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直播在荒野手搓核聚变 > 第476章 拉格朗日点

第476章 拉格朗日点(1 / 1)

第476章拉格朗日点

骑着小电驴,走在前往可控核聚变园区的路上,韩元算了算时间,发现差不多外太空探索任务的第一年已经过去快七个月了。

这不由的让他皱起了眉头,第一年的时间过的比他预算中的还要快,七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现在只剩下了五个月,而五个月的时间,并不够他将小型化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和新型飞船造出来的。

小型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还好说,如果数控加工设备和智能机器人的数量够的话,可以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制造出来。

但应用初级磁场反重力引起的新型飞船就不行了。

这架磁场反重力宇宙飞船是需要搭载他前往月球的,质量方面需要得到十足的保证。

这样的话,大型3D打印工厂几乎就派不上用场了,几乎大部分的零部件都得通过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

通过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零部件在性能上比不上铸造的零件这是事实,即便是有‘三铝钛钬-二钇-氨羧配合材料’可以增加合金材料的物理性能,也比不上纯原生的铸造零件。

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能将其应用到X-1型工业机器人上是因为工业机器人即便是出现了质量问题也顶多是损坏了机器人,损失了一些财产而已。

对他自己的生命安全没有影响。

但磁场反重力飞船不同,如果在太空中出现了问题,他连逃的机会都不一定有。

就像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一样,这种设计到危险的设备,他是不可能使用3D打印零件来制造的。

韩元简单计算了一下,即便是是数量众多的X-1型工业机器人作为劳动力,完成一架宇宙飞船建造需要的时间恐怕也要八九个月。

毕竟一艘航天飞船从各个零件的制造再到组装、测试都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不是单纯的增加机器人就能搞定的。

他发现自己之前想错了,之前想着将磁场反重力飞船造出来后再来将红外空间望远镜送上天,但现在才发现时间不够了。

摇了摇头,韩元从思考中回过神来。

时间不够对他来说影响倒也影响并不算很大,将红外空间望远镜送上天并不是说一定要通过磁场反重力宇宙飞船来。

运载火箭,航天飞机这些都可以。

特别是航天飞机,他之前就有过制造零号航天飞机的经验,再复制一个也不是很难。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航程问题。

零号航天飞机的航程并不算很远,极限差不多在两千公里左右的近地轨道附近。

再远的话,它自身携带的燃料就无法供它飞回来了。

而正在进行最后组装工作的红外光外太空望远镜的投放点,是拉格朗日点中的第二节点。

这个节点距离地球表面足足有超过一百五十万公里的距离,这个距离比地月距离的三十八万公里还要远出近四倍。

之所以要选择这么远的距离,是因为拉格朗日点的特性。

拉格朗日点是指两个大天体的引力合力等于一个小得多的第三天体所感受到的离心力的空间位置。

众所周知,所有物体都有产生万有引力,而质量越大的物体产生的万有引力就越强。

比如太阳和地球,两者之间的引力在太空中相遇接触的时候,就会因为力的相互作用创造了一个平衡点。

而如果航天器可以进入这个平衡点,就可以一直“停”下来进行观测。

太阳和地球间已经被人类发现的‘拉格朗日点’一共有五个。

其中韦伯望远镜就停留在一百五十万公里之外的L2点位上。

这个L2点位也是韩元的目标。

因为L2号点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上,但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在这一点上,地球、月球和太阳都在它的后面,进而让这个位置远离了太阳热和光的干扰。

而避免了太阳的热和光干扰,对于空间望远镜来说至关重要,这能让它对微小的红外信号更敏感,从而捕捉到来自宇宙更深处的红外光。

除此之外,也正是因为避免了太阳热和太阳光的干扰,如果在这个点放上物体,它的温度会远比其他地方更低,更有利于红外空间望远镜的工作。

所以韩元才想将红外空间望远镜送到L2拉格朗日点去。

只不过L2拉格朗日点距离地球有一百五十万公里,要想将一台大型红外望远镜送到如此遥远的距离,零号航天飞机是做不到的。

想了想,韩元决定使用航天飞机+运载火箭一起来完成这项体系。

之所以组合使用,是因为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航天飞机的缺点是本身能携带的燃料没有大型运载火箭多,但可控,较为灵活,能实现各种任务。

而运载火箭的缺点是将外太空红外望远镜送入拉格朗日点需要的时间很长,优点是起飞吨位比航天飞机大,能运送更多的东西。

但因为运载火箭携带的大部分燃料都用来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了,所以等突破近地轨道的时候,携带的燃料就不多了。

再要将红外望远镜送到一百五十万公里意外的L2拉格朗日点,需要依靠一定的惯性来进行飞行,需要的时间较长,差不多一个月左右。

如果单纯的是一个月时间,其实也还是能接受的。

但拉格朗日点说是一个点,其实是一个空间,由运载火箭发射的红外望远镜进入这个空间需要做一段时间的绕轨运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就相当长了,最少也需要三个月左右。

而航天飞机就不同了,在发射的燃料由运载火箭承担后,它本身携带的燃料能支持它做一定调整,直接省略掉这个绕轨运动,直接进入拉格朗日点,进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因此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他完成这一项任务。

来到可控核聚变园区,一路过来不断有X-1型工业机器人正在搬运已经生产出来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零件。

如今反应堆厂房已经完成了施工,空余出来的工业机器人一部分去远处修建制造反重力宇宙飞船的船坞去了。

另一部的工业机器人则安排用来辅助他完成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组装。

反正韩元是不会让这些工业机器人空闲下来的,如今的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怎么可能让稀缺的劳动力空闲。

只要电能充足,这些工业机器人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同的工作。

嗯,还不会要工资。

毕竟它们的工资都用来交电费和保养了。

进入反应堆厂房,已经彻底完成了施工的厂房展露出了它精致的一面。

墙壁上都刷着防火防水防灰尘聚集白色的油漆,而地面上则是涂着淡绿色防滑防火聚酯胶,吊在天花板上的灯能照亮一次角落,每一个房间内都有完整的通风、控温、消防等系统。

这些东西目前都是人工智能小零控制,一方面是简便,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加速小零的成长。

毕竟和她的前辈小七比起来,现在她还太弱了,而多参与实践,有助于收集数据,提升智能。

一路前行,韩元来到了反应堆厂房的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相当大,超过了五千平米,堪比一个足球场。

此刻中心区域已经搭起了各种钢铁支架,搭建这些支架并的钢材并不小,最小的都有他手腕粗细,而最大的两组龙门支架使用的钢材直径更是超过了三十五公分。

这些支架的作用是辅助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组装,如同现实中建高楼大厦使用的脚手架一样。

只不过相对而言,这些支架要承受更高的重量。

不仅仅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各种零件需要这些支架吊送,还有磁流体发电设备也需要通过这些支架吊上高层并固定。

这些东西的重量可不轻,最重的单个零件能达到两吨左右。

而除了支架外,已经生产出来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零部件也统一存放在中心区域。

只不过目前这些零件都还存储在一口口的箱子中,并没有拆开。

拍摄镜头转过去,直播间里面的观众顿时就看到了半堆放在墙边的箱子,密密麻麻的犹如砖块一样。

韩元走过去,镜头给到了箱子,无论大小,箱子的四侧都有类似水墨笔一样的正楷字标记。

而眼前的这一个箱子上面标记的是:

“第一壁内装甲伽马镍合金24号-27号基材。”

韩元道:“正如你们所见,已经生产好了的零件都运送过来了。”

“比如眼前的这一口直径超过两米的箱子,里面存放的就是于第一壁的伽马镍合金。”

说着,韩元打开面前的箱子,露出了里面的零件。

呈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块硕大的银白色金属板,金属板上面还标有记号:“27号基材。”

韩元带上手套,伸手将里面的金属板取了出来。

银白色的金属板厚度在一厘米左右,四角可以明显的看到用于装铆钉的孔洞,中心区域阶梯状凸起,两侧平整,看起来有些像一个‘凸’字的上半部分。

展示了一下手中的银白色伽马镍合金板,韩元开口道:“这个呢,就是第一壁的最外层材料,伽马镍合金板材。”

“这种金属板一共有六百七十八块,它们会整体的覆盖第一壁,不留一丝空隙。”

“至于作用,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

展示了一下手中的镍合金板材,韩元将其放了回去,在这一口箱子里面,这样的合金板材还有三块,按照顺序用柔软的聚酯泡沫互相隔开存放。

对于伽马镍合金材料的性能,韩元从来都没有怀疑过。

不仅他自己做过实验,获取到过详细的数据,各国在获取到这种合金材料的生产方式后,就大批量的制造过这种合金,并且做过实验用其替换原先第一壁的材料。

不说其他的国家,华国的可控核聚变研究机构依据伽马镍的性能在重设第一壁后,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运行时间已经突破了一小时三十分钟,而且还是在七千万度的高温下。

如果不是实验用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水冷偏滤器和外场线圈承受不住了,运行时间还能再提升不少。

而这个数据当初爆出来的时候,几乎震惊了整个世界。

要知道就在半年前,华国七千万度高温运行的仿星器可控核聚变反应实验堆的运行时间最高纪录是一分四十七秒。

从一分四十七秒提升到一小时三十分钟,运行时间几乎翻了百倍。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这种材料是华国自己研发出来的,那么在可控核聚变这条路上,华国的进度能直接超越全世界所有的国家。

甚至所有国家联合起来一起上都不够打的。

唯一可惜的是,华国在水冷偏滤器以及外场线圈的控制技术上并不怎么样,这也导致后续的研究进度落后了不少,这一个半小时的运行时间很快就被其他国家给刷掉了。

当然,可控核聚变也并不是只有第一壁材料这一个难题,除此之外,如何散热,如何利用高温离子体发电,如何进行氚自持,高温中子回收等都是难题。

这些难题没有得到解决,实验堆的运行时间拉的再长也无法实际商用。

毕竟实验堆和商业堆是另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前者只需要能够满足等离子体实验最基本的实验需求就够了,也就是说它根本就没有考虑发电的问题。

而后者,则是要求聚变反应能够稳定且长时间运行输出能量的。

前者的复杂程度算作一颗星的话,后者的复杂程度就直接堆到九星,根本就无法相比。

在商业堆面前,全世界所有的实验堆全加起来恐怕都只能算是玩具。

所以即便是韩元几乎完整的展示了可控核聚变技术,目前各国依然没有一座商业堆建立起来。

走的最快的,应该就是华国了。

华国如今已经在苏省建立起来了一座和韩元一摸一样的可控核聚变园区,甚至连往外输出电能的线路都已经铺设好了,只等待核心的反应堆完成施工,即可发电运行。

最新小说: 全娱乐圈都以为我是嗲精 时光和你都很美时瑶 洪荒开局吞噬三清 向晚白慕川 钻石闪婚之溺宠小娇妻 腹黑总裁呆萌妻 大时代1977 偶像系coser宗近先生 明灯照空局 回流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