩猎的时候被黑熊拍死的,因为这一点,其他活着回来的男人都对徐寡妇多有照拂。

一开始倒也没什么,村里身体强壮的男人轮流帮她家挑水、挑柴,农忙的时候也会去她家地里帮忙,可时间一长,有些女人就开始说起了徐寡妇的闲话。

寡妇门前是非多,更何况徐寡妇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人,她们的妻子即便面上不说,心里也开始泛嘀咕。

渐渐的,谣言越来越多,也越传越歪,在有些人的嘴里,好像真的亲眼看见过徐寡妇与人偷/情,时间一长,村里的男人为了避嫌也不敢去徐寡妇那儿帮忙了。

最终徐寡妇丢下了一双儿女,跑回娘家再嫁,那两个孩子倒是被亲近些的亲戚收养了,可因为徐寡妇的坏名声,两个孩子一直被村里其他孩子排挤,日子过的并不算好。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唐娘子更加不敢赌了。

可她要是死了,村里人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同为母亲的女人会怪她,唾弃她,觉得她不是个合格的娘,居然舍得抛下年幼的孩子殉情,她们有多不能理解她的所作所为,就会多么同情元哥儿。

男人们会钦佩她,因为这样为丈夫殉情赴死的女子在他们看来忠贞节烈,节妇留下来的孩子,他们自然也会更善待几分。

唐娘子也不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但她清楚,她死了绝对比她活着更好。

当白绫穿过房梁落下,她踩在圆凳上的时候,唐娘子想的最多的依旧是自己的儿子。

元哥儿会怨她吧,怨她就这样抛下他走了。

那就让他怨吧……

唐娘子闭上眼,蹬翻圆凳,就让她去十八层地狱受尽折磨吧,只求元哥儿余生顺遂,再无烦忧。

www.。m.

最新小说: 你是哪颗星 我在人间摆地摊[美食] 老子有双倍系统 科举逆袭:最强女首辅 盗墓笔记8上下 锦衣卫小饭堂(美食) 王虎陈原河底竖棺 我点你的名了吗 完美女婿 道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