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女生频道 > 开局继承博物馆 > 第 83 章(【真不至于】...)

第 83 章(【真不至于】...)(1 / 1)

吴普早上醒来刷牙时,系统就着嬴政不满意《吕氏春秋》的事和吴普讨论。

它要随时确定适不适合把嬴政他们请过来度假,自然会探测他们的近况。

系统到底还比较单纯,思维能力远不如人类大脑强悍,它们能完成世上最复杂的运算,却没办法进行指令外的思考。

所以有了疑问,系统就忍不住找吴普探讨。

吴普边刷牙边和系统唠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想不明白?】

系统在线背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吴普也没太为难它这么个不太聪明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归根到底还是创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要是它们不仅啥都能做还特别聪明,那还有人类什么事?

【这个很简单,】吴普介绍道,【你去翻翻《史记》里的“老子韩非列传”就有答案了。】

系统不明所以,搜出《史记》一看,发现里面介绍了韩非的观点。

韩非认为“儒者用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君王身边有五蠹八奸,人人都可能是国家蠹虫,人人都可能是祸国奸佞,所以“人治”不可靠,依法治国才是正理!

首发网址https://m.vip

《吕氏春秋》选录了部分商鞅、韩非的观点,对于这些君王应当掌握的权术却只字不提,并不赞同为君者去了解这些东西。

按照《史记》的记载,嬴政读了韩非的著作后非常激动,当场发出这样的感慨:“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李斯听了立刻介绍说这书是韩非写的。

嬴政一听,点将点兵麻溜打韩国讨韩非去(因急攻韩)。

后续如何就不提了,至少在读到韩非的著作时嬴政那是爱不释手。

这就是《吕氏春秋》缺少的那部分。

系统把韩非传通读一遍,发出另一个疑问:【为什么‘秦王悦之’却又‘未信用’?】

吴普给系统讲了讲郑国渠的往事。

韩国不是第一次干送人来当间谍的事了,嬴政刚继位那会儿韩王就送了个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给他,说是要帮助秦国农业大发展。

郑国过去后开始画大饼,说咱先修个三百里的大渠,保证能把关中平原变成一个大粮仓!

秦国朝廷上下一讨论,觉得这事可行,就让郑国主持修渠。

实际上这是韩王想出来的“疲秦”之计,想让巨大的水利工程拖垮秦国财政。

但是韩王没想到,嬴政这些老秦人特别疯,听了郑总工程师画的大饼后立刻激动了——

修,必须修!

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这渠修到一半韩王的疲秦之计暴/露了,嬴政都没把人撤职。

郑总工程师只简单地自辩了几句,嬴政就继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让他把渠修完了。

从此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产量倍增,秦国农业大发展,有的是粮养活士兵,给后面灭六国打下了相当厚实的基础。

这事儿就干得很有老秦人的风格。

韩王看了得直接痛哭流涕的那种:我只是想搞个大工程拖垮你,没想到你们真能搞成啊!

别问,问就是后悔。

有郑国渠这桩事在前,嬴政虽然很欣赏韩非写的书,却不怎么放心用韩非这个人。

接着李斯和姚贾还在旁边拱了拱火。

韩非命就没了。

韩非虽然没了命,但他的著作没有湮灭无闻。

嬴政让李斯按照他的思想拟定治国方针。

李斯这人执行能力非常强,自从上了份《谏逐客书》保住了自己和其他六国门客的饭碗,就一跃成为秦廷新贵。

他兢兢业业给嬴政干了许多年的活。

一统天下后嬴政要搞郡县制、搞意识形态工作,他都全程积极提出意见并全力落实。

所以韩非虽然人没了,他的思想还顽强地活着,他的同门师兄弟李斯帮他(选择性地)贯彻下去了!

系统:【听起来嬴政和李斯都不是好人。】

嬴政又是说什么能和韩非同游就死而无憾,又是要用韩非的思想来治国,结果反手就把人关大牢了,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吗?

李斯也很过分,怎么说都是同门师兄弟,听起来像是少年时期一起读过书的那种,居然还能给人送毒/药!

这君臣俩蔫儿坏啊!

吴普说:【大人物之间的事怎么能用好人坏人去衡量?俗话说得好,男人不狠,地位不稳!】

系统:【…………】

人类这种生物,果然狡诈多端又心狠手辣。

吴普结束了与系统的早间讨论,溜达去和苏轼他们共进早餐。

苏轼是个闲不住的,老杜一走他觉得少了个伴,又催促吴普看看能不能叫个新人过来玩儿。

吴普吃饱喝足,揉了揉肚子,懒洋洋地说:“我看看。”

最近吴普没怎么用科普值,主要是攒着让系统开发后山。

目前的主要规划是绕着山脚可以开发出一个环山度假村,主要以后人多了可以安排过去住,游客过来了也有地方可以落脚。

图纸都是现成的,合作方也找好了,正在哼哧哼哧开工,尽量在保持山林原貌的情况下把后山开发好。

等山路修整好了,他们登山就轻松多了,有事没事都可以跑山顶上极目远眺、吟诗作乐。

许奶奶得知吴普的开发计划,讨了他们的图纸过去,表示他们那边会开发个配套的疗养区,那么大一片地,理当早开发早使用!

所以系统目前肩负着监控两大工程:博物馆度假村和博物馆疗养区。

都忙得忘了怂恿吴普抽卡了。

吴普看了看一个月攒下来的科普值,有种囤钱成功的快乐。他算了算基础建设可能要用的科普值,一口气来了三轮十连抽。

这次居然有两轮十连抽没保底!

吴普呼叫系统:【你现在是明着黑了?】

系统:【可能你抽卡的时候大伙正好都没空。】

吴普不信。

难道华夏上下五千年,还能所有人同时没空不成?

肯定是系统在报复他摸鱼一个月,没有好好骗科普值。

吴普看向自己抽出来的第三轮十连抽,发现那是一张紫光萦绕的稀有卡。

还算这个系统良心未泯!

吴普把稀有卡翻转过来。

居然是个巨匠!

这位巨匠年过五十,瞧着精神矍铄。他正坐在山上拿着一块石头叹气,也不知在思索什么。

吴普看向介绍栏。

欧冶子!

这人就牛逼了,据传他是华夏铸剑师鼻祖。

特别会铸青铜剑。

很多有名的剑都与他有关。

传说中他和干将是同门师兄弟,合伙铸造过龙泉宝剑。

龙泉宝剑本名龙渊剑。

别名七星龙渊剑。

一听就是贼有名的那种。

这还只是其一,同出他们手的还有太阿、工布两剑。

汉代有本叫《越绝书》的杂史非常夸张地描述了这三把剑有多牛逼——

晋、郑两国得知楚国有三把宝剑现世,索要宝剑不成,直接派兵围了楚国城池整整三年。

眼看楚国马上就要弹尽粮绝,楚王悲愤地提着太阿剑登上城楼亲自指挥,奇迹立刻出现了!

只见晋郑两国将士迅速溃败,战场上瞬间血流千里。

一时间野兽乱窜、江河怒吼,晋、郑两国的人一夜白头!

别问为什么这么牛逼,反正宝剑就是这么了不起。

据传后来太阿剑落到嬴政手里,嬴政爱不释手。李斯写《谏逐客书》就提到嬴政带着这把宝剑!

这些都是欧冶子给楚国干活时留下的光辉履历。

欧冶子还曾被越王重金聘请去铸出过“三长两短”五把宝剑:湛卢、巨阙、纯钩、胜邪、鱼肠。

其中鱼肠剑被当时的品剑大师评价为拿着它的人很容易大逆不道,搁在国家上就是“臣以杀君”,搁在家里就是“子以杀父”。

后来这鱼肠剑果然被吴王阖闾派人拿去刺杀他的堂兄弟、前任吴王僚。

就是有名的把剑藏在鱼肚子里去搞刺杀的“专诸刺王僚”。

所以说,知道欧冶子的人可能不多,不知道欧冶子这些剑的人却很少!

每一把剑都不知掀起了多少腥风血雨!

这人牛逼啊!

搁在冯梦龙手上,估摸着得水个百万字!

吴普直接把人召唤出来。

冯梦龙第一次见识到这种神仙手段,心里十分激动。

不等吴普和欧冶子解释眼前的情况,冯梦龙就噼里啪啦地抢走了话语权,逻辑清晰、言简意赅地给欧冶子讲解清楚来龙去脉。

接着冯梦龙才问起欧冶子姓名。

等得知来的是欧冶子,冯梦龙更激动了,开始和欧冶子讲起了自己收集的一连串名剑传说。

讲完一个,他还要问上一遍:“这事儿你知道吗?这事儿是真的吗?”

苏轼见冯梦龙问得起劲,也加入追问队伍:“白乐天在诗里写‘欧冶子死千年后,精灵暗授张鸦九’,当真是你去教那张鸦九铸的鸦九剑吗?”

苏轼挺喜欢白居易,白居易写策论写《决壅蔽》,他写策论也写《决壅蔽》。

后来他自称“东坡居士”更是很大程度上也是受白居易影响。

遥想当年,白居易被贬忠州时也开垦过一片坡地名为“东坡”,时常过去种花散步,兴致来了还会赋诗几首抒发抒发心中感慨(如《步东坡》《东坡种花》)。

苏轼去了黄州一比对,白居易是风流才子,我也是风流才子;白居易文名远扬,我也文名远扬;白居易被贬,我也被贬。这不是巧了吗?

我不是东坡居士,谁是东坡居士!

苏轼向来熟读乐天诗,一听到欧冶子就想起了《鸦九剑》前两句。

欧冶子:“…………”

这些后生好生奇怪!

什么“一夜白头”、什么“精灵暗授”、什么“七星龙渊芒砀山斩蛇起义”,一听就不是他这个铸剑师本人能知道的好吗!

更过分的是,冯梦龙还问干将的老婆莫邪是不是跳进冶炼炉以身铸剑去了!

据说这事儿还是干将暗示说:“咱师父当年夫妻一起跳炉子才铸成了宝剑,现在咱这剑铸不成,原来是没人跳炉子的原因吗?”

莫邪一听,既然他们跳得,我为什么跳不得?一切都是为了铸剑!于是她也毅然决然地跳了炉子。

干将成功铸出了两把好剑,将阳剑命名为干将,阴剑命名为莫邪。他把阳剑偷偷藏了起来,只把阴剑拿出去献给吴王!

冯梦龙还给欧冶子理了理人物关系。

江湖传说莫邪是他女儿。

干将是他的弟子兼女婿。

如果这传言是真的,这个故事就意味着欧冶子夫妻俩跳了炉子,欧冶子女儿也被女婿诓去跳了炉子!

一家三口齐齐整整,一个都没有少!

真是桩令人发指的社会新闻!

欧冶子:“…………”

这什么仇什么怨啊?!

他和干将是同门兼同僚,只有一起铸剑的简单关系!

他们虽然都热爱铸剑,但也没热爱到跳炉子里以身饲剑!

不至于,真不至于。

百-度-搜-醋-=溜=-儿-=文=-学,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换域名了,原因是被攻击了。旧地址马上关闭,抢先请到clewxc点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夹。

最新小说: 九天龙帝 快穿逆袭:反派boss好难缠 草清 大明超级奶爸 巫祭 重生1991 九个师娘美若天仙 我被大佬追着跑 九全十美 洛河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