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眼好像没听到她话的顾佑东,眼里闪过嫉恨:“算我多事,我还是吃我的饭吧,呵呵。”
顾依依拿着筷子把四道菜都拨了一些预留出来:“我们开饭吧。”
顾佑东却说道:“再多留一些菜吧,他一个大男人,饭量大。”
顾依依摇头道:“差不多够了,要是不够就晚上再好好吃。”
顾佑东斜了她一眼:“这顿可是我请客,要是人家没吃饱,我的面子往哪儿放!”
顾依依偏着头,呵呵笑着:“想要面子呀,那我们出去吃吧,这些我们打包了。”
顾佑东哼了一声:“下次吧,今天下午一上班医院就有个会议需要参加,不然可不就请你们出去下馆子了。”
邻桌的叶仲夏和小文听到顾佑东的话,才知道她们一直在等的居然是男人,小文更是放慢了吃饭的速度,她极为好奇一会儿来的男人是谁,是不是京城里的青年才俊。
叶仲夏虽然也想知道顾佑东等的男人是哪位,但刻意地留下来等着看,她还是不好意思的,就催促道:“小文,你快些吃,我回去还要睡会儿午觉呢。”
顾依依吃着熘肉段,对着询问她味道如何的顾佑东肯定道:“这手艺确实要比小馆子里的厨师做得好!”
顾佑东咽下鸡丁:“就知道你能品出好坏来。”
然后就开始给小堂妹讲他们食堂大师傅曾经与外面饭店比试厨艺的趣事。
顾依依第一眼看到叶仲夏就知道她应该是叶仲秋的家人,两人长得还是挺像的。这女孩性格外向,看着大大咧咧,却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再把精神力移到那个小文身上,她正“数饭粒”呢,本来两口就能吃完的米饭,却一粒一粒地吃着,就为了等到顾佑东所说的男人前来。
顾依依暗叹口气,以后可不能和庄墨象在这里的食堂吃饭,免得被人围观或者惦记。
这女孩想找金龟婿都想疯了不成,本来端着架子还鄙视别人来呢,现在却硬生生地延长吃饭时间,就为了结识和顾家人认识的男人……
顾佑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心里很看不上这个装模作样的女孩。等她自己都吃完饭了,却看到叶仲夏和小文还坐在那里,直接问道:“小夏,你不睡午觉了?”
叶仲夏坐了这么长时间,还没看到人,也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我这就回去了。”
“小文,你这吃个饭的速度也太慢了!你走不?要是不走,我先走了。”
此时,周围的饭桌都坐了人,顾佑东和叶仲夏并没有刻意压低声音,所以周围的人都能听到,不由看向小文。
小文的脸就有些红,连忙说道:“细嚼慢咽不是对身体好嘛!我也吃完了,这就走吧。”
叶仲夏和小文有些狼狈地离开了。
顾佑东低声说道:“刚才那个女孩是文家的人。”
“文家?”顾依依探出的精神力扫了眼已经走到食堂外面的叶仲夏和小文,那个小文虽然还端着一贯的架子,但脸上难掩怒气。
顾佑东笑笑:“对,就是那个文家。”
“她是文家家主的小孙女,今年三月份来跟着李教授学医的。”
看了眼嘴角挂笑的小堂妹:“对,就是你想的那样,她高考哪儿也没考上,就拐弯抹角地求到李教授那里,要拜他为师。”
“李教授哪能随随便便收徒啊,中医收徒可是很讲究的。但是文家死活让人家带着她,李教授没办法,就说可以跟着他学习,有不明白的也可以问,但不是师徒关系。”
“其实文家明白着呢,也就同意了。文家的这个小孙女可是很有心计的,对外从不明说她和李教授的关系,让好多人以为她是李教授的徒弟呢。”
“但我们医院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哦,她叫文玲。文家和我们家不一样,女孩子的名字不允许使用家谱中辈序规定的字,所以他们家的女孩几乎都是两个字的名字。”
顾依依歪着头问道:“有例外?”
顾佑东呵呵笑着:“听说要特别好命、能兴家旺族的女孩可以例外。文家的女孩都是满月之后就要算一次八字的,不过文玲这一代人中没有三个字名字的女孩。”
顾依依的注意点却不在这上:“文家一直都没有学医的子孙,为什么要送文玲来学医?除了她之外,文家还送别的人去别的医院学医了吗?”
顾佑东愣了一下,以前她还真没想过这些:“原因还真不知道,不过他们家要拜李教授为师时,说的理由是文玲本身喜欢医学,而且女孩子也适合做医生。”
“文家其他的人有没有学医的,我更不知道了,我以前从没关注这个问题。”
“不过这个文玲小聪明倒是有,就是不能真正沉下心来去探究所学的知识,不太适合学中医。”
顾依依知道顾佑东对文玲的印象极为一般:“是那个叶仲夏说的?”
顾佑东点点头:“是啊,小夏是在十年前就拜李教授为师的,早两年就能看些常见的病了。”
“她虽然不喜欢文玲,但文玲的父母特意找到她家,请她平时多照顾自己孩子,所以她每天才与文玲在一起吃午饭的。”
顾依依咽下最后一口饭:“可是我听她刚才的话,好像是经常和你一起吃午饭啊。”
顾佑东嗯了一声:“你也知道我一个礼拜来医院也就两三天,我和小夏的关系一直不错,以前我只要来上班,她就会与我一起搭伴吃午饭。”
“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今年多个人,就有所改变!”
顾依依把饭盒盖盖上,坐直了身子:“你不觉得文玲是冲着你来的吗?”
顾佑东闻言皱起了眉头:“她是什么目的?或者说文家是什么目的?”
顾依依看了眼窗外,才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所以你要防着她呀!”
“不过,今天她的目的我却非常清楚。第一嘛,她想知道我的身份以及和你的关系究竟有多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