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君山将视线转移到了欧阳轩身上。
太仓府指挥使欧阳烈是他的至交好友,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放心将掌控着整个边关后勤的太仓府交到欧阳烈手上。
他自然也知道欧阳烈有一个儿子叫做欧阳轩,在他小的时候还见过他。
按理说,有欧阳烈这样一个父亲,欧阳轩如果想要从伍,最起码也可以从一个十夫长或者小队长之类的做起。
然而,直到安君山再次见到欧阳轩的时候,才知道他没有凭借着父亲的关系,而是改名换姓从一个大头兵开始,凭借着军功一步步站到了正千户的位置。
直到升任正千户的时候,欧阳轩才改回了自己的名字。
虎父无犬子,手底下有这样的人安君山自然欣喜万分,只是还不等他重用此人,欧阳烈就一封书信,请求安君山将欧阳轩调任回太仓府,以应付潜入太仓府附近的突厥骑兵。
太仓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君山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同意了欧阳烈的请求。
再后来就是欧阳轩再次返回雁雀关,却成为了裕王殿下的亲卫队统领。
都指挥同知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若是任人唯亲很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他便是让裕王推荐人选,之后也会进行相应的考察,若是无法胜任,安君山也不会看在裕王的面子上被迫同意。
不过那是其他人,欧阳轩的能力秉性等等他都比较了解,知道帝辛并不是胡乱推荐,因此只是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下来。
当然了,并不是帝辛和安君山同意欧阳轩就可以立刻走马上任。
一般来说,所有官员的任免都需要经过朝廷的同意,但边陲之地距离京城太远,为了便宜行事,此地的最高长官是有一定任免权的。
帝辛未曾到来之前,安君山身为雁雀关的都指挥使,可以直接任免包括正六品在内以下的官员,之后只需要上报朝廷便可,而正六品以上的官员只有推荐权,需要经过朝廷的同意方可上任。
帝辛上任之后,作为镇关大将军权利要更大一些,但也只可以决定此处边关正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正四品以上的同样要经过朝廷同意。
但区别在于,都指挥使的推荐朝廷不一定会采纳,但镇关大将军举荐人选却更多的只是走一个过场而已。
只要是帝辛推荐的人选,朝廷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再考虑安排其他人。
也就是说,虽然朝廷的文书还没到,但欧阳轩成为都指挥同知已经是板上钉钉之事了。
都指挥同知是从二品的官职,而他的父亲欧阳烈也只是三品的指挥使而已,因此等到文书一到,欧阳轩就真正的做到了光宗耀祖。
男儿的志向便是建功立业,虽然这样一来欧阳轩就没有办法再贴身保护裕王殿下,但他此刻脸上也露出了一抹激动。
欧阳轩忍着激动单膝跪地:“多谢殿下赏识。”
“起来吧。”
帝辛坦然受了一礼,瞥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路然,笑着说道:“虽说朝廷的任命文书还需要等一段时间,但边关的防务却不能落下,你从今日开始,便留下来协助安大人处理军务。”
“是,卑职遵命。”
帝辛又转头看向安君山说道:“今后,欧阳轩便交给安大人指点了。”
安君山拱手:“殿下言重了,只是一起共事,没有什么指点不指点。”
沈千华也在一旁笑道:“恭喜安大人获得一员良将。”
他倒是对欧阳轩不太熟悉,但恭维的话说两句又不会掉块肉。
……
互相恭维推诿了几句之后,将欧阳轩留下协助安君山和沈千华处理路然之事,帝辛是曾弘深一起离开了安府。
返回将军府,早膳早已备好。
正在用早膳之时,早已返回的来福进来通报,赵全有和赵月儿父女两人在外面求见。
来了。
帝辛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说道:“请他们到书房稍候片刻。”
“是。”
来福退下,帝辛则继续慢条斯理用完了早膳之后,才起身向着书房走去。
书房之内,赵全有并没有将自己昨夜的推测说出口,而是依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委婉地表达了改变主意的想法。
赵月儿同样温婉地表达了自己昨天思虑的不周,在向帝辛认错的同时用恶狠狠地眼神瞪了他一眼。
帝辛心中失笑的同时,也没有多过为难,而是做出了一副欣喜的模样,对赵全有的投靠表示了欢迎。
接着将来福唤进来,让他带着赵月儿去挑一间自己喜欢的房间。
在赵月儿回来之前,屋内之剩下了帝辛和赵全有二人。
“殿下,这是剩下的药方。”
虽然裕王并非真的根基被毁,但赵全有还是将剩下的药方都默写带了过来。
帝辛接过药方微微颔首,虽然这张药方虽然对他无用,但这是赵全有表示衷心的一种方法,他也就没有拒绝。
闲聊几句之后,两人终于谈到了正事。
帝辛将赵全有收服,自然不是放在那里养眼的,他需要的是赵全有行商的能力。
沈千华,安君山,欧阳轩,西子……帝辛麾下如今已经有了不少的人才,但他们主要负责的就是边关这一亩三分之地。至于边关之外的地方,已经被边关牵制了大部分精力的他们既无心也无力去应付。
若帝辛的目标只是边关的镇关大将军,如此自然是满足了,然而他的目标却是整个古月界。为了扩大优势,他提前便需要布局。
想要争夺古月界,首先就要将万邦来朝的大离掌控在手中,因此帝辛对于皇位是志在必得。
帝辛的身份是一位皇子王爷,对于他来说,争夺皇位除了麾下的势力之外,更重要的其实是在朝堂和百姓中的名声。
朝堂之上,因为前两次挫败突厥南侵的计划帝辛的名声已经大涨,甚至隐约已经追上了大皇子成王。
然而到了民间,一旦离开他管辖的边关,他的那些事迹和名声几乎很难传到普通百姓的耳中,而离的边关越远,知道裕王的百姓就越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是无法得到百姓的拥护,朝堂上的名声就只是无根之水,因此要想扩大自己争夺皇位的优势,在整个大离境内将他的名声传得越广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