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既定的目标,顾维钧完全可以实现结果的最优化。但是在达成目标前,还有一系列事情要做,首要的事情就是中控朝鲜的地位问题。
由于5个军在北朝鲜后方维持秩序,朝鲜军政|府很快就控制了行政事宜,也使得汉城相对安全多了。张汉卿亲来此地,是他毕竟挂着“朝鲜事务特别委员会”主任的头衔,既可以上马管军,插手朝鲜人民军的事务,又可以下马管民,就近给东三省以及北部朝鲜的行政管理提供决断。
虽然名义上金三顺担任朝鲜军政|府主|席,但是重大问题他不能做主,特别是关于组建朝鲜议会、高等法院等事宜。三权分立在中国国内已经渐入人心,对朝鲜也有冲击,特别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朝鲜中高级知识分子和一批流亡者,他们很希望能够在中国的帮助下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国家来。
张汉卿就是来纠正这种行为的。
朝鲜半岛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毋庸多说,英国著名地缘学家麦金德就曾经说过:“谁统治了东北亚,谁就掌握了西太平洋,谁就掌握了亚洲的命运。”
无数事实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有史以来,日本屡次侵华,都是以朝鲜为跳板;而正史上朝鲜半岛的风吹草动,都会撩起中美日俄敏感的神经。
张汉卿不是卫道夫,他也没有很多的条条框框制约。在他看来,能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益处,能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打下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这样的事他一定会力所能及地去做。
中国人民用巨大的代价换来的这场胜利,不能轻易地如正史上那样不文一名地退出,然后所有功劳被忘恩负义的一些棒子全面否决,让介入半岛局势十分被动。
早知当今,何必当初?
中国是朝鲜历史上的宗主国,有大恩于朝鲜,举世公认朝鲜属于中国文化圈。看整个朝鲜民族的历史,几乎任何一个比邻他们的民族都曾经无情的征服过他们,践踏他们的土地、蹂躏他们的人民。且未见有一次朝鲜完全凭借自身的力量战胜侵略者,而征服别人的记录则是根本没有
历代朝鲜政|府都是标准的墙头草,谁强大就依附于谁,就是所谓“事大”政策(事实上朝鲜人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并无任何信义可言)。回顾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朝鲜人安顺的作了天皇的臣民,改了日本姓名,随日本军队南征北战可知。
朝鲜与日本隔海相望,因此日本每有精力,都会来教导这个小邻居以“弱肉强食”的道理。而朝鲜在对外战争中的表现----战术上间或会有几次小胜,但战略上却从未打过胜仗,直到他国介入。
如中国历史上“万历朝鲜之役”,也就是朝鲜自己所谓“壬辰卫国战争”、日本的“文禄之役”和“庆长之役”等。丰臣秀吉率统一日本之军征朝,不过三月间,朝鲜全国八道尽失。如果不是中国的无私援助,朝鲜等不到1910年就成日本殖民地了。
往上追溯一下,朝鲜民众大多数是中国人。从殷商时期开始,由于灾害和战争等原因,大量中国移民迁入朝鲜半岛,并形成朝鲜半岛最早的部落联盟。
前苏联社会科学院主编《世界通史》在相关部分的描述是“朝鲜半岛北部最早的部落联盟,由中国移民在长白山谷地形成……在朝鲜国家形成的过程中,来自中国的移民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个过程是朝鲜化的。”
这个观点也是世界史学界所普遍持有的。
中国古典史籍最早出现“朝鲜”一词,是《尚书大传》中周武王封箕子于朝鲜之地。司马迁的《史记》中同样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
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以上这些都与西方各国史书不谋而合。由此可见,中国人是朝鲜人的祖宗之一。
处在日占时代的朝鲜人民对中国军人的进入报以似曾相识的熟悉:多少历史告诉他们,中华上国的命运与朝鲜息息相关。
自唐以来中国军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作战迄今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唐朝帮助新罗统一。当时朝鲜半岛分为新罗、百济、高句丽三国,与倭国交好的百济和高句丽不断进攻新罗,阻隔新罗朝贡之路。
新罗请求唐朝天子救援,唐高宗先后派遣薛仁贵、苏定方等大将出征。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有名的“薛仁贵征东”。
唐罗联军大败倭寇,灭了百济和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完成了统一,新罗文化达到了辉煌的高峰,产生了崔致远这样杰出的朝鲜族文豪。
第二次是在朝鲜中期,日本的“关白”丰臣秀吉为实现“直捣大明国,迁都北京城,远征天竺”这一吞并世界的民族梦想,首先吞并朝鲜,史称壬辰战争。
丰臣秀吉征朝前,朝鲜国王在至其信函中称:“中朝待我,若内服。赴告必先,患难相救,若家人父子之亲……岂可舍父君而投邻邦乎?”已经二百年没有战乱的朝鲜号称“小中华”,歌舞升平,文恬武嬉,两月之间,连陷三京。
朝鲜国王逃到中朝边境,准备过江“死于天子之国”。明朝政|府闻奏朝鲜求援,马上认识到:“关白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这话实际上就是:“抗倭援朝,保家卫国。”
明朝万历皇帝派大军水陆并进,痛歼倭寇,朝鲜各路“义军”也奋起抵抗,战争前后进行了七年。朝鲜老将李舜臣和明朝大将邓子龙都在激战中殉国。
最后倭寇大败溃逃,丰臣秀吉气病而死,朝鲜重整河山,视大明为再生父母,儒家文化从此在朝鲜半岛被尊奉到无与伦比的程度。朝鲜国王宣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宣祖实录》卷37)
中国军队的胜利,又一次维护了朝鲜半岛人民的和平,促进了朝鲜半岛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朝鲜国王是把中国当作父亲和君主。朝鲜历史上之所以没有皇帝,而只有国王,那是因为中国有皇帝。
甚至连朝鲜的国名,都是中国政|府册封的: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自立为王,在以“权知高丽国事”名义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章中,草拟了两个国号请其代为选定。两个国号一为“和宁”,一为“朝鲜”。
其中和宁为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在高丽朝任万户时的就仕之地,朝鲜则为古名,有“朝日鲜明”之意。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惟独‘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其本名而祖之”,李氏政权遂以“朝鲜”为国号。
此后“朝鲜”一词成为国家、民族和语言的名称。
第三次是清末甲午战争,大家都清楚。腐败的清朝军队一败牙山,二败汉城,三败平壤,最后北洋水师也全军覆没。不要说保卫朝鲜,连中国自己都保不了,赔款割地,丧权辱国。当时等于是把朝鲜和台湾拱手割让给了日本。中国的失败,导致朝鲜人民当了50年的亡国奴。
这次算是第四次了----历史上也有第四次,不过对手是美国而非此时空的日本。
一年多的战争,人民军实际已控制了朝鲜北部所有的政治、军事、经济命脉。朝鲜在政治上可以说自古就是独立国家,但在民族命运上,从来就是与中国的兴衰息息相关的。
二战末期西方列强企图阻挠朝鲜独立,要联合国“托管”朝鲜,是蒋介石先生和毛爷爷先生不谋而合地力主朝鲜独立,要求还朝鲜人民以自由,这才结束了朝鲜半岛半个世纪的殖民地历史。
历届中国帝王只将朝鲜作为附属国而不作为行政直辖的一部分,原因在于比起富庶的中原,无论当时能够利用的自然资源还是气候,贫瘠的朝鲜半岛不具任何吸引力。此外朝鲜政|府总是表现得非常恭顺,任何一个征服者都不会愚蠢得向自己的顺民开战。
但是到现代,鉴于朝鲜在东北亚的桥头堡地位和日本侵华的事实上的跳板作用,重谈张謇先生置省朝鲜的话题显得格外符合张汉卿对未来中国地缘战略考虑的需要。
不过这个动作必须隐晦,不然会使在与日本的停战谈判困难重重,这也不符合当前的国情和利益。因为对于日本来说,被中国打败已经是奇耻大辱了,若是日治朝鲜北部被中国强制划归为省,则势必刺激到军国主义者敏感又脆弱的神经,也会让日本政|府骑虎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