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夫君,你的意思是说,凡是表现出父系特征的,比如侵略性强,社会不稳定,需要大规模战争等等,那么就可能会表现出父系的另外一个特征,即生育率高。
而如果某些地方的生育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那么它很可能也会表出现其他的父系特征。”
总结完,景致将目光看向了自家夫君,想听听看自己说的对不对。
不过说话的同时,景致也想起了一个种族,骆驼族,听说骆驼族的某些国家直到现在都还单方面对女性有着严格的贞操观,有的甚至还不让女性出门见人,出门也是戴着头巾面巾,而且还要用黑布包裹住全身将身体围的严严实实。
而相应的,这些国家的生育率也一直大于骆驼族的其余国家,甚至也大于的生育更替水平。
为此,听说骆驼族的其余国家为此很是担心,担心对方人口多了取代自己,甚至景致还听说他们都打算发动内部战争。
但是此时按照路明远的这个思路来看,竟然是因为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导致父系社会没有如其他国家和种族一样顺利瓦解?
这就有些厉害了。
路明远可不知道自家媳妇儿心中的想法,他听到对方的话语,连连拍手赞叹道:“不错不错,我们家阿致真聪明!”
听到夫君的赞叹声,景致心中一喜,面露嫣然。
刹那间,恍若桃花盛开,笑颜倾心。
欣赏了好一会儿,路明远这才回过神来。
心道:娘亲说的果然不错。没事多夸夸妻子,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嗯,果然不错!
“还是夫君厉害!居然总结出了这样……这样惊人的结论。果然不愧是我景致的夫君。”
此时,景致的眼睛中也满是崇拜!
自己的夫君这么厉害,她当然心花怒放。
另一边的小姨子景悦见这夫妻二人又玩起了夸夸大法,她无奈的摇了摇头。
不过想到自己姐夫刚才的那番论述,她也不得不感慨道:“姐夫确实厉害!”
听到两人的夸奖,路明远也顿时喜笑颜开。不过想到自己不能得意忘形,而且自己的论述其实也不完全,他定了定神,道:
“其实呢,我刚刚说的那些都是我的猜想、猜测,纯粹是我根据一些资料空想出来的,中间没有任何的考证,所以也不能说是绝对正确的。
就拿那个生育率来说,它肯定还跟文化、政治、还有经济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刚说的那些也只能说是提供一个思考方向吧!”
说实话,路明远也不是专门研究这些的,也没有那个意愿,所以他可不敢自大的认为自己的理论是绝对正确的,要不然麻烦事肯定很多的。
能省一事就省一事嘛!
不过景致可不管这些。在她心里,自家夫君最厉害了!
更关键的是,自家夫君这次真的弄出了一套新的理论,由不得景致心生无限敬佩与惊喜。
许久,被媳妇儿夸得受不了了,路明远这才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咱们不用在这儿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先看看刚才小悦提出的问题吧!看看上面怎么样了。解决了没有?”
“好吧!”
说完,路明远便进入了【百科百问】幻境。而考虑到小悦还不能进去的缘故,景致便留在外面陪着妹妹聊起天来。
进入幻境,找到刚才的题目,见到里面已经有了好几十万条评论,路明远微微一笑。
看来大家都很积极嘛!
不过等看到前面几个回答的瞬间,他的脸色顿时变了,他不知道自己是该哭呢,还是该笑。
只见第一个评论还挺正常,就是单纯的说“大大又来了。”
不过接下来就有些过分了。,只见上面写着:
“小姨子?大大,敢问悦儿姑娘可否有婚配?如果没有的话,你看我行不行?
小子的家中虽然也不太富裕,只有一间制茶工坊,但是我保证不让悦儿姑娘吃苦。
我家除了我以外,还有一个妹妹……
如果大大不介意的话,能不能介绍认识一下。”
看到这个,路明远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不久描述问题的时候说这个问题是自己的小姨子问的嘛,怎么这家伙这么快就将悦儿的名字给打听出来了?
诶不对,回复这么靠前,这人该不会是他们昌丰城的吧?要不就是以前专门了解过?
不过不管怎么说,他路明远上来是看别人答题的,可不是给悦儿招亲的,所以他只能略过这个……这个LSP了。
“清风徐来,白瞎了这个名字了。”
感慨了一句后,路明远接着看起来,不过接下来的评论却把他彻底给气了个够呛。
“大舅哥,别理上面的那个傻子,你看看我。我呢,身高一米八,长相还算帅气,现年二十又二,前段时间刚刚晋升三星……”
“大舅哥,大舅哥,你看看我的,我爹是五星专家,我娘……”
“大……”
……
看到这里,路明远一脸的震惊,与此同时,他也怀疑自己的问题是不是哪里写错了。
自己这是来给小姨子招亲了?
这不对啊,自己明明是来问问题的,怎么会变成这样?
都怪这群老色皮。
同时,路明远也庆幸,还好小姨子现在看不到这些,要不然准会被气的骂娘。
在这之后,路明远还统计了下“大舅哥”几个字出现的频率,居然有好几万条。这可真把他给整的无语了。
这“网络”才出来一年多,大家就开始在上面抖机灵,耍宝了。再也没有了以前那种严肃的气氛。一时间,路明远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不过他知道,这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的,平等的、自由的空间所必须经历的。
他没办法阻止,也不想阻止。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打破人们心中的那份等级观念,那份已经彻底刻入心底深处的尊卑观念吧!
许久,路明远才摇了摇头,暂时将这些胡思乱想赶出脑海,开始关注真正的回答。
“如何衡量物体的冷热程度?
这个我们好像确实没有具体且精准的方法。
大家好像平时都是用感官来感觉的。比如用手触摸来判断物体是冷是热,冷热程度如何?
至于具体到底有多冷,有多热,这个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除了冷热以外,我们还有其他的词语,比如寒、凉、温、烫等术语,但是也都不准确。至于每个人感觉到底一样不一样,这个我也不清楚。”
而在这个的回答下面,则紧跟着一条:“关于每个人的感觉一样不一样这个,我刚才试过了。
同性之间的差别我没测出来,但是男女之间的差别却很明显。当水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大概洗澡的那个热度,女性感觉刚刚好的时候,我们男性却感觉很烫,根本待不住。”
“真的?这个以前还真没注意。等会啊,我去找我媳妇儿试试!”
见到这条回答,大家默契的一笑。看来这位仁兄和自己妻子的感情不怎么样啊,连一起洗澡都没有体验过。
哎!可怜啊!
略过这条回答,路明远接着往下看。
“其实我们也有比较客观的方法的。
谷/span比如《吕氏春秋》有言: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同样,《淮南子·兵略训》则记述着:见瓶中之水,而知天下之寒暑。
甚至还有冬天‘数九寒’的说法。
不过这些也确实太过于模糊了。
比如水一旦结冰了,那么就算再冷的天,它也还是冰,我们根本就不能知道到底有多冷。
而同样的道理,等冰化了,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多温暖,多热。
除非水烧开了。”
这个答案一出来,大家纷纷找起了身边比较客观的衡量冷热程度的方法。
有人说牧民制作奶酪的时候,会讲究“小暖于人体,为合适宜”。
制作豆豉的时候,讲究“大率常令温如腋下为佳”,“以手刺(豆豉)堆中候,看如腋下暖”。
甚至洗蚕的时候,也有“调温水浴之,水不可冷,亦不可热,但如人体斯可矣。”的说法。
养蚕的最佳冷热度则是:养蚕人“需著单衣,以为体测: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
路明远明白,以上的这些方法利用的都是体温。
人体的温度大都是恒定的。
虽然这个温度也会因人而异,但是大体而言,体温还是古代最恒定的“温度计”。
虽然古代的人不知道体温为什么恒定,也不知道恒定的体温数值是多少,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将这种特殊的“温度计”在各种加工工艺中进行应用。
除了以体温作为标准之外,路明远说的那个“火候”也有人找到了相应的衡量方法。
比如战国时著作的《考工记》有言: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气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其实就是根据铸造时火焰的颜色来判断温度的高低。
虽然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经验性,也完全不能标出准确的数值,但是一般情况下,也确实够用了。
紧接着,还有人说出了其他根据火焰判断冷热的方法,比如铁的铸造,做饭时火候的判定等等。而且还有墨家的子弟直接发了一个火焰对照图。
里面将铸造中各种情况下的火焰的冷热程度进行了排序,方便工匠进行判断。
但是就连他们墨家其实也说不出每个火焰到底有多热?
甚至你给他们一盆水,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直到这时,大家才第一次觉得,他们确实需要一套衡量冷热程度的标准,如此才能具体且准确的说出,什么什么东西到底有多热,而不只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感觉。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怎么衡量呢?”
怎么衡量?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而且就算有人想出了一套衡量的标准,那他也必须通过众人的验证认可才行,要不然最后标准一多,你一套我一套的,还是不好。
不过这个问题问出来之后,却半晌都没有人来进行回答。
很显然,建立这个标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虽然,它可能比“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还有“为什么月亮会围着地球转”之类的问题要简单一点。
见许久没人说话,这时有人提议道:
“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这个标准的名字吧。有了名字也好讨论。
我先来啊,不如就叫做‘热度’好了?冷热的程度嘛!”
听到这个提议,大家顿时将刚才的心思收了起来,纷纷发言起来。
“叫什么‘热度’,我看叫‘冷度’好了,或者说“冷热度”也行。既能表示冷热的程度,也能表示冷热的度量。简直完美。”
“那我也可以叫烫度,温度,凉度,寒度等等。咱们选哪一种?”
对此,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有人说热度好,有人说温度好。
大家众说纷纭。
并且为了说服对方,大家也尽可能的查阅资料,引用典故。
但是过了许久,都没有达成一致。
最后没办法,大家搞了个投票。一人一票,心仪哪个就投哪个。
当路明远进来的时候,投票已经结束了。
最后根据统计,此次参与投票的人数大概在一百万左右,其中温度和热度两个名称赢得了大多数人的的支持,它们两个的票数加起来竟然达到了九十万以上。
而其中,温度又略微领先。
至此,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标准名称便定下来了,那就是温度。
现在,所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套度量标准了。
说到度量,那自然得用到数学了。
或者说,是数字加单位。
至于单位名称?
根据讨论,由第一个通过大家共识的标准的提出人来指定。
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这样也算是给对方一个福利吧!
甚至他们还约定,以后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
达成一致后,大家怀着各自的想法,一哄而散。
有人想着以自己的名字,或者姓氏来命名,这样自己就可以名留青史了。
有人则想着以自己家族信物来命名,这样自己的家族或许就可以永垂不朽;
当然,还有人则意图用这个来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对温度标准的建立都有了足够的兴趣,还有动力。
而就在这时,远在中京城的一位青年睁开了双眼。
醒来后,青年没有立即起身,而是凝神思考起来。
测量温度,这个怎么测?
因为这个温度可不像距离那样可以直观的看见,可以简单的通过长短来比较大小,所以想了半晌,青年也一无所获。
恰在此时,一位梳着羊角辫的小姑娘跑进门来,一下子扑进青年的怀里。
“哥,哥,我们老师今天讲了李冰破石的故事,你再给嫣儿讲讲,嫣儿想听。”
说着,小姑娘眼睛灼灼的看着哥哥。
。